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秋冬种技术方案全国小麦七大主推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麦论文,技术论文,主推论文,方案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技术要点:据调查,我国西北麦区麦田严重缺磷,普遍缺氮,钾相对充足;黄淮海麦区高产田缺钾,部分麦田缺磷。各地农业技术部门可根据小麦的需肥量和吸肥特性、土壤养分的供给水平、实现目标产量的需肥量、肥料的有效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结合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确定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或制作成专用肥,指导农民使用。
适宜区域:适用于全国各麦区。
二、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一是培肥地力。要求0~20厘米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大于1%,全氮大于0.07%,水解氮大于60mg/kg,速效磷大于15mg/kg,速效钾大于80mg/kg。二是选用良种。三是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四是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五是坚持足墒播种。六是适期播种。七是适宜播量。精播每亩8~12万基本苗,半精播每亩13~18万基本苗。八是肥水运筹。一般不追冬肥,浇好冬水,以保证麦苗安全越冬。
适宜区域:适用于长江中下游、黄淮海等麦区,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省的大部以及山西和陕西、新疆自治区有水浇条件的高产麦田。
三、冬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一是培肥地力,施好肥料。二是确定合理群体。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适宜基本苗每亩10~12万基本苗,每亩40~45万穗。对于分蘖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种,适宜基本苗每亩13~18万,每亩30万穗。三是提高整地质量,适期、精细播种。四是浇冬水。在小雪前后浇冬水,11月底12月初结束。五是返青期和起身期锄地。六是拔节期追肥浇水。将生产中的返青期或起身期施肥浇水改为拔节期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一般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在拔节期,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在拔节期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
适宜区域:适用于北纬35~38度的黄淮海麦区,主要包括河南中部和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山东和河北大部、山西与陕西、新疆自治区等有水浇条件和肥力较好的麦田。
四、北方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一是以底墒水调整土壤贮水。二是选好品种。三是集中增施磷肥,适当增加基肥中氮素比例。四是增加基本苗,确保播种质量。五是减少无效耗水。小麦播种后采取垄内镇压、垄背不镇压的办法,春季灌水后应及时疏松表土。六是春季适时限水灌溉。春浇1水,最佳浇水时间在拔节至孕穗期;春浇2水,最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
适宜区域:适用于黄淮海麦区,主要包括河北省,山西、陕西和宁夏、内蒙古河套灌区,河南、山东北部等水资源相对缺乏的麦田。
五、西北旱地小麦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技术
1.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
技术要点:地膜垄盖沟播膜际栽培技术,一是纳雨蓄墒。二是施足底肥。肥料投入适当提高10%~20%。三是起垄盖膜。在播前15天左右,遇雨在雨后趁墒起垄盖膜。四是选好品种。宜选冬性、半冬性品种,偏南偏东的黄淮麦区可选用半冬性品种,偏北的晚熟冬麦区宜选用冬性品种。五是适宜播期、播量。播期可比当地露地栽培推迟5~7天,播量适当降低。六是田间管理。
地膜全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整地施肥、品种选用、播期、播量与垄盖膜际栽培技术相同。不同的是不起垄,平铺地膜,覆盖1厘米的土,然后用机械打孔穴播,每亩3万~4万穴,每穴4~6粒。
适宜区域:主要适用于西北麦区,主要包括甘肃省、山西省、陕西省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
2.秸秆覆盖技术
技术要点:机械收获尽量留高茬,然后用行走式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撤盖于地表,一般每亩覆盖250~350公斤,秸秆少的两亩并一亩。待立秋雨季过后再深耕,将腐烂的麦秸翻入土中,耕后耙耱收墒,以后遇雨即耙,保住表墒。在实施中要注意麦草不宜覆盖太多太厚,以免伏旱麦草腐熟不透,造成与小麦争肥争水,影响小麦生产。
适宜区域:主要适用于西北及黄淮海麦区,主要包括陕西渭北旱塬、延安地区的旱地麦田,山西晋南、晋东南、晋西旱塬和甘肃省的旱地麦田,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
六、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一是选用良种,以种补晚。应选用半冬性和半冬性偏春性品种。二是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三是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四是增施肥料,以肥补晚。晚播小麦应适当增加施肥量,氮、磷、钾平衡施肥,特别重视施用磷肥,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促进分蘖增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五是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
适宜区域:主要适用于各冬麦区晚播麦田。
七、小麦防冻高产栽培技术
1.预防冻害的播种技术
一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生态条件,选用冬春性适宜的品种,不可越区选用品种。二是播期与品种相适应,在一个地区应先种冬性品种,后种半冬性品种。黄淮南部麦区牛冬性偏春性品种,要严格按照农技部门指导的时间播种,不可偏早种植。三是适量播种,播量过大麦苗密集,蹿高生长,易遭受冻害,应采用半精量播种技术,培育壮苗,提高抗寒力。
2.补救小麦冻害的应变技术
(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主要补救措施:一是及时追施氮肥,促进小麦分蘖迅速生长。二是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
(2)早春冻害(倒春寒)。早春冻害(倒春寒)主要补救措施:一是对生长过旺麦田适度抑制生长,主要措施是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壮丰安。二是灌水防早春冻害。三是早春冻害后补肥与浇水。
(3)低温冷害。小麦生长进入孕穗阶段,因遭受零度以上低温发生的危害称为低温冷害。主要措施:在低温来临之前采取灌水、烟熏等办法可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害的发生,并及时追肥浇水,保证小麦正常灌浆,提高粒重。
适宜区域:主要适用于各冬麦区受冻麦田。
联系电话:0351-415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