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临床医学本科生Ⅱ类通识课教学内容改革与模式构建研究论文_黄河浪 吴磊 林菲 曾妮 黄骥之 叶兴 邱逸樵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八一大道南昌大学医学部 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在分析临床医学本科生Ⅱ类通识课教学现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同类院校改革经验等,笔者重构了临床医学本科生5类20门Ⅱ类通识课的模式;采用Delphi法对该模式的重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就课程类、门别的权重进行分配;同时对课程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12项素养指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还就该通识课与其他学科的共性与特殊性问题、现有知识的延续与创新问题、教与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关键词】医学教育 Ⅱ类通识课 高等教育改革

努力探索、积极推进包括Ⅱ类通识课在内的选修课教学改革,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如何在坚持“高、精、尖”专门医学人才培养的同时,充分体现 “厚基础、宽口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高素质医学人才课程模式,以实现“全人”教育,受到当今院校普遍关注,本课题对此开展了探索。

一 现代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标准与通识课教学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被视作高等教育的顶点[1],尤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和生命质量有着更高的期望值,从而促进了对医学人才的更高、更严、更全面的要求[2,3]。为此,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随之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提供了《全球医学最低基本要求》,我国在2008年也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这些文件的颁布,一定程度上从医学人才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评性思维和研究方面[2] 提出了标准。毫无疑问,该要求和标准必须通过载体——学科和课程知识及其结构才可得以体现,简要地说,只有通过必修、选修和专业课等教学来实现合格医生的培养标准。当然,对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国内外医学院校均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和较高的共识度[4,5];而围绕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设计与传授却存在地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各院校特点等差异,进而提出了通识课教学的不同模式和内容。

正是基于这个背景,笔者探索性提出了现代临床医学本科生通识课教学内容与模式。这些课程设计与模式构建来源有三:一是参照国际和国内临床本科教育标准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内容,即合格医学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需求;二是借鉴国内外著名院校的通识课模式,如“北大”、“复旦”、香港大学、“哈佛”、“斯坦福”、“京都”等大学的实践经验;三是结合本校临床医学本科生现有通识课教学实际以及医学专业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的改革意见。

二 临床医学本科生通识课(Ⅱ类)模式构建方法及评价

(一)通识课程框架及内容设计

笔者围绕我校“历史文化、文学与艺术、自然科学、生物与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五类现行通识课(Ⅱ类)开展了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师及管理者不同人群对该课程实施现况与改革意见调研;同时,搜集和分析其他院校的改革信息。在此基础上将临床医学生通识课教学放到中华文化自觉、价值取向和我国医学教育优良传统上考量,并坚持医学教育综合化、多样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发展理念等[6],采取综合、归纳、凝练的手法探索性提出了“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心理素质”、“时事政治”5类共20门通识课的架构(详见表1);同时,对课程构建方案、重要性、合理性、可行性,课程门类划分、每门课程的内涵与功能进行了研究。

(二)通识课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

1 课程构建方案的积极性系数和协调系数分析 根据研究要求随机抽取24位高年级学生、13位教师对上述提出的课程门类的积极性系数和协调系数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积极系数(Wo)为100%,即积极性高;重要性Kendall's协调系数(Wc)为0.601、可行性系数(Wp)为0.600,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协调性尚可(W值定为 0~1 之间,W越大表示协调程度越好),值得一提的是,在受调查的教师中有一位对“医学伦理学”与“医患关系”属性问题提出了异议,对此课题组进行了修改,以达到协调。

2 课程的重要性、合理性及可行性评价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抽取了部分调查对象实施德尔菲(Delphi)打分和评价。结果提示,拟构建的课程类别和门别的重要性均达到Delphi所要求的标准(纳入标准:重要性的分值()≥3.50,变异系数(CV)≤0.35;排除标准:重要性<3.50,CV>0.35,详见表4),说明所选课程的类别及门别均符合师生的要求。尤其是重要性,以“文化素质类”和“职业道德类”分值最高,分别为4.746和4.718,体现了当今教育知识结构的侧重点。同时,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课程类别和门数进行权重(w)分配(见表2、3),各门类所包含课程权重的分配参照调查对象的重要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分值,以其得分占该课程门数总分的百分比定权。结果表明,初始权重和组合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创新能力、时事政治(见表4)。

