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由头】“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毋庸置疑,每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这种压力有的来自社会、有的来自家庭,还有的来自自身。人的成长进步需要一定的压力,压力能够让人们不断突破自我,迈向人生的更高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压力是否在人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当前,高房价、低生育率、“996”工作制等社会现实,让我国年轻人的压力产生了“爆棚”的趋势。在一系列压力的叠加之下,年轻人失去了本该有的锐气和朝气,变得暮气沉沉。一些人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瞬间崩溃,一些人会因为“工作996,生病ICU”,还有一些人患上了抑郁症,等等。那么,当前年轻人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哪些?如何为当代青年人合理减压?人民论坛特邀专家进行深度探讨。
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压力与焦虑
林 梅
【摘要】 当前,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自身的压力。就业难、购房难、子女上学难、养老难以及来自工作单位、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引发了人们较为普遍的地位恐慌感和焦灼情绪。对此,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以社会合作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社会压力 焦虑情绪 年轻人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现代人几乎都面临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压力。这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机会。而这些资源和机会不会凭空得来,于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前提下,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可以说,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自身的压力。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流动、分化与重组的速度、广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碎片化、原子化成为社会常态。在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里,传统的社会支持网络功能逐渐衰退甚至不复存在,来自工作单位、家庭、社会的种种压力将人包围,不少人忍不住抱怨“压力山大”,甚至由于陷入“高压锅”境地而情绪崩溃。事实上,这往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自身的期望目标时,所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大,个人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就越大。
就业难、购房难、子女上学难等,加大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
首先,就业难。目前,我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但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日趋严峻,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新高,这无疑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此外,即便顺利就业,在工作中也要面临着竞争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
其次,购房难。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国人认为“有房才有家”。加之附着在房子上的一系列福利待遇,比如教育、养老、社会服务等,更加剧了“一房难求”的现状。近年来,尽管国家一直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政策定位,各地政府也采取了限购、限贷、“认房又认贷”、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等系列措施,但是房价仍然超出普通上班族的支付能力。按照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一般在3—6较为合理。然而,深圳、北京、厦门、上海、福州、广州、天津、杭州等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均在20—30。过高的居住成本(包括房价和房租),在无形中加重了年轻人的生活负担。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如果一个国家处在16至64周岁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劳动力比重较高,“人口红利”较好,社会负担较轻。当前,我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突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等,为养老金系统、国家财政以及社会消费带来了沉重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1.9%。单从养老的角度来看,目前大约每3.6个劳动力需要赡养1位60周岁以上老人。而且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多,养老压力还将继续加大。
养老难以及来自工作单位、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引发了较为普遍的焦灼情绪
最后,子女上学难。知识改变命运,让子女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历代中国家长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并希望借此实现社会阶层的跃升。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但仍存在着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校际之间的不均衡分配问题。以学前教育为例,根据《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我国共有幼儿园25.50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9.6%。由此可知,仍有部分孩子面临入托难问题。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大班制”问题也成为家长们的困扰。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国人在这一系列的“最”字面前心力交瘁。可以说,对子女教育的高标准追求加大了年轻父母的生活压力。
除了养老压力外,年轻人还面临着一系列来自工作单位、社会交往、社会转型与变迁等的压力。由此可见,社会压力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系统对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受国家政策调整、利益格局改变、竞争日益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影响,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新兴中产阶层、大学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担心自己随时可能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因而引发了较为普遍的地位恐慌感和焦灼情绪,职业危机感不断加强。如果放任这种情绪发展,社会分层“凝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将会抑制社会发展活力,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甚至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
盐城金鹰综合体项目位于盐城市城南新区,总建筑面积3.7×105m2。工程包括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等,分南区、北区2个地块。南区主要为小型商业用房、高度小于100m的挑高办公和住宅;北区包括6层大型商业用房和31层的酒店及办公,地下室2层,其中地下1层为商业用房,地下2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北区塔楼建筑高度为136.50m,属超高层建筑。
要防止因压力过大而出现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针对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压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民生领域的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尤其要注重在就业培训、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要下大力气改变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优先”战略的实现。同时,要顺应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内在规律,扩大城市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切实降低入学门槛,实质性地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要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打破条块分割化、身份藩篱化、社会分层凝固化的体制机制弊端,突破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效应”,为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群体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跨代际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要让每个年轻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及“梦想成真的机会”,进而逐步实现社会形态由葫芦型向橄榄型的转变。
