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面向”:时代精神的体现——兼论贯彻“三个面向”中出现的教育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精神论文,误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全面、深刻、准确地阐明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全面更新,为我们正确处理教育领域里一系列原则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如何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笔者以为必须从“三个点两个面”去认识,所谓三点即要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二面即要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层面和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层面去认识“三个面向”的丰富内涵。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在贯彻“三个面向”时,还必须防止出现教育误区。
关键词:现代化 时代精神 教育改革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页)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三年国庆节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从近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来看,“三个面向”的题词全面、深刻、准确地阐明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教育领域中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笔者拟就“三个面向”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以及人们在贯彻“三个面向”时出现的教育误区等方面提些个人浅见,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教。
一、“三个面向”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文化教育的传统色彩十分浓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现代化程度将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是教育观念的一次全面更新,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我国传统教育是与中华民族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相联系的。首先,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而言,大洋、高原和荒漠从东、南、西、北四面包围着中华古国,在古代海陆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对内回旋开阔,对外相对隔绝的半封闭的地理环境。这种自然环境使古代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总以为,“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其次,中国传统教育根植于早熟的农业社会之中,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注重务实,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二是在“民本”思想上,强调德治,特别注重人伦关系;三是由自然经济的自足性和环境的封闭性,导致了保守心理的形成。再次,中国传统教育还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度上,等级观念和“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组织的基本原则。在思想和实践上形成了对传统的极端尊重,对继承性问题的过分关注。
建立在这三者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在教育功能上,是特别注重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为学不离从政,“学而优则仕”,始终是官办教育和多数民办教育的基本宗旨与目的。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奇观。在教育内容上,过分强调品德伦理的内容,可谓教育内容伦理化,给教育带来的是重德轻艺、轻自然、斥技艺的不良风气。由于教育的伦理倾向,必然伴生出“贵义贱利”的教育价值观。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念,就是其集中体现。在教育的方法上,追求形式,注重考试,死记硬背,灌输为主。由于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并以此作为最重要的挑选人才的渠道,它对学校教育的严重影响,其阴影至今犹存。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演变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的轰轰炮声,打破了古老帝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当国人从神话的迷梦中被震醒而愕然外眺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夷人”用“长技”(军事武力)竟然打败了“天朝”的“文教”(道德感化)。这就使人们不得不痛苦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弊端何在。教育改革的呼声从此就一浪高过一浪。
首先是龚自珍、魏源等人提出“师夷之长技”的教育改革口号,而后是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的新科技。但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和辛亥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大力倡导政治教育。他们把教育改革的层面从科技教育层面推进到政治教育层面。而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教育改革的层面更进一步推广到审美教育领域(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悄然传入中国,从此,马克思主义革命教育开始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如果说,“五四”前期的文化教育模式还是以西方的文化教育模式为价值坐标,那么“五四”以后则转向俄国模式。这时期,文化教育的主流虽仍是向外国学习,但已不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而是向东方(俄国)的社会主义学习。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潮超越了教育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的层次,跃进到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阶段,但把教育功能主要还是局限于政治领域。此时,“瑞先生”(革命)几乎取代了“赛先生”(科学)和“德先生”(民主)。教育为政治革命服务的功能被空前强化和放大。革命战争年代搞阶级斗争的方式却被照搬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下左右来回不停地搞运动。这对文化教育领域的影响既深且广。
中国近代教育处在旧的教育结构正在解体,新的教育结构有待建立的历史转换时期。在此转换时期,新与旧、古与今、中与外的多种教育思潮相互搏击、渗透、汇合。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演变,正显示出传统教育结构的失衡和向新的平衡迈进的艰难探索历程。
(三)“教育要三个面向”——教育观念的一次全方位更新
我们从中国传统教育的漫长发展历程和近代教育思潮的复杂演变过程中,不难看出,我国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在十分艰难的曲折中摸索前进。邓小平以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洞察和高瞻远瞩的战略家眼光,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问题上,为我们正确解决教育领域里遵循传统还是锐意创新,以古为法还是面向未来,自我封闭还是对外开放,空谈政治还是服务经济等一系列原则问题,用十分精辟的语言,概括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使我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教育思潮面前,找到了中国教育向何处去的路标;为我们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关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教育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教育与下一世纪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基本思路;为当今乃至下个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勾画出了一条鲜明的轨迹。换句话说,中国的教育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中国教育只有服务于现代化,只有向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水平看齐,只有为二十一世纪的国力竞争造就人才,教育才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教育要“三个面向”的精神也与邓小平一贯强调的,要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战略地位的思想,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思想相呼应。
