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和平[1]2004年在《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并发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分布计算技术的发展,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作为一种成熟的中间件技术,虽然具有跨操作系统、跨平台、跨语言等强大的互操作性,但其使用的复杂性成为它在企业应用中的主要障碍。因此,为了降低中间件平台的复杂性、支持分布式企业应用和代码的二进制重用,简化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支持应用的组装,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组)组织提出了CORBA构件模型(CORBA Component Model, CCM)。我们基于自主产权的StarBus3.0分布计算平台,独立开发了符合CCM3.0规范的StarCCM2.0应用服务器。 基于应用服务器开发的应用都是大型的企业应用,它们对服务器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StarCCM2.0应用服务器需要通过提供高并发的请求处理策略和机制来支持这些高性能的企业应用。因此,对高并发访问的设计和实现是StarCCM2.0应用服务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CORBA构件模型,以高性能、灵活性和可伸缩性为目标,研究了StarCCM2.0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对并发管理和同步的支持策略及机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效可适配的线程池模型。通过测试表明,本文的设计能够高效地派发多个并发的请求,明显改善了应用服务器处理高并发请求时的性能。同时通过灵活的策略使得仅仅通过配置就可以满足大多应用的性能要求和同步要求,通过零编程来高效、简便地使用容器的基础设施。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 在深入分析StarCCM2.0应用服务器现有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分布构件系统中构件、容器、ORB和POA之间的关系。 ■ 从四个方面深刻论述了StarCCM2.0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并发设计的内容:POA线程策略的选择、ORB并发模型的分析及策略选择、serialize构件请求的串行化方法、并发环境下应用服务器代码的同步互斥控制。 ■ 建立了一个线程池的抽象排队模型,对线程池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剖析了ORB中线程池的主要缺陷,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线程池模型,用于定制应用服务器中ORB的请求派发策略,以派发构件请求。 ■ 从两个方面将容器中定制的线程池模型与ORB线程池模型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处理高并发请求时,容器中可定制策略的线程池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伸缩性,它能够灵活地适应更大范围的并发请求数。
周健[2]2000年在《分布构件计算平台cBus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分布计算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应用的开发方法和运行机制得到不断完善。目前,面向Internet的大型分布式应用系统普遍采用了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叁层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在这种计算模式下,系统的复杂应用需求集中体现在位于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功能实现上;基于中间件技术,分布式系统的开发人员能够摆脱传统的网络编程以及维护分布事务完整性等的繁琐局面,直接针对业务逻辑功能进行实现。 分布构件技术,是一种支持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开发和运行管理的中间件技术。一方面,它采用传统分布对象计算模型,支持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开发;另一方面,它在分布对象技术的基础上,以二进制代码的重用形式,通过定制的系统行为和接口规范,以及统一的包装,提供比之一般分布对象技术更加面向应用、更加方便、功能更加完善的分布式系统开发方法和运行机制。由于分布构件技术支持事务监控、事件处理、属性定制等许多对象都应配备有的共性功能,而且把形态各异的对象变成了具有统一外包装形式的构件,并支持构件二进制代码的组装、配置、动态装载和监控管理,从而使得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并为系统带来了更灵活、更可靠和高可重用的运行特性。显然,通过分布构件技术,大型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都将得到极大提高。 为此,本文以CORBA分布对象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分布构件技术的特征和实现机制,并以面向Internet的大型分布式应用的复杂计算需求为背景,研究了分布构件系统的应用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个与CORBA分布构件规范兼容的分布构件开发和运行平台。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深入研究分布构件的基本运行原理,以及CORBA分布构件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的内容,在结合微软COM/DCOM/COM+以及Sun的J2EE/EJB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构件系统的叁级计算模型cCS,并基于POA技术给出该模型的实现方案。基于分布构件系统的状态、无状态、持久等应用模式,实现了对服务、会话、实体构件的支持,并给出相关的构件生命期管理策略; 2.针对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应用管理需求,提出并实现了面向分布构件计算特征的系统应用管理模型cCS-M_FM_A,通过增加相关的应用管理设施,使得整个分布式构件系统能够从构件、容器、服务器等不同层次实施系统应用管理的任务; 3.