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7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救与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5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0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16例,年龄42-69岁,对其进行急救与护理。结果:7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过上述急救与护理方法,病情稳定68例(97.14%),并发症2例(2.86%),其中1例死于途中,1例入院后13h死亡。结论:上述急救与护理方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健词: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85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3-035-01
Emergency care of 7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irst aid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70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70 cases of emergency hospitaliza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5 were collected.There were 54 males and 16 females aged 42-69 years old.They were treated with first aid and nursing.Results:Sixty - seve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went the first aid and nursing methods.The patients were stable in 68 cases(97.14%)and complicated with 2 cases(2.86%).One patient died on the way and one patient died at 13 hours after admission.Conclusion:The first aid and nursing methods are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irst aid;nursing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是导致碎死的主要原因,我国心脏性碎死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50%的死亡发生在发病1h之内,而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是重要的致死原因,实行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愈后。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已成为医院日常医疗护理重要的一部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0例临床资料,其男性54例,女性16例,年龄42一69岁,发病时间长短不一,大多数患者是急性发作,突然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持续半小时后用药仍不见缓解,疼痛性质增重,伴周身冷汗,烦躁不安,常见的放射到左上肩、上肢或颈部,有恐惧或濒死的感觉。根据心电图表现确诊部位,前壁30例,广泛前壁25例,下壁15例。有冠心病史40例.无冠心病史30例。
1.2方法
当护士接到120电话后,简单询间病情,携带急救箱,备好急救物品,如氧气、镇静剂、镇痛剂(杜冷丁、吗啡等)等急救药物,随医生一起迅速出车至突发现场。同时,要指导患者和家属自救或互救。由于患者或亲友遭遇此危急情况多惊慌不知所措,护士在前往病发现场的途中通过电话了解患者家中或身上是否备有硝酸甘油及救心丸等,通过电话根据病情指导用药,以赢得抢救的宝贵时间。嘱患者安静静卧,亲友切勿搬动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场急救:①吸氧,护士马上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4一6Lmino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缺血缺氧,使无氧代谢增强,心肌酸性代谢产物局部相对增多,刺激交感神经末梢,通过脊神经传人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痛觉。此时,充分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因此,吸氧可减轻疼痛,缩小梗塞面积。②立即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以利医生初步诊断,判断心梗部位及程度,及早确定治疗方案。③按医嘱充分镇静、彻底
止痛(吗啡、呢替吮等),应用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类药物,不仅能保护缺血的心肌,限制梗塞得范围,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④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原则上是越快越好,保证在短时间内输人液体或药物,尽量使用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以防渗出。⑤防止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大多数在24h内发生心律失常,且以室性心律失常更为常见,因此AMI一旦确诊,尽早给利多卡因100一200mg静注。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注意非典型症状: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神志和周身情况。对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人,插Swan一O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典型临床症状容易识别,而非典型症状极易被忽视。有些患者如既往无冠心病史,因过度劳累,大量饮酒等不良刺激,而导致乏力气短,上腹胀痛,呕吐等不典型症状,有些糖尿病患者并发AMI,先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恶心、血压下降,突然晕倒或抽搐,以及原因不明的心衰、休克等非典型的症状。对此类患者,应及时心电监测、血清酶、尿中肌红蛋白含量等检查,以免误失抢救良机。溶栓治疗:溶栓疗法能使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明显改善,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首选肝素,每日200-300mg分次静脉或皮下注射,共两日,维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2倍左右,同时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至少4周。应注意出血倾向,肝素所致的出血可用鱼精蛋白静脉注射对抗。急性期监护:在急性期,有条件时应送人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进行连续的心电、血压、呼吸的监侧,无监护病房条件时,也应使用心电示波仪或心电图机,定期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各项生命指标。及时检出可能作为恶性心动过速先兆的任何室性期前收缩,以及室颇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律失常等,及时予以诊治。每日应检查除颇器、呼吸机、临时起搏器等仪器的功能是否良好,并置于备用状态,检查和补齐抢救物品。加强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塞多突然发病,常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患者人院后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慌、急躁,这些负性情绪对疾病极为不利。负性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同时,还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疾病痊愈。多接触患者,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说明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疾病的不利,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其次,要同患者多交谈,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休息指导:心肌梗塞患者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如洗漱、饮食、翻身、大小便等需用力的地方由护理人员帮助,因为活动会加重病情;对紧张者应给予镇静剂,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同时在急性期严禁探望,避免患者看见亲友心情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律失常。
1.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检验结果以p<0.05表明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7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过上述急救与护理方法。病情稳定68例(97.14%),并发症2例(2.86%),其中1例死于途中,1例人院后13h死亡。总的来说.上述急救与护理方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3.讨论
一经确诊,马上分秒必争,互相配合,全力在现场抢救,使AMI的患者在发病现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避免在运送途中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机,从而节约了时间,达到了急救患者,减少病死率的目的。
急性心肌梗塞疾病死亡率较高,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协助患者远离疾病、早日康复,良好的护理也是整个急性心肌梗塞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护理人员来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超.心梗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要点[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0,8(3):64-65.
[2]牛芳荣.心肌梗死的观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6(4):154.
[3]陈国军.心肌梗死临床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265.
论文作者:李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塞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论文; 方法论文; 病情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