3 不同对象就通识课对人的素养提升认同度排序 研究参考国内外同类学科院校临床医学生素养提升有关指标[1-2,7-9],对所提出的5类20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为12项素养指标,且对其认同度进行师生抽样调查。结果提示在12项素养指标中,按选项人次频率计,综合排前五位的分别是:专业技术能力、职业道德、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综合判断能力;其中,学生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专业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责任心、综合判断能力;而教师则依次为责任心、职业道德、综合判断能力、诚信、专业技术能力。师生间的排名顺位相差较大(x2=110.869,p<0.001)。说明不同角色对医学生素养指标认同度不一样。

三 医学本科生通识课模式构建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通识教学,一直处于探索之中,目前尚无统一的模式或样板,笔者深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也很难有,因为世界是多极的,社会分工对人的素质需求各有不同,加上当今高校追求各自“特色”的办学理念,这无疑使通识课长期处于千姿百态[10]。然而,无论通识课教学有何等丰富,但追求好的通识教育却是共同的,对此,厦门大学张亚群近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好的通识教育”应体现在:适合本国需要、注重学习的方法、突破学科的藩篱、以经典和核心课程为载体的发展心智、凝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等[6]。鉴于此,引出笔者以下几点思考:

(一)医学生通识课教学既要有其他科学的共性要求又要体现医学特殊性要求

1 在通识教学中,我国各地院校对医学与其他科学的共性问题(普遍性)——社会制度、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凝集了共识,如体现人生的意义、家庭和社会之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等有着共同追求。由于人们始终认为医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属性和规律,因此强调其通识课程存异是很自然。众所周知,医学所研究的对象为集生物、心理和社会多重属性一身的人,以致人们难以界定医学的学科属性,即有的人对医学属性持自然科学之观点,也有人持社科与人文学学科观点 [1],甚至有人认为医学不属于科学,于是众说纷纭。但值得欣慰的是,20世纪中叶以来形成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人们认同和普遍接受,透过该模式可知医学是多学科的集合体,概括地说,医学就是医学,归属任一传统学科的做法都是片面的,这似乎也就确立了医学特殊性所在。

2 从此观点出发,笔者对医学生通识课的特殊性在本课题研究中做了更多的思考,尽可能使其成为“好的通识教育”。医学教育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始终崇尚“大爱”与“仁术”[11],构建医学(真理追求)教育与人文(价值取向)教育高度统一的通识课程尤其必要。早在16世纪,维也纳医学院所编著的《全书》中就医学生素养提出了著名的14条原则,该书在最后写到:医生“拥有良好的个性和超强的记忆力,行事权当,举止得体,面对疾病充满勇气,谨慎处理危急情况,让患者远离重大疾病,和蔼可亲地对待患者,和同事和睦相处,慎重处理预后,品行良好、冷静、虔诚、热情、不贪婪不敲诈,按照自己的劳动付出获得有尊严的、合理的报酬”[2]。重温历史对构建好的通识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现实意义。为此,在“职业道德”类课中专门设计了“医史与医范”等课程,以帮助我们摆脱当今教育的浮躁、精致的功利主义、高科技淹没高情商等窘境。培养医学生的美好情怀还包括文学艺术熏陶,在此设计了“文学鉴赏”、“音乐美术欣赏”等文化素质课教学,用其弹拨学生敏感的神经之弦,引起心灵共振,激励他们从更深层次的领域去感受这个世界,追求真、善、美,提高人的评判能力,使其富有正义、道德、爱心[12]。