面向高可用和高性能的计算需求,本文将分布构件系统扩展为基于多台异构服务器构成的分布构件集群系统,以满足大规模并发用户访问时对系统性能、可用性、可伸缩性要求。本文通过引入面向集群系统的配置服务与管理设施,以支持分布构件面向集群结构的合理部署和安装,并给出了面向集群系统的冗余和高可用静态构件配置算法,它使得分布构件在集群系统中的部署安装和配置管理能够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 4.针对运行时刻的构件服务器集群系统的性能管理问题,本文首先给出单个分布构件系统的内存优化、连接管理、多线程等性能优化技术,然后基于构件集群系统的性能管理需求,对面向构件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机制进行论证和设计。在分析构件系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留======,=曰====统运行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件负载均衡机制对状态请求、无状态请求的调度原则,给出了高可用构件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该算法以支持对状态请求和无状态请求进行统一调度,并能够保证分布构件应用的正确执行。在此基础上,本文实现了负载均衡调度管理设施HA一IMR及支持企业高可用计算需求的集群系统结点管理设施HA一OA_HB_LMD。 5.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基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制的S公盯bus3 .0分布对象计算平台,研制了支持分布构件计算特征的cB猫分布构件计算平台原型系统。cBus包括系统内核、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叁部分。其中,系统内核包括分布构件的基础实现;开发平台包括支持构件接口定义语法的IDL编译器,以及分布构件的描述与打包工具;运行环境可细分为基本运行环境,用于支持单个结点的分布构件系统,以及高可用运行环境,用于支持面向构件服务器集群的系统运行、负载均衡调度和管理。cBus支持从分布构件IDL定义到构件应用的安装、运行和监控等完整的分布式应用开发流程,并且所开发的分布构件符合构件规范标准,能够和任何其它与CORBA分布构件规范兼容的产品进行集成。
肖和平, 黄杰, 吴泉源, 韩伟红, 王克波[3]2005年在《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并发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容器支持高并发访问对于显着减少处理器的闲置时间、增加应用服务器的吞吐量、提高应用服务器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StarCCM应用服务器中容器与构件、ORB以及POA的关系入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容器并发的设计及其实现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高效可适配的线程池模型用于派发构件请求。测试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这种线程池模型能够灵活地适应更大范围的突发请求数目,同时通过限制线程池中线程数目的上限来减少线程无限增长对系统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绪蓉[4]2002年在《面向业务构件的可重构信息系统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重构性是信息系统的的智能特性之一,是衡量系统响应变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赢得全球化竞争的关键要素。可重构信息系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在重构理论和实现技术等方面仍然相对不成熟,尤其实现技术陈旧,因而面向业务构件的可重构信息系统(Business Component Oriented Reconfigurable Information System,BCORIS)的研究在理论和工程价值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可重构信息系统这样复杂的系统,最好的表述方法是模型。模型是业务域向技术域的信息系统过渡的桥梁。本文首先建立了具有指导意义的BCORIS的开发过程模型,系统地总结了支持系统可重构的开发方法论,给出开发策略及关键技术以指导后续的开发实践。随着开发过程模型的展开,将逐步建立BCORIS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是领域分析阶段的成果。能否完备地描述领域概念模型,关键在于确定合适的建模方法。结合UML与业务构件技术的特点,论文提出了基于UML的业务构件建模方法。按照此方法,分别建立了业务过程模型、功能模型、领域类模型和业务构件系统模型(BCSM),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概念模型。 逻辑模型是概念模型的具体设计,主要包括领域框架/构件的设计。框架设计应遵守规范设计与冗余设计相结合的原则。结合OO框架与构件化框架特点,论文提出了基于CCM的“黑白盒”混合的领域框架设计方案,以提高框架的扩展性,从而支持系统的快速重构。在基于CCM的领域构件设计中,给出典型业务构件的IDL/CIDL描述。 物理模型是领域框架与领域构件的具体实现。BCORIS的集成平台是构件在框架上即插即用的基础。论文构建了B/S、C/S与CORBA WEB叁种体系结构集成的开发平台,系统地总结了支持系统重构的实现机制。在领域框架的实现中,给出领域规则库及管理调度中心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企业信息化工程实践证明BCORIS模型对类似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简新红[5]2004年在《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企业分布式应用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服务器成为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之后的又一大基础软件,为网络环境中应用程序的运行提供支撑平台。目前,应用服务器技术广泛应用于关键领域,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行业之中。随着分布式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分布式应用需要提高系统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应用服务器作为分布应用的重要支撑软件,为企业分布应用提供了基本计算环境。