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集团与经济改革模式_政治论文

利益集团与经济改革的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益集团论文,模式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JEL Ciassificafion:P30 P52

一、引言

经济改革有两种基本的模式,一种是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另一种是整体推进的大爆炸式。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前苏联东欧国家选择了大爆炸式的改革,而中国则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本文不讨论这两种改革模式究竟孰优孰劣,而是探讨政治博弈过程如何决定其改革模式的选择。

改革本质上是对社会各集团利益的重新分配,有些集团可能成为赢家,而有些集团则可能成为输家。在确定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每个利益集团为了争取各自的利益,都尽量向政治家施加自己的政治影响,表达自己的主张,而后者再据此做出相应的选择。因此,要理解不同国家在转轨道路上的差异,不能只考虑哪种转轨模式更好,还必须探讨政治博弈的过程将如何决定对转轨模式的选择。

在我们的模型中,利益集团向政治家提供政治捐献来换取自己的政治利益。我们假定政治家既关心所有利益集团的福利,也关心后者提供给他们的政治捐献。不过,前者决定于利益集团的政治力量,政治力量较强的集团能获得政治家更大的重视。从政治过程的角度看,渐进式的改革需要各方经过多次的博弈才能完成,而大爆炸式只需进行一次性的博弈即可到位。我们首先证明,只要利益集团的政治力量在每次博弈时都保持平衡,均衡的改革方案就是最优的。然而,分阶段进行的渐进式改革的危险在于,一个较早被改革的利益集团其未来的政治影响力很可能被削弱,其利益受到损害,甚至改革被中止。因此,在对改革模式的抉择中,人们可能宁可选择效率较低的大爆炸式的路径,也不愿选择效率较高的渐进式的路径。只有在利益集团的博弈力量相差比较悬殊的情况下,均衡的结果才可能是渐进式的改革,但它一般是有利于强势集团,而不利于弱势集团。因此,我们的结论意味着,大爆炸式的改革更容易出现在利益博弈比较平衡的环境下,而渐进式的改革更容易出现在利益博弈趋于失衡的环境下。

本文还表明,改革决策的扭曲主要来自政治力量失衡,而非来自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竞争。相反,后者有助于缓解利益博弈的失衡,减少政策的扭曲。本文的研究涉及到两方面的文献,第一类是比较两种改革模式的转轨经济学文献。支持大爆炸式改革的观点(Murphy等,1992;Lipton和Sachs,1990)认为,因为各项局部改革之间存在互补性,故只有采用快速和全面的大爆炸式方法才能利用这种互补性,步履缓慢的渐进式方法效率太低,导致经济的无序化。支持渐近式改革的观点则认为(Dewatripont和Roland,1995),与大爆炸式的改革相比,渐进式的改革比较容易逆转,公众可以根据前一阶段改革的好坏来决定是继续实施下一阶段的改革,还是回复到改革以前的状况,故它在政治上更容易被接受。Wei(1997)认为,支持后一种改革的观点认为,渐进式的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一项有益的改革按大爆炸式的方法推行,若遭到多数人反对,可以采取渐进式的程序,对改革的反对者分而治之(Wei,1997)。与本文类似,Qian等(2006)也从实证的角度解释了前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选择不同改革模式的原因。在经济组织的形式上,在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属“条条”式的U形结构,而中国属“块块”式的M形结构。由于在改革的协调上,M形结构更为灵活,能够容纳局部的改革试验,故中国的改革选择了渐进式的模式。他们的解释关注的是组织结构,而本文的解释关注的则是政治过程。与本文相关的第二类文献是有关利益集团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文献。这类文献强调政府的政策是受利益集团(或其代理人)影响的结果,基本的研究方法有三类。一种方法(如Hillman和Ursprung,1988;Stigler,1971)考虑的是政治候选人如何通过政策的制订来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如捐款和政治支持;另一种方法(如Becker,1983)考虑的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如何通过施加压力来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最后一种方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共同代理(common agency)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利益集团被视为委托人,政治家则被视为共同代理人,后者在前者的共同影响下决定改革的决策,其中既有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又有他们与政治家之间的博弈。自Bernheim和Whinston(1986)、Grossman和Helpman(1994)确定基本分析框架以来,共同代理模型已成为研究利益集团问题的一种基本范式。本文的建模方法采用了这一模型。

二、模型

(一)改革

(二)政治过程

我们假设改革者不能事先承诺一个完整的渐进式的改革方案,以便在完成前一步的改革之后再

最后,我们假设改革者具有与两个部门相同的贴现因子δ。在政治过程中,无论是改革者,还是部门利益集团,他们的决策目标都应最大化其跨期利益。

根据Bernheim和Whinston(1986)(以下简称BW)的方法,每一次改革的决策过程都可视为一个共同代理博弈,利益集团的作用相当于委托人,而改革者的作用相当于共同代理人,代表前者制定改革计划。整个改革的决策过程,可视为由两期的共同代理博弈组合而成,设它为Γ,其时间结构如下:在第1期,部门1和部门2各自向改革者提供自己的政治捐献,改革者据此决定改革方案,即维持现状,还是同时改革两个部门,或是只改革其中一个部门i。若维持现状或两个部门都被改革,则博弈结束;若只改革部门i,则博弈进入下一期。在第2期,两部门再分别向改革者提供新的政治捐献,改革者再据此决定是否继续对另一部门j进行改革。若维持现状,则两部门在该期的收益皆为0;若

皆为非负的常数。对于上述均衡的定义,条件1要求游说集团的政治捐献应反映它的真实偏好,尤其是第1期的政治捐献,还必须考虑它的跨期效用;条件2和3都要求参与人在第1期的战略应最大化其两期的总效用。条件3则要求任意部门的战略都必须是另一个部门的战略的最优反应。