(二)通识课模式构建既重在对现有知识需求的延续又侧重对知识创新的要求

在通识教学改革上最要防止片面化做法,一窝蜂、一边倒,为了通识而通识。笔者认为,通识课程体系构建即要适应当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又要注重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创新教育,就人的培养过程而言,守成与创新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把握新旧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创新不是把过去和现在彻底割裂,而是具有延续性的变革和生生不息[6]。在医学生通识课程知识的整体构建中,研究遵循了继承、改革、发展、完善这一思维,做到扬长避短,广纳师生意见和建议,把现实需求与未来走向统一起来。如 “医患关系”课程的设置,在内容上就需要深入探索。众所周知,医患关系可谓是困扰我国当今整个社会的大问题,授予学生传统医学伦理学知识固然重要,但不足以使其具备处理日益复杂且尖锐医患矛盾,该课程设计必须突破学科藩篱,之所以如此,它牵涉法律、政策与媒体导向、价值取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国民科学素养以及患者对医疗可及性认识等诸多知识,因此,必行从国情出发,进行多学科整合,实行该课程创新,授予学生处理医患关系的新知识。此外,在创新能力、心理素质、时事政治三类课程改革上均秉承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思维。

(三)通识课教学改革良好效果的达成既要有“教”的创新又要有“学”的兴趣和热情

仅仅重视课程内容的构建不足以达到好的通识教育之目的,必须强调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即关注教与学方法或艺术的优化和创新。就教师而言,自身应有对人格养成、价值观陶冶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社会共识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在内化后方可施教,这应该是基本要求,因为一个极端自私者不可能教化医学生的大爱之心,也就说最重要、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自身的榜样和行动——身教;面对通识教育特点应讲究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上应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将语言、图像、表情、动作、心理活动、调控等要素进行优化并充分运用起来,营造教的良好情感与氛围[13];高科技和信息化让世界日新月异,教师还须学习新的教学手段,除了多媒体还需要仿真、情景体验、视频、慕课、创客等形式,如“心肺脑复苏实践”采用仿真法效果必定更佳。就学生来说,只有激发自身对通识课的兴趣与热情,才能真正达到选修之目的,而不是为了完成学分或者随大流;笔者相信医学生比其他人对通识课更易激发兴趣与热情,因为选择医学,就是选择对生命奥妙探索;热爱生命、对健康担当,医学者比其他人有着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人的兴趣与热情则是建立在对事物“认识”上的。除此之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高超的授课艺术和师生的情感共鸣,这些对求得好的通识教学均有着重要而积极作用。

总之,医学生通识教学改革仍在探索中,在此所提出的课程模式改革及相关问题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进我国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进程,并早日实现与国际医学本科标准接轨。

【参考文献】

[1] 胡涵锦,顾鸣敏. 医学人文教程[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管志远,潘慧主译. 卡尔曼医学教育史——昨日、今日和明日∙学识传承[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

[3] 黄骥之,吴磊,黄河浪等. 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外部制约因素及转化对策[J]. 西北医学教育. 2009,17(6).

[4] 米歇尔·福柯. 临床医学的诞生[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 郭永松,谭绪昌,范伟.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初步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8,01.

[6] 张亚群. 什么是好的通识教育[N]. 光明日报. 2016-5-10(14).

[7]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 百名专家谈人生[M]. 北京: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2.

[8] 郭华. 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与修养[M]. 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9] 曹永福. 柳叶刀的伦理临床伦理实践指引[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10] 胡娟. 如何认识和评价世界一流学科[N]. 光明日报. 2016-03-29(13).

[11] 邱逸樵,辛洪波. 医者仁心[M]. 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12] 朱友林. 通识教育文集[M]. 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13] 朱友林. 十年教学督导实践与督导[M].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黄河浪 吴磊 林菲 曾妮 黄骥之 叶兴 邱逸樵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现代临床医学本科生Ⅱ类通识课教学内容改革与模式构建研究论文_黄河浪 吴磊 林菲 曾妮 黄骥之 叶兴 邱逸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