如何在应用服务器层次提供系统管理功能,有效解决分布应用的管理问题,满足当前企业分布式应用在部署管理、性能调优、配置管理、失效管理等方面的迫切要求,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CORBA分布式构件技术(CCM:CORBA Component Model)是一种支持服务器端分布式应用开发和运行管理的中间件技术。本文在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开发的应用服务器StarCCM基础上,对基于StarCCM应用服务器的管理平台进行研究和实现。本文主要工作包括: 1.分析了分布式系统管理模式的发展,包括集中式、分散式、网络式、分布式。并对各个管理模式的管理内容和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对分布式系统管理的分类、目标进行深入探讨。 2.分析了分布构件的基本运行原理、系统特征、开发技术、运行机制。剖析了基于CORBA构件模型StarCCM应用服务器系统结构的特点,提出基于CORBA构件化应用服务器管理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StarCCM应用服务器AMA(Administrator-Manger-Agent)层次式管理框架。 3.论述StarCCM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系统管理的内容、McMcMs(Manageable-component、Manageable-container、Manageable-componentServer)应用管理模型,设计实现StarCCM应用服务器应用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部署管理接口。 4.基于StarCCM管理平台提供的管理服务,设计并实现了StarCCM监控管理工具,通过监控管理工具,系统管理员能正确的实施分布式系统管理的各项管理任务。 5.此外,对加入管理功能的StarCCM应用服务器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表明,管理功能的引入对系统性能开销很小,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可管理性、可维护性。
窦蕾[6]2005年在《面向构件的复杂软件系统中动态配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分布技术逐渐向关键业务领域拓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系统必须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如航空导航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金融系统和国家通讯基础设施等。动态配置技术对这类系统的组成构件和体系结构的在线演化提供了有效支持,从而使之能够紧跟技术的发展,实现多样的QoS控制,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和适应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分布式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管理和维护越来越难、对环境变化和突发事件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因而对系统自适应、自管理能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动态配置技术是自适应、自管理技术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围绕动态配置技术开展了很多研究,但在正确性、功能性和性能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和发展。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本文在动态配置系统的反射机理、动态配置模型以及系统一致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有: 1.反射机制和反射体系是系统在线演化的基础。本文建立了包含反射机制和反射体系的反射式动态配置模型RDRM。RDRM刻画了动态配置系统的反射本质,描绘了动态配置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指出了动态配置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为分析和评价动态配置系统提供了统一框架。以RDRM模型为基础,本文分析了动态配置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关联,确定了对动态配置系统具有关键影响的强活跃要素,包括体现动态配置系统能力的调控协议以及动态配置系统赖以高效运行的基础平台,为动态配置研究的展开提供了依据。 2.系统一致性是调控协议的正确性约束,保证系统一致性是调控协议的关键技术,因而本文重点研究了系统一致性体系。本文提出了行为一致性的概念,统一了相互一致性和本地一致性,严格保证了构件交互行为和本地行为的完整性,有效降低了实现复杂度。为在不同动态配置场景中正确、灵活和高效地实施动态配置,本文针对行为一致性、构件状态一致性、应用状态一致性和引用一致性的四种一致性约束,提出了包括行为一致性强保证方法和行为一致性弱保证方法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一致性保证方法。 3.本文设计了灵活、高效的调控协议,提出了全面支持构件删除、构件添加、构件替换、构件迁移、连接建立、连接删除、连接重定向和构件属性设置八种基本动态配置意图的动态配置算法,并证明了各算法能够保证四种一致性约束,为配置复杂、功能强大的复合动态配置意图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而且实现了有状态构件的在线演化与管理。 4.本文以遵循CCM(CORBA Component Model,CORBA构件模型)规范、具有优良反射能力的StarCCM为基础平台,构建并实现了动态配置平台StarDRP,完成了RDRM模型到软件实体的映射。理论分析和对StarDRP功能、性能测试的结果都表明,StarDRP具有动态配置能力强、正确性高、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等特点,满
