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的创造性运用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的创造性运用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创造性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论文,领导集体论文,思想论文,为核心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科学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面向世界,提出了以“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思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一方面,制定了“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等规划、计划及其方针政策,通过从经济发展战略到具体方针政策,再到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转化过程,使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变为现实;另一方面,根据新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新思想、新观点,使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内容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这二者有机统一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集中体现在制定和实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发展战略上。这两大战略内在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动着由邓小平所设计的美好蓝图在中华大地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一、制定和实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两个优势,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市场经济在内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正是基于这种分析,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一系列崭新观点,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理论形态转化为社会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建立规范人们行为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这样才能形成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实践运动,使精神力量变为物质力量。特别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每推进一步,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就强化一步。从实践上看,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取消统购统销;后又在城市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同时逐步放开生产资料价格,发展各种市场,建立多渠道的流通体制,而且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行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从理论上看,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则提出建立适合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但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前,改革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目标并不是很明确的。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用不得,沾不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放思想,突破教条,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这种新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这样通过党的决议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极强的规范性,保证了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改革目标的确立,是把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转化为体制和机制的首要环节。

(二)制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动纲领

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为改革指明了方向,那么弄清如何走向这一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具备什么特点和基本内容,应该掌握一些什么原则和政策,则是保证新体制顺利建立的关键所在。1993年,江泽民不失时机地提出,要就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一个“决定”,以便统一全党思想,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并多次参加讨论,发表重要指示,直接领导了“决定”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个《决定》是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一方面,《决定》确定了构成新经济体制的五个主要环节,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重大问题和推进改革的方针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更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这就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而且为解决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应付各种复杂情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对推进改革,保证新经济体制顺利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决定》对经济体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部门、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统揽全局,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紧紧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和金融、财税、计划、投资、外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制定具体方案,采取实际步骤,取得新的突破。这就明确了改革的近期任务,突出了改革的重点,为制定和实施改革的具体方案,协调改革中各领域各地区的关系,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改革,提供了“施工蓝图”。正因为《决定》既有比较完整的总体设想,又紧紧抓住了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方法,所以使改革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着力解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其它若干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两个优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提出和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本原则、框架结构和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牢牢把握了三个重要方面:

1.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我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因此,党中央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促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一是对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这样把公有制经济放在全国范围和经济发展的动态中考察,就解决了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定性定量”问题。

二是强调公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例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等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只要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可以大胆采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壮大和发展。这就对怎样形成和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怎样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作出了明确规定,解决了发挥“两个优势”的具体途径问题。

三是牢牢抓住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为了搞好国有企业,使国有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央和地方选定了20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第一,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有较强的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则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同时,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第二,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第三,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就从战略思路上有了重大突破,即由搞活单个企业转向了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使国有资产的优化和重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适时地妥善处理发展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搞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加剧,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加剧,就可能出乱子。因此,邓小平说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然而,不能回避的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确实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首先,在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时,把“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既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并提倡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不仅明确了“共同富裕”这个目标,而且指明了通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其次,出台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部门、企业和个人加快发展,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从而提高总体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扶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贫困人口。例如,从“九五”开始,中央采取了包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等措施,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在扶持贫困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发展经济方面,中央和地方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在连续采取一系列扶贫攻坚措施的基础上,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的宏伟目标,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扶贫,组织贫困地区人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取得了明显成效。十四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3200万。

3.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江泽民指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发挥两个作用的必要性。党中央国务院总结以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经验教训,坚持一手抓市场,一手抓调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方面,改革计划体制,转变计划管理职能,不断缩小指令性计划在经济中的范围和比重,全方位扩大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努力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几年来,在发展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已具雏型。

另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1992年下半年和199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过热,物价大幅度上涨,危及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20字方针,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 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实现了国民经济软着陆。 经济增长率从1992年峰顶时的14.2%逐步平稳地回落到1996年的9.7%, 平均每年回落约1个百分点;物价上涨率(商品零售价格)由1994年的21.7 %回落到1996年的6%,共回落了15.7个百分点。分析这次宏观调控, 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把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连续出台了财税、金融、外贸、外汇、投资和融资等多项重大改革举措,通过对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解决或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二是以间接调控为主,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同时也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着眼点在于既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又要有利于让市场机制进一步确立并充分发挥作用。例如,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主要采取的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业供给,灵活调整利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措施,相应地也采取一些应急的行政措施相辅助。同时,还加快了经济立法步伐,陆续出台了几十个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三是采取了“适度从紧、适时微调”的方针,在从紧控制货币财政总规模,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把握调控力度,区别对待。在结构上,该紧的紧,该松的适度地松,在紧与松的把握中调整和优化结构;同时根据各年度内的具体情况进行微调和预调,以缓解“降温”中的实际困难,防止出现过度滑坡。这次对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反而在“降温”中保持了经济的相对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9%以上。 这不仅在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而且在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逐步深化,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二、制定和实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发展战略,着眼于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指明了现实道路

