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苏孝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苏孝丽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我们国家对于小学生们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在教育体制与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课堂中进行体验式教学,不断的加深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制学习的印象,从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小学生们能够在道德与法制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新时代,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要求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感受,从而对学习产生正面积极的心理情感,进而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也需要顺应教育发展新形势,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正面感受。体验式教学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就需要对这一方法加强研究,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

一、小学进行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模式,其并非有固定的套路,具体来说在实现方式上,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手段,让学生切实对课本知识形成感受,理解知识内涵,体验学习的乐趣。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体验式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新方法。因为结合目前教学实际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学习作用,也没有形成正面的积极感受,这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理解不深入,课堂教学并未达到理想中的效果。鉴于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运用体验式教学,就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教学优势。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点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体验式教学能够带来的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主体感受,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主体身份参与学习,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其学习作用。第二,可以加强师生交互,活跃课堂氛围。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体验式教学会基于具体的情境、案例或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这样便可以和教师形成交互,如此就能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第三,可以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让学生和课程知识形成正面互动,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第四,让小学生从小接受道德与法治的体验式教学有利于他们以后激发正能量意识,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而且孩子们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能够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被违法行为所侵害,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二、小学实施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困难

(一)小学们年龄尚小无法完全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意义

在当前的背景之下,小学就已经开始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的体验式教学。这对小孩子们往往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年龄上并不能完全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真正含义。因为他们缺少在社会上的阅历,人生经验淡薄,对于许多社会上的现象并不能完全理解。现在过早的为小学生们提供过多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他们可能会有错误的理解道德与法制课的真正含义。如此,只会适得其反,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将会是一种阻碍。

(二)道德与法治的体验式教学缺乏乐趣,孩子们兴趣不高

道德与法治课的体验式教学课堂相对于活动的形式显得就比较枯燥,而孩子年龄较小,对于枯燥的课堂往往不会产生很大的兴趣,也就无法专注地去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这就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体验式教学的模式效率大大下降。孩子们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的体验式教学就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基于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对生活案例进行运用,将现实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案例运用起来,基于生活案例让学生展开分析,在具体的案例中体验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在教学欢欢喜喜庆国庆的时候,主要就是讲述了关于国庆节的一些相关知识。作为学生,国庆节会放假,也会和家人出去玩,基本上都有很多丰富的经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引入一些关于国庆节出游的案例,让学生基于这些案例进行思考,设身处地展开探索。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就能对相关知识形成有效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

(二)构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除了引入生活案例之外,还可以通过情境构建的方法来开展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沉浸到具体的情境中实现体验感受。比如,在教学装扮我们的教室时,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就是传递出关爱班集体的思想内涵。在课堂上,就可以创设对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进来有效体验。比如可以结合前边章节的知识,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中秋节要到了,准备对教室进行美化装饰,营造出中秋节的气氛,如果让你负责装饰设计,你会怎么设计呢?构建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代入设计者的角色,感受中秋节氛围和班集体氛围,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入认识。

(三)进行小组合作,强化团队意识

在小学当中,实行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模式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课程的学习当中,体会到互帮互助的乐趣。这样可以极大地勾起孩子们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具备了团队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有极大的益处的。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制课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活动,可以強化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以后更好地走向社会。

(四)多对小学生们进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普及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育能够使得孩子们在进行道德与法制课学习的同时,增长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与认知,同时,在进行道德与法制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也使得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能够在小学生群体中得到普及。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到一些道德法律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他们以后在人生道路上少犯错误。

(五)丰富课堂,增加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爱玩的年纪,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进行道德与法制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借着活动的乐趣来帮助孩子们提升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让孩子们走上一个有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道路。所以,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体验式教学的措施之一。

(六)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除了以上两点基本措施之外,还可以创设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实现具体的体验感受。比如,在教学我们不乱扔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主要内容就是教导学生不要乱扔垃圾。在课堂,就可以构建角色表演活动,立足餐馆、教室、商场、电影院等不同场所,创设乱扔垃圾和劝解不要乱扔垃圾的实践表演活动,让学生代入具体角色,展开课堂表演。通过表演,就可以让学生对不要乱扔垃圾形成有效认识,从而切身感受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四、结语

道德与法治的体验式教学非常适合小学生们的天性,在小学的课堂里进行实践是非常合适的。进行授课的老师也应该积极地运用这个新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与其他的老师们多交流经验并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总结,及时发现与解决所出现的问题,促进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这个阶段的普及,减少小学生们学习的压力,从而让小学生能够学到相应的道德与法律的知识,有助于他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更加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懂法律的人。

参考文献:

[1]张忠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J].学周刊,2019(35):24.

[2]吕艺雯.道德与法治课程体验式教学探索[J].成才之路,2019(29):22-23.

[3]骆飞龙.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9(25):9-10.

论文作者:苏孝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苏孝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