李文立[7]2002年在《分布式多层次数据库应用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具有跨平台和可移植性能的分布式多层次数据库应用成为数据库设计和开发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论文力求将最新的开发技术应用于数据库模型的设计之中,基于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和逻辑分层方法,采用当前流行的分布式体系结构规范CORBA和面向对象设计的可移植性编程语言Java以及J2EE技术来进行数据库模型的分析和设计。 论文主要工作有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和数据库应用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部分首先对论文涉及到相关知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然后,通过中间件和实体对象的构造等方法进行分布式多层次数据库模型的设计。在论文的第叁部分结合论文提出的思想给出了一个项目实例,并对论文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章首先说明了论文选题的理由,然后从数据库模型的进化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进展,重点从数据库模型的安全性、扩展性、跨平台和可移植性等方面出发分析了传统模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数据库模型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对两种分布式系统规范COM/DCOM和CORBA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比较,阐明了COM/DCOM分布式规范的局限性以及采用CORBA规范的鲁棒性。 第叁章基于中间件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利用CORBA技术构造通信中间件和服务对象中间件的方法,并设计了基于CORBA中间件的四层数据库应用模型。利用由客户STUB和服务器端的SKELETON与CORBA的核心ORB和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进行交互的机制来构造通信中间件。它解决了客户对象与服务器对象之间通信的路由问题,实现了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透明性。通过对IDL接口文件所定义的接口予以实现来构造服务对象中间件,由服务对象中间件完成与数据库的交互,封装企业的业务逻辑,形成客户与数据库之间的中间层,对外仅以接口形式表现。这种方式屏蔽了数据库的安全逻辑,改善了数据库应用所涉及的安全性机制,提高了安全性能。 然后基于上述两种中间件设计了“客户层-通信代理层-服务对象层-数据服务层”的四层数据库模型,这种模型改善了数据库应用的安全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由于采用CORBA基础架构,所以该模型具有与企业其它语言组件对象(如C++对象)集成的功能。 第四章提出了基于EJB技术抽象实体对象的方法,构造了基于EJB实体对象和移动Agent的软构件模型。通过对数据库中数据对象的静态属性(元数据)进行归纳抽象出通用的实体类型,并赋予其相应的动态行为的方法来构造实体对象。从而使得实体不仅具有类似于数据库表中所描述的静态属性,也使得实体具有类似于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动作”能力,因此实体对象可看作是一个智能化的对象构件。从而实现了真正的面向对象设计。实体对象可看作是数据对象在软件系统中的实时镜像,充当客户与数据库交互的中间代理,采用数据共享池的连接方案,提高了数据存取的效率,解决了常用数据库应用模型的速度瓶颈问题。移动Agent由Object Stub和Home Stub构成,作为系统中可移动的智能通信代理,移动Agent解决了客户对实体对象之间的定位问题。论文利用实体对象作为客户访问数据对象的中介,设计了基于EJB实体对象的混合型多层次C/S模型。该模型采用的是纯EJB技术,因此可以采用流水线的开发机制,比较适合构造大型企业级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第五章对CO朋A对象与RMmJB对象的集成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集成CO朋A域对象、RMI域对象和 EJB域对象组件的模型设计。针对EJB域中对象之间底层通信协议JRMP与CORBA对象域中对象之间底层通信协议IIOP的不同、参数传递机制的不同以及接收对象方法等方面的不同,采用将RMI协议映射为IIOP协议、将接口视为简单数据类型以及窄化方法等对两种对象进行集成。 在论文的最后基于上述设计思想以获奖项目“网上报税与财税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为例,给出了一个实例,此项目在2000年9月进行鉴定时被专家称为“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成功运行和获得的好评说明了论文提出的设计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论文自始至终围绕如何构造多层次的数据库应用模型这一主线,通过构造中间件、实体对象以及采用 RMI和 IIOP协议映射的方式设计了叁种多层次的数据库模型,叁种模型分别面向不同的应用对象。其各自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在论文总结部分给予了说明。 论文中的许多代码以“网上报税及财税信息决策支持系统”项目为例,但模型的设计思想具有通用性,既适合企业构建电子商务系统,也适合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
王兴林[8]2004年在《基于中间件技术的Web应用体系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基于HTTP协议的Web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生产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多层应用体系结构作为新一代Web计算模型,和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相比,增加了一个中间层部件,用于处理应用系统中的商业逻辑部分。这种分层的结构具有优化系统的总体性能,平衡节点的负载情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使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开发复杂事务的应用系统、集成现有信息系统成为可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论文结合西工大软件学院信息化平台(SCIMS)项目,主要研究了基于中间件技术的Web应用体系,并结合当前技术对此种应用体系进行了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基于中间件技术的Web应用的开发方法。结合项目本身运用J2EE具体的技术规范如EJB、JMS、JSP、JNDI等相关中间件技术,总结和改进架构于Web应用服务器之上的Web应用体系的开发方法。 2)系统分析WebLogie Server的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优化配置。首先从影响Weblogic Server性能的几个方面(如EJB容器、JSP预编译等)入手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最后讨论Weblogic Server从单机系统到集群的扩展及其性能调优。 3)下一代Web技术。初步研究XML和HTTP-NG等下一代Web的相关技术。