二、“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
既然“三个面向”是我们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那么,我们就首先必须正确、全面、深刻地领会“三个面向”所包蕴的丰富内涵。也就是说,必须从“两个面三个点”即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层面和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层面以及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去认识“三个面向”的含义。
(一)教育面向现代化
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层面来看,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要解决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主要是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问题。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邓选》,第二卷,37页)。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实质在于:教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质量、数量、结构上都适应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注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一般劳动者的需要,而且要造就一支足够数量、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各种专业人才;同时,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还要考虑到各种人才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多方面的需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九四年六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十二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见《中国教育报》,94年6月15日,第一版。)
从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层面而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解决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问题。这就是说教育自身也需要现代化。只有教育的现代化,才能为国家各方面的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前提,这是为什么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把教育工作摆在与经济工作同样重要的地位,战略重点的转移本身就包含着教育工作,各级领导都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的根本原因。教育现代化涉及到教育内部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必须尽快提高教育投入,没有一定物质保证,教育现代化也就只能流于空谈;其次,要不断提高师资质素,没有好的教师,教育质量便无从谈起;其三,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运行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其四,要加快教育立法工作,一定要用法治来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其五,改革或改进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另外,还必须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宣传,让全社会特别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教育工作,看待教育工作。
(二)教育面向世界
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层面而言,教育面向世界,就是要解决好教育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问题。如果说,古代的中国由于地理环境和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的制约,传统教育带有非常强烈的封闭性的特点,只有当列强的枪炮无情地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人们才很不情愿地被迫对外开放,睁眼看世界;那么,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个最基本的历史经验就是不论何国何民族,只要还闭关锁国,必然逃脱不了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我们正在大国际环境中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再不顾时代潮流,不看世界大势,关起门来搞建设。邓小平说:“中国执行的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60页。)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国策服务,要为中国走向世界服务。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培养一大批适应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敢于并善于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并能在这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国家、为民族争光。换一个角度讲,教育要面向世界,也就必须通过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对外文化教育交流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和我国一贯倡导的“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相一致。要培养对外开放的人才,在教育工作中当然应加强外语、计算机以及有关世界知识的教学,更需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开放态度(或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层面来看,教育面向世界,就是要解决好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关系问题。第一,我国的教育水平要向世界发达国家看齐;第二,中国的教育在许多做法上必须与国际通行的做法接轨;第三,教育本身也必须对外开放。譬如,大力引介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手段和学校管理经验、教学方法,大力加强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等。但也必须指出,面向世界,决不等于全盘西化。
(三)教育面向未来
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层面来看,教育面向未来是要解决教育与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关系问题,更涉及到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就现代教育的特点而言,教育的目标必须是超前的,而教育的效益总是滞后的。因而,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和长治久安,我们必须把眼光放远一些。今日的教育要为明天培养人才,储备人才。1986年,邓小平在会见包玉刚等人时曾指出,“政策上的失误是很容易纠正过来的,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会见朝鲜总理李根模一行时,邓小平又说:“现在要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位是发展教育和科技,要从现在的娃娃抓起,因为将来管事的是他们”。邓小平的这番论述,表明了他所具有的战略眼光,正如他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邓选》第二卷,第105页)。还有,从接班人培养的角度来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成功,关键也在于我们能否培养一代又一代既有良好的理想、品德和纪律,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现代科学知识的一代新人。