如果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那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从生产力自身来解决其发展道路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针对经济发展中重数量速度、轻质量效益的倾向,多次强调要抓好管理和质量,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他认为,提高经济效益,关键是增加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于教育,在于培养大量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他多次强调,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要加强教育、科学,促进科学、教育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这些思想奠定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建国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但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的各个领域,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都很突出,总的来说,走的是一条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讲发展,不讲求投入产出比,在生产和建设中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得到一定改变,但总体效果还不明显。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则是靠资本的高投入维系的。据测算,1985~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高达31.5%,投入产出比平均为3.61∶1,这意味着增加近4个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才能增加1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1981~1993年,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1367.7%,国民生产总值仅增加326.5%,实现利税仅增加270.6%。这些数字说明,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这是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随着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再靠消耗大量资源来求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正是针对经济发展中的这一突出矛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提出经济体制根本转变的同时,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并强调这是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一战略决策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第一次在党中央的文件中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概念,指明了今后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二是把改革生产关系与转变生产力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步和内在统一。这就揭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靠深化改革,也有利于改革成果巩固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从而解决了长期被忽略的“生产力发展方式”这一极为重要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呢?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科技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生产力基础。科学技术不仅物化在生产的物质条件中,而且还凝聚在高度熟练的劳动者身上,体现在生产经营的科学组织和科学管理中,是整个生产经营体系的神经。运用科学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从生产力本身来说,最根本的是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江泽民指出:“如果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保证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那么,我们把经济建设进一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将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同时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在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前途。正是在上述深刻分析的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科教兴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战略举措来抓。其主要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命题,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科学技术与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作用,深刻阐明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内在关系。二是根据国情和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其自身运行规律,出台了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优先发展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强调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加,逐步增加对科技与教育的投入的同时,明确了以改革去促进科教的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首先在科技方面,要加大力度,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抓好技术开发与推广、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同时加强基础性研究;其次在教育方面,要转变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通过改革使科教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在参与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是形成合理的经济产业结构,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显然,这需要一个长过程才可以根本解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充分估计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这种复杂性和长期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既着眼长远,又抓住当前,既保持宏观上的总体协调,又区别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对策,坚持抓重点,攻难点,因势利导,循序推进,在改革和发展中稳步推进结构转换和资源重组,取得了明显进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

1.在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上,提出“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是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针对这种实际,江泽民多次强调,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党中央不仅提出了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的方针,要求全党长期重视农业,而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确保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90年代以来,我国在不少地区遭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保持了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日趋繁荣,证明党中央的农业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然而,我国虽已建成比较完整、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这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比较薄弱,加工工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以及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结构雷同等问题。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要调整、改造、提高加工工业,增强其适应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党中央这种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同时兼顾一般的政策措施,为工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随着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上升。我国目前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党中央正是从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经验和趋势的正确把握中,提出了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任务和原则。这些任务和原则是:要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商业和生活服务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和会计服务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行业协调等中介服务。要从本国、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根据市场需要,规范产业行为,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防止“泡沫经济”,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2.着力解决盲目重复建设和“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随着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一些老的企业更新改造,一些新的产业应运而生,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基本适应社会总需求的水平与结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但是,多年来我国的一些产业、产品及企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盲目重复建设和“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一方面,不少企业因缺乏资金得不到技术改造,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生产能力放空闲置;另一方面,各地各部门却热衷于铺新摊子,搞了许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这种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的症结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非常紧迫而又具有长远影响的突出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要正确处理上新项目与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要通过宏观调控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来加快发展。具体地说,一是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充分挖掘现有潜力;二是以现有企业为依托,通过改革、改组、改造或扩建提高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总量;三是新建项目,包括引进项目要尽量提高技术起点,注意经济规模;四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节约放在首位,通过加强管理,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浪费,使效益有明显提高。这些方针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就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长远规划与近期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总量规模大,但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条短,技术水平低,连接市场不紧,基本上处于粗放型、小规模经营状态,因而经济效益较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投入的同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新思路。一方面,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样就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了明确的内容和载体,为农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指明了具体途径。

(三)提出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20世纪后期产生的一种现代发展思想。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点:一是经济社会要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以损害自然和环境为前提;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发展,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以破坏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条件为代价;三是当代人类要发展,但当代人类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人类后代失去同等的发展机会。可持续发展思想着眼于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种种弊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它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也是保证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世界在胸,历史在握,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导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一件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重大决策。归纳起来,党中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深刻揭示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辩证关系,加强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在认识上并不都是清醒的。人们往往把环境、资源只作为索取对象,而忽视对它的保护。实际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经济建设是提高人口素质、有效利用资源、优化美化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的物质条件。离开了经济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依赖和受制于人口资源和环境。过快的人口增长和消费,会抵消经济发展的成果,对资源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而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会导致经济建设的困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了统一思想,达到共识,党中央国务院组织了多项重大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控制人口、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制止和惩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这对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阐明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这是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对中国国情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人口众多,消费总量巨大,对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构成很大压力;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快速增长中对自然资源开发强度加大,更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加上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环境意识薄弱、经济粗放增长,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的现象正在加剧。这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对人民健康构成威胁。如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继续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江泽民特别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第三,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著名的“地球宣言”和《联合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对全世界承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3年,我国首先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部署。在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这一战略涵盖了社会各项事业,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贯彻实施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具体指导。在这些总规划、大政策的指导下,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制定或修改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可持续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组织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应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贡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当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创造性运用是全方位的,还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法律制度建设、社会保障建设以及其它各个领域。可以断言,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邓小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必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标签:;  ;  ;  ;  ;  ;  ;  ;  ;  ;  ;  ;  ;  ;  ;  ;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的创造性运用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