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银行论文

竞争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及方略测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方略论文,竞争论文,我国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长达5年的“过渡式长跑”金融保护期于2006年12月11日结束,从此我国无论是金融业务的经营范围或是经营区域都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这意味着中外金融竞争真正跨入“零距离竞争”的基本格局。特别是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又迎来数字化、网络化的崭新时代,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不仅获得了竞争中发展良好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从1997到2006年,我国网民人数由62万上升到1.11亿,增加近180倍。[1]到2006年上半年,全国141家商业银行中,有48家开设了网上银行(含允许开办网上银行的外资银行),企业网银注册用户约为90万户,个人网银注册用户约为3500万户,网上交易总额超过40万亿元。[2]这一切标志着一个全新的信息网络环境已经产生,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不仅孕育出不计其数的无限商机,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升级、网络安全防范严峻的考验。所以如何在新历史条件下实现竞争中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在此拟用市场竞争中的SWOT分析理论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内部的分析和评估

相对外国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客户保障、服务网点、资本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有冗员过多、不良资产率过高等劣势。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势(Strenghths)分析

1.客户保障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资料表明,到2004年末,我国企业达到219463户,企业存款为84669.47亿元。[3]我国居民储蓄由2000年的64332.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1051亿元,人均储蓄由5082.20元增加到10787.34元。[4]根据华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外资金融机构远未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其竞争力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目前仅有几家外资银行真正进入我国消费者的视野。根据该公司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调查结果,三家外资银行在我国普通消费者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汇丰银行为84%,花旗银行为68%,渣打银行为46%;其他外资银行缺乏熟悉度。因此,国内65%的消费者不会选择外资银行,他们认为国内银行可以安全地满足自己的金融服务需求,多数消费者会选择网点多、熟悉度高的国内银行办理传统业务,而不会使用知名度不高的外资银行信用卡。[5]这些都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户资源。

2.服务网点优势。与外资银行比较,国内商业银行在服务网点的布局方面占有天然优势(见表1),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各地,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金融业务、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从网上银行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银联网已遍及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等欧美和亚太地区主要国家。[6]为国内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3.资本实力优势。截至2005年10月,在华外资银行共设立225家营业性机构和240家代表处,资产总额为796亿美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4222.22亿美元的1.8%,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7]但是,从资本份额来看,外资银行在近5年内不足以对中资商业银行构成威胁,所以未来5年是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期。

4.国际权威评价级别逐步提升,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实力逐步增强。面对我国加入WTO承诺的金融保护期,从2001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加大,付出了许多努力,并获得了明显成效,如:资本充足率明显提升,利润状况明显好转等。全球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发布的《2006年中国银行体系展望》中提升了对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评价级别。为我国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见表2)。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劣势(Weakness)透视

1.冗员过多,历史包袱沉重。我国银行业机构臃肿、从业人员多,被理论界人士比喻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看,尽管各个银行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进行精简,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从业人员为32万多人,但是与我国银行资产规模相当的汇丰银行只有3万多人。而其他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就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无论是人员或机构都被认为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争地抢摊的势头,机构在扩张、人员在增长(年均约15%),如果把握不好将可能重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覆辙。众所周知,机构和人员的增加是加大商业银行营运成本的重要因素。

2.不良资产形势仍然严峻。2006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不良贷款的控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据银监会发布的消息,截至2006年6月末,我国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2827.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5%,比2005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但是,同期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6.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7%,比2005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6月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共计提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余额为3025亿元,专项准备金缺口高达9800多亿元,也就是说要用专项准备金来冲销不良贷款是比较困难的(见表3)。

3.资产质量较差,盈利水平低。“资产质量差,经营成本高、盈利水平低”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金融竞争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虽然从2003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同外资银行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譬如:2004年在华外资银行人均净利润为39090.37美元,而国内商业银行人均净利润仅为6999.83美元,约为在华外资银行的17.91%。近几年来花旗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0%左右,渣打银行为14%,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只有3%左右,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发达银行人均利润为5万美元左右,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约为1000美元(见表4)。

4.现代技术手段落后,网络金融服务安全形势严峻。网络金融服务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恶意木马程序、盗取个人网上银行账号、密码、假短信等网络诈骗活动时有发生,公开叫卖偷盗技术、销售盗窃卡、克隆银行网站等已经成为犯罪分手的新伎俩。因此随着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发展,网络金融服务安全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分析和判断

