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与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_农业论文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与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_农业论文

关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强省论文,农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共云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抓住机遇,从云南实际出发,及时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华生物谷,把云南建成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战略构想,这是21世纪振兴云南经济的战略决策。我们有当年被称为“蓝色文明”的沿海改革开放和特区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作借鉴,所以,对今天被称为“绿色文明”的西部大开发,我们充满信心。“绿色文明”建设,是人类绿色本原的回归自然,是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呼声,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升华和飞跃。在振兴云南经济和富民强省的伟大使命感召下,对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谈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发展绿色农业的再认识

所谓绿色农业,是与绿色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绿色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农业生产体系,是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开放型农业系统。建设绿色农业是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云南优势的知识密集型农业。绿色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云南农业的未来和方向,是云南农业的希望和成功之所在,是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基础。

二、明确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内容

绿色农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础和内容,没有绿色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绿色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是由农业的地位和特点决定的。从生产的流程和顺序来看,绿色农业是绿色经济的原料基地,是第一车间,我省现有的传统产业以及正在加速培养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包括烟、糖、茶、胶产业、旅游业、生物技术等的开发,对农业都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从农业的地位来看,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我省国民收入的75%,财政收入的70%,外汇收入的60%,轻工业原料的80%,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从绿色产品的内容来看,一类是可食用的绿色食品,另一类是非食用绿色产品。绿色食品是自然、安全、营养、无公害的食品,绿色食品是绿色农业的重要产品。从绿色经济的内涵来看,支撑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成分都与农业密切相关,如高效生态农业、现代林业和旅游业。既是特色农业又是旅游观光业,绿色经济的内涵在不断延伸、扩大和丰富。

三、认真制定绿色农业的发展规划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省委和省政府已经作出了决策,为云南21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纲要》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落实纲要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要有全面的包括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总体规划和宏观战略安排。要有产业发展思路、区域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农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是体现绿色的基本原则,即突出产业特色、科技决胜、机制创新、以人为本、富民强省的原则。体现经济与自然的协调配合,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文化的相互融合。规划要以生态经济平衡作为优先考虑的原则,要体现云南的气候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坝区、山区、边疆、内地,要从规划对象的实际出发,体现各自的特点和个性,要因地制宜和扬长避短。同时,农业的规划要与加工企业的布局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在发展思路上,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二是由常规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三是由一般产品向名牌产品的转变。四是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根据我省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行分类指导,走“绿色(特色)+规模+科技+名牌”的发展路子。广大民族地区和山区,在保护生态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把安全食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和名牌产品的生产组织起来,走具有云南特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坝区,在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养殖的基础上,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组合起来,走出一条“大流通——大加工——大种植——大养殖”一条龙的订单农业发展之路;在滇中地区选择若干是,建设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把农业高新技术组装起来,把绿色农业与知识经济结合起来,把名特优商品包装起来,使之成为全省绿色农业的高科技龙头。

四、采取更优惠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

没有重点就没有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要采取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一是财政周转金要向绿色农业倾斜。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扶持绿色农业与发展地方经济、培育财源税源结合起来,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周转金用于扶持绿色农业的发展。二是金融部门要把扶持绿色农业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三是绿色农业企业可以享受国家和省对现有农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对兴办的绿色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可以比照实行国家和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还要研究激励政策,例如对引进的优良种子、种畜(禽)、苗木,凭国家有关机关证明,是否可以“放水养鱼”,在一定时间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四是农业各主管部门要根据省绿色农业发展规划,集中各自的物力、财力,多渠道增加对绿色农业的投入。五是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培训绿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推广绿色农业典型经验和结合省情州情进行新技术新理论研究。

五、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指出:“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丰收,粮食多了,不等于农业的基础已十分牢固了,要注意防止忽视农业的倾向。农业如果出现反复,整个经济工作都会陷入被动。”朱镕基总理也强调:“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在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更要防止忽视、放松农业的倾向。”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边疆农业省,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生产力水平极不平衡。73个贫困县,506个扶贫攻坚乡,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为索取生活的物质,山区25度以上的坡地大都被开垦,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严重。云南虽然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生物基因库”、“水电富矿”、“金属王国”、“花卉之乡”、“歌舞之乡”等一顶顶美丽的桂冠,但对很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的优势资源,保护和研究、开发和利用远远不够。影响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最根本原因:一是农业的基础设施脆弱。近年农田水利建设成就辉煌,对436 条流域进行治理,解决了山区1605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坡改梯,梯改田,山区节水灌溉,坝区自流灌溉,种子工程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加之原来建设的良田由于受洪灾、泥石流、地震等破坏,要建成高质量的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生态农田”,差距就更大。有的荒山还未根本治理,有的“库、塘、坝”尽管建成了,由于周围山体植被退化,水源涵养林被砍光,“下雨水往山下流,天晴山上渴死牛”,水源枯竭,“库、塘、坝”泥沙沉积,库容缩小,有的成了“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的病害工程,使原设计的对农田灌溉率下降;二是对农业基础地位作用的思想认识不够,讲在嘴上和写在纸上的多,特别是划钱分物,涉及机构和队伍建设,“基础”、“第一”的位置就改变了。一些地方、一些干部,有饭吃“挖基础”,增加农民负担,减少农业投入,忽视了农业的保护和基础的建设。为此,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华生物谷的发展战略,要从水是农业的命脉,耕地是农业财富的母亲,绿色是农业的根本出发,从“四高四低”的云南省情出发,在农业基础设施上作文章,在省委六次党代会上提出的30字发展思路“打基础,兴科技,调结构,建支柱”上作文章。农业稳是农业兴的基础,农业兴是百业兴的支撑,绿色大农业的振兴是绿色经济强省的基础。

六、把发展绿色农业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绿色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和目标。近年来,我省农村经济结构虽得到调整和优化,但仍然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仍然较低。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成供大于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受此影响,我省主要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交替出现。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求转向适应小康的更高层次要求,质量优、档次高、价格合理的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此,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的市场条件,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信息,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科学技术结构以及农民的组织结构,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变化。当前,要注重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制订绿色农业产品的认定标准和产品目录。二是引导绿色消费,带动结构调整。三是搞好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药品。四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我省是产糖大省,但生产的都是原糖,没有精糖,不搞加工增值是不行的。五是围绕绿色农业,积极开展“五新”活动,即观念更新、组织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分配机制创新和生物技术创新。

七、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素质,为绿色农业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工业、科技、教育等有关方面的力量,都要向绿色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农副产品相对集中的大农业倾斜,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经营效益。首先,要针对绿色农业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其次,要抓好粮食、林业、水产、水果、食用菌、橡胶、茶叶、烟叶、花卉、蔬菜、甘蔗、畜禽、珍稀特种养殖等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进试验,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良种普及率。第三,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农产品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拳头名牌产品,同时,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及监测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第四,要大力推广现有科技成果和先进管理经验,选择一批效果显著的绿色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加以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第五,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培训。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仅是自然资源和资本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要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农业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农函大、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广泛开展对农民的绿色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要设立省级绿色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在高效中开设绿色专业课程,招收本科生或研究生,培养为本省农村经济服务的各类“永久牌”的专业人才。

标签:;  ;  ;  ;  ;  ;  ;  ;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与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