针对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压力,我们要以社会合作促进社会和谐。伟大的时代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为此,要在全社会形成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公正的利益调节机制,建设政府引导下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协商机制,形成利益让渡的社会合作氛围,从根本上缓解人们的利益冲突,减轻无形的精神压力,进而促进社会群体的和谐。
人在社会中生存、生活,虽然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压力,但是不同社会群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各不相同,他们能够运用资源、机会和资本达成自身愿望和目标的可能性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年轻人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共同富裕引领现代化进程。要依靠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以社会合作促进社会和谐
年轻人社会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人口出生的放缓与初婚年龄的推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晚结婚、不结婚,少生甚至不生孩子。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出现类似日本的“低欲望社会”现象,或是出现情绪崩溃、抑郁甚至自杀等心理失衡倾向。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持续走低,出现了“五连降”,结婚率由2013年的9.9‰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7.2‰。“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由原本顺其自然的事情变成了“男大不婚、女大不嫁”。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结婚率创新低的同时,离婚率却从2002年开始连续16年上涨,于2018年达到38%,有的省份甚至高达63%。尽管人们结婚、离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不可否认,高房价对结婚率与生育意愿造成了一定的抑制效应。在就业、房贷(房租)、养家、教育等一系列叠加的社会压力之下,选择晚婚、少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可以说,这与高昂的养育成本、教育支出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当然,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人们如何看待。一方面,适度的社会压力可以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为改变现状、奋发向上、提高生活质量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社会压力过大容易摧毁人们的斗志,严重阻碍甚至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适度的社会压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时也要防止因压力过大而出现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比如因为“邻避效应”而引发的环境冲突事件等。
融聚社会资源,以党群服务引领社区服务新生态。新型农村社区不是简单的“农民上楼”,集中居住对配套硬件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宿城区坚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整合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物业公司的社区服务职能、经济组织的生活服务职能,切实提升整体居住体验。
(1)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2)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特别是留种田更要细心挖除,减少菌源。(3)噻霉酮叶面喷雾80g/亩,连用两次。
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压力,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保障体系,以解除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艰苦奋斗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一方面,要为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部分群体建章立制,弥补空白,同时扩大已有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社会群体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和公平性,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通过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项目,维持基本的、有尊严的“体面”生活,并享有适当的公共服务。此外,应建立社会保障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物价指数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人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同时,要注意引导人们的心理预期,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前提下,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考设计共享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人们的焦虑紧张情绪。
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或整合政策资源,建立健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参与和指导工作机制,助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发展。服务标准化的质量水平,已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信誉、质量的代名词,是顾客满意度和服务效率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涵,为引领服务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南。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典型和示范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全行业整体提升。
针对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压力,我们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近年来,财富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冲击着社会心理结构,致使我国社会出现了不少负面情绪,部分社会成员产生了相对剥夺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群体性焦虑尤其是年轻人的地位焦灼感、压力感十分明显。因此,要加强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科学引导。同时,应建立社会心理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提高社会心理的危机干预和疏导能力;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调节机制和情绪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专业社工以及高等院校、心理咨询机构、工青妇团等群团组织在社会心理救助工作中的作用,帮助社会成员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缓解“心理弱势群体”的社会压力,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投”原为“殳”,甲骨文字形,像人手持长柄大锤。造字本义:用杸杀人。《周礼》上说,杸用积竹做成,有八棱,长一丈二尺,树立在兵车上,车上的部队拿着它作先锋。在篆文中,“殳”旁再加上“手”,造出会意字“投”,表示手掷杀器。现在“投”指有目的的抛、掷、扔。
【参考文献】
①《全国结婚率“五连降”:为啥这届年轻人不爱结婚》,新华网,2019年3月21日。
②《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779万人》,新华网,2018年7月19日。
③《我国60岁以上老人达2.49亿》,《人民日报》,2019年5月7日。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责编/孙渴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