曹晓阳[9]2003年在《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技术在企业环境中的应用研究——CORBA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企业环境内信息系统以分布式应用的形式来构成,正日益广泛。分布式计算系统相对于集中式系统而言,具有下述优势:一、通过操作可以提高系统中应用之间的协作能力;二、通过分布式并行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叁、通过复制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四、通过模块化技术和动态配置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五、通过资源共享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作为分布式系统,其中不可避免地包括各种异构实体,例如其中使用了异种的平台或采用了不同的编程语言。然而即使存在这类异质,面向对象的中间件仍能为之提供系统中分布着的对象间的透明性和互操作性。因此,近几年来这类中间件已成为分布式对象计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技术进行研究。论文首先从系统建模的角度论述了面向对象的重要概念和通用建模语言(UML),然后研究了叁种主流的面向对象中间件技术的体系结构,这叁种中间件为:COM/DCOM/COM+、J2EE和CORBA。论文探讨和比较了它们的基本框架、客户/服务器对象交互过程以及系统级服务的提供。在其中,CORBA技术迄今为止仍属最为流行,这是因为:它是由非盈利组织OMG所倡导,受到几乎所有厂商的支持,并在建设或扩充企业应用系统时对集成遗留系统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随后论文研究了对于分布式企业级应用中极为关键的分布式事务处理。讨论了事务概念和分布式事务的两阶段提交过程;深入研究了OMG定义的对象事务服务的规范,分析了它的事务处理框架,说明了各界面(接口)的地位和功能。在论文中还探讨了大型分布式企业级应用所需要的负载平衡和容错措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论述了一个基于CORBA技术实现的应用系统的设计,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澄清了将CORBA中间件用于企业应用开发中所用到的工具、方法和步骤,总结出了简明和易行(简捷)的中间件技术应用的开发途径。本论文是面向应用系统设计者的探索性论文,它从软件开发方法、系统建模、对象界面IDL定义、对象实现、对象交互和对象服务选用等诸多方面为开发企业应用的设计者指出了简捷的技术途径。
谌洪冀[10]2003年在《利用中间件构建多层分布式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面对大型的企业级系统,传统的2层客户/服务器结构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扩展性差、伸缩性差、并发用户数有限等,如何解决呢?答案是用3层结构。然而,怎样构造3层结构,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企业级系统一般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一方面,我们需要解决网络边界、不同语言编写的不同组件边界以及跨越不同的操作系统等异构性问题;另一方面需要解决负载平衡、交易管理、容错等问题。目前认为用中间件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对当前中间件市场的发展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按照新的CORBA组件规范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应用服务器平台,最后通过自己设计的网络管理系统实例展示了如何用本应用平台构建多层次企业级系统。
参考文献:
[1]. 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并发的研究与实现[D]. 肖和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2]. 分布构件计算平台cBus的研究与实现[D]. 周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0
[3]. 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并发的研究与实现[J]. 肖和平, 黄杰, 吴泉源, 韩伟红, 王克波. 计算机科学. 2005
[4]. 面向业务构件的可重构信息系统的模型研究[D]. 李绪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5]. 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简新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6]. 面向构件的复杂软件系统中动态配置技术的研究[D]. 窦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7]. 分布式多层次数据库应用模型研究[D]. 李文立.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8].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Web应用体系的研究与实现[D]. 王兴林. 西北工业大学. 2004
[9]. 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技术在企业环境中的应用研究——CORBA技术应用研究[D]. 曹晓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03
[10]. 利用中间件构建多层分布式应用的研究[D]. 谌洪冀.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
标签:计算机硬件技术论文; 中间件技术论文; 分布式架构论文; 分布式技术论文; 数据库系统论文; 容器技术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 分布式部署论文; 业务支持论文; 数据库一致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