因此,均衡的改革方案应最大化两期改革的总收益。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命题。

命题1对于基准情形,均衡的改革方案是社会最优的。

该命题的现实含义是:在一种理想的环境中,政治均衡是有效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博弈所形成的任何改革方案,都不会造成任何福利的不正确的变化。从直观上看,在政治过程中,改革的决策虽受制于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竞争产生一种互相制衡的效果,抵消了各自的政治影响。改革者不得不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制定一个社会最优的改革方案。

(三)政治力量变化的情形

这一命题意味着改革的决策不再是有效的:即使大爆炸式的方案在福利改进上不如渐进式的方案,均衡的结果也可能是前者而非后者。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当一个被改革的部门在未来政治竞争中的力量受到削弱时,改革者对继续推进下一阶段改革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两个利益集团宁可最初选择收益较低的大爆炸式的改革。

不难看出,改革者对部门利益的重视程度α越大,或者改革者越不重视利益集团的政治捐献,均衡的结果就越有可能是大爆炸式的改革。尤其是当α充分大时,两个部门在第2期的政治力量的差距太大,弱势部门的利益将会受到严重的忽视,使得有利于它的改革无法实施,唯一可能的均衡结果就是大爆炸式的改革。从这一角度看,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竞争有利于减少改革决策的扭曲。

(四)最初的政治力量不均等的情形

四、政治游说应该被禁止吗?

在我们的模型中,利益集团的政治游说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这会导致它与政治家之间的财富转移。如果这种财富的转移影响到利益集团在生产活动上的激励,那么政治游说还会带来一些社会福利的损失。但另一方面,前面的分析也表明,通过参与政治游说,利益集团可以向政治家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使后者更好地平衡两个部门的利益,减少决策的扭曲。从社会整体福利的角度出发,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应该禁止利益集团的政治游说?什么时候又应该允许呢?

根据式(3),若不存在任何游说活动,则改革者的效用函数⑤就是:

根据上式,对于基准的情形一,与存在游说活动一样,改革者显然会选择一个最优的改革方案。因此,此时的政治捐献对于游说集团完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根本不能改变政治均衡的结果,事先禁止政治游说活动是合意的。

五、总结及应用

本文讨论了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与改革模式的关系。我们的结论表明,由于改革会造成事后利益集团的政治力量的重新分配,人们事先对改革路径的选择就会受到影响。在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力量比较均匀的环境下,政治均衡的结果是大爆炸式的改革;而在利益集团的博弈力量相差比较悬殊的情况下,均衡的结果则可能是渐进式的改革,而且一般其改革方案有利于强势集团。此外,尽管利益博弈会造成利益集团与改革者之间的财富转移,但它能够缓解利益博弈的失衡,减少政策的扭曲,只有当均衡的结果不因是否存在政治游说而改变的条件下,才应该禁止政治游说活动的出现。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前苏联东欧国家采取了大爆炸式的改革,而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林毅夫等,1996;盛洪,1995)。为什么如此,本文的结论可以提供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尽管中国和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过去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但在经济转型之初,二者在政治决策的体制上颇有不同,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组织的结构。按照Qian等(2006)的观点,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属纯粹的按“条条”来划分的体制,每个生产单位,包括农民都隶属于一个相应的职能部门。中国属于“条块”分割的体制,既有按“条条”来管理的中央直属企业,又有按“块块”来管理的地方各级企业。另外,与已实现工业化的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更加不同的是,中国还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农民是既不纳入“条”亦不纳于“块”来管理的生产单位,既受体制的束缚,又得不到体制的福利。在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每个生产单位都可以经过自己的中央主管部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由“条条”分割所形成的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力是比较均匀的。但在中国,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下,社会群体的博弈力量就不太均匀。按“条条”管理的中央企业的政治影响力最强,而按“块块”管理的企业的政治影响力较弱,且按行政级别的高低递减,农民则是势力最弱的群体。其二,利益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民主化进程也已经启动,各种社会群体都能通过民主投票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发挥自己的政治影响,使得政治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比较充分。中国则不然,政治体制的改革比较滞后,故政治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不太充分。

林毅夫等(1996)和盛洪(1995)等认为,大爆炸式的方法带来的阵痛和冲击太大,在福利改进上不如渐进式的方法。但是,正如前面的命题二所指出的那样,当一个被改革的部门在未来政治竞争中的力量受到削弱时,改革者对继续推进下一阶段改革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政治均衡的结果只能是采取收益较低的大爆炸式的改革。同时,正如命题三所表明的那样,中国选择渐近式的道路可能并非是这一方法更好,而是因为政治博弈不充分的环境更有利于排除利益集团的影响,避免改革决策过程中出现复杂的讨价还价现象,使改革一步一步地推进。但是,如果被改革掉的群体成为政治上的弱势群体,而未被改革的群体成为不受制约的强势群体,改革就可能失去动力而止步不前。

注释:

①我们可以看到,自国家对国有企业确定“抓大放小”战略以来,被改革掉的中小国企的职工下岗分流,成为改革成本的负担者,而没被改革的垄断性央企成为了受益者。实际上,强势的集团总是设法使自己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即使我们反过来假设被改革的部门是受益者,而未被改革的部门是受损者,后来的基本结论仍然可以成立,即只有在利益博弈比较充分的条件下,改革路径的选择才是最优的。

②“跑‘部’前进”和数目众多的“驻京办”正是转型时期政治游说活动的鲜明反映。

标签:;  ;  ;  ;  ;  

利益集团与经济改革模式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