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政策大力支持、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以及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同时,金融立法滞后、竞争压力增大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阻碍。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1.国内经济发展平稳,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我国始终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2001~2005年国民经济保持了9.48%的年均增长速度,[8]据IMF预测,2006~2007年我国将分别保持9.5%和9%的经济增长速度。[9]稳定增长的经济态势无疑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2.国家利好的政策支持,保持社会信誉,为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创造了机会。从国有商业来看,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高度的国家信誉支持,在百姓中获得了良好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股改上市、不良资产剥离、资本金注入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国家政府的强力支持。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工、中、建三家国有银行已成功股改上市,农行也进入政府股改上市的日程表。从其他商业银行来看,虽然它们没有享受到不良资产剥离、资本金注入的优惠待遇,但是它们在机构设置、股份制改造、公开发行上市等多方面获得了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所以,目前是我国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壮大的最佳时期。

3.众多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外来华投资的企业不断增加,客观上增加了对国内银行的金融服务需求。到2005年末,经我国政府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4001个,比2004年增长0.8%,[10]这是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分享的“大蛋糕”。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金融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为国内商业银行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创造较大的发展空间。

4.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为国内商业银行学习外资金融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带来了契机。我国金融保护期结束,外资金融机构无论从规模或是机构类型来看,都会有较快的增长,它们带着国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竞争性的营销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入我国.不仅为国内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带来了契机,而且也为国内商业银行进行体制的根本性改造和业务经营重点的转移带来了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机会。

(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威胁(Threats)

1.金融立法不健全,法制建设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发展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和约束,从理论上说,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应该是先立法,后展业。而我国的情况是先展业后规范,金融法制建设处于较滞后状态。往往是一种新业务已经开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再来立法进行规范和约束。这种状况在体制转型时期,特别是在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仅会带来金融秩序的混乱,而且也必然加大金融行业的运作成本。

2.金融全面对外开放的竞争压力加大。随着我国金融保护期的结束,竞争压力将逐步升级。除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时间比较短,缺乏与国外银行打交道的经验,员工素质相对较低,高级管理人员不足,通讯和结算手段落后,外汇风险控制能力差。特别是在发展中间业务、金融衍生业务等方面,国外银行处于绝对优势。据上海银监局针对上海银行竞争力的调查显示,中资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业务和理财业务方面处于明显劣势。截至2006年6月底,在沪外资银行OTC合约的名义价值总额达297.6亿美元,同比增长93.2%。外资银行金融衍生业务收入为544.2万美元。[11]它们在金融创新中的业绩是中资银行无法比拟的。

三、SWOT分析矩阵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利用SWOT矩阵图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见表5)。

四、面对新形势进行的战略性选择

从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构成来看,将逐步建成四大商业银行体系,即参与国际竞争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航母银行群)、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火车头银行群)、推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领头雁银行群)、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含尚未改造的农村信用社)(领头羊银行群)。这四大商业银行体系,由于各自的历史背景、资产规模及质量、网点分布、人员素质、历史包袱、金融业务创新及竞争能力不同,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既不能机械地推行统一体制模式,相同的业务经营战略,更不能搞国内银行之间的“硬伤式”竞争。必须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业务分工界定,在微观层面上推进合作、放开搞活,推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形成与外资银行和海外银行竞争的整体实力。具体发展思路是:

1.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重点推行“进攻型”战略。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工、中、建已成功股改上市,农业银行股改上市指日可待。所以在发展战略上要由多年来形成的国内“抢摊虚肿”模式向“国外拓展”模式转型,在稳住国内市场份额的条件下,国内要“缩脚”,国外要“伸手”,国内要尽快缩短经营链条,降低经营成本,有效卸载历史包袱,国外要创造条件,发展经营阵地,创造盈利空间,提升我国“航母银行群”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的整体实力。

2.全国性新兴商业银行,重点推行“增长型”战略。要充分发挥创业时体制建立规范、无历史包袱、资产质量高、经营网点分布广泛的先天性优势,学习借鉴外资银行的成功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辟优质客户群体,增强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火车头银行群”,成为参与国内外资银行竞争的中坚力量。

3.全国城市商业银行,重点推行“防御型”战略。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原有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改制发展起来的,和全国性新兴商业银行比较有先天的缺陷,资产规模小,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充足率低,历史旧账多,机构设置的城市区域性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明显特点。所以无论从业务的创新能力、从业人员素质、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等多个方面均无法同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新兴商业银行相比,同时没有同外资银行直接竞争的实力。但是,它们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拥有良好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培育城市中小客户群体,把城市商业银行培育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4.农村商业银行(含农村信用社),重点推行“扭转型”战略。自2004年全国农村信用社陆续成立省级联社后,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也从政策上界定了农村信用社是面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组织。因此,农村商业及农村信用社是我国“草根金融”的典型代表。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资产质量差、亏损面大、资本充足率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所以,时下要解决的问题是资产质量问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扭转亏损局面,培育自我发展的生存能力,创造条件,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在我国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把农村信用社培育成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标签:;  ;  ;  ;  ;  ;  ;  

竞争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