从教育内部来看,教育面向未来,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关系。为此,首先要解决好教育规划问题,规划要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要做到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要尽力避免教育工作中的“短期行为”。其次,在教育实践中,要有超前意识,无论是教育硬件还是教育软件两方面都要用超前的眼光看待,以免教育上不必要的浪费。其三,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安排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若干年后,科技发展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在教育的“三个面向”中,“面向现代化”是起点和基础,“面向未来”是目标和方向,“面向世界”则是实现远大目标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三个面向”相辅相成,科学地揭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完整地再现了教育发展的辩证法。
三、贯彻“三个面向”,必须防止的教育误区
自1983年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发表以来,在实践和认识上,人们在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了一些教育误区,笔者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离开国情、脱离实际,奢谈“三个面向”
有些人在教育贯彻“三个面向”时,要么表现出极“左”情绪,离开国情,好高鹜远,奢谈“三个面向”;要么是妄自菲薄,认为“三个面向”是针对景山学校这样的少数实验学校而言,绝大多数面上学校,不可能按“三个面向”要求办学,把“三个面向”仅仅当成一种美好的愿望,或是看作对少数重点或实验学校的办学要求。
我们认为,教育要不要“三个面向”和如何“三个面向”,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中国的国情和各地、各校的具体实际。邓小平对教育提出“三个面向”,决不是针对少数几间重点学校或实验学校,而是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共同要求。当然,教育要完全实现“三个面向”的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方向,需要我们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从中国近代150多年的历史来看,中国近代教育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作实质性的转化,也就是不断地探索教育面向现代化和教育自身的现代化问题。西方从文艺复兴算起,其近代化教育的历史已经历了五、六百年,中国从鸦片战争算起,也才150多年,中国近代历史由于面临国家现代化的紧迫时代课题,使好几代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落在以政治解决一切问题的“政治万能”的思维模式中,文化教育同样受制于这个模式。我们固然无须全盘仿效西方文化教育发展的历程,但至少也应该反省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政治革命”模式。如果说,这种模式在革命时期是客观形势的需要,那么在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已十分明显地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要求相脱离。现在应该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同时,我们也应充分地考虑到文化教育类型在演进和转化时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特别是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更非一朝一夕即可促成,而要后人代代相继,坚持不懈的努力。西方文化教育和中国文化教育的汇合过程,亦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它需要全体国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极其理性而又非常热忱地“上下求索”。总之,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推进教育“三个面向”的进程。
(二)离开中国特色、文化传统,空谈“三个面向”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立足点,只能是也应该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上,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相结合;在政治上、文化上,我们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上,我们要把有社会主义理想、纪律和品德素养与有现代科学文化和业务能力相结合。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就不能离开这三者结合,而是要服务于这三者的结合。
同时,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也必须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教育成果为基础。在面对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时,不能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方式,而是要真正做到“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邓选》三卷,第88页)。实际上,无论哪个民族都在不断地向其他民族学习,引进外国先进的文化,只是学习程度不同而已。既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学习,就必须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即要做到既不夜郎自大,又不崇洋媚外。那种不讲中国特色,不要文化传统,把“三个面向”当成“全盘西化”的托辞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三)只谈“硬件”、忽视“软件”,追求形式上的“三个面向”
教育要“三个面向”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贯彻“三个面向”,涉及到教育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它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立法、教育经费、师资培养、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和教育规划、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建设、教育科研等等的众多方面。在贯彻“三个面向”时,有些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有些则要求观念的更新,并不需要较大的投入。从近十年的实践来看,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人们在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时,更多的是注重“硬件”,而忽视“软件”。以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而言,就有相当数量的学校从校舍、设备、设施方面可以说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具有超前规划,但对学校的软件建设却较少重视、投入不足。如师资素质较差,达标率低,教师队伍呈现出老、弱、女、青“四多”现象。另外,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较落后,甚至连一些较基本的学校常规管理也做不好。这样的学校被许多内行称做“庙好神不灵”的学校。从根本上讲这种只注重硬件,忽视软件的做法,结果只能是形式上的“三个面向”,实质上根本无法培养出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人才。这无异于从根本上曲解了“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有些办学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由于对“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领会的较为深刻、全面,在贯彻“三个面向”时,不是一味追求硬件上的“高精尖”,“洋大全”,而在办学的软件建设上下足功夫。譬如注重办学思想的更新、着力教师素质的提高,实现学校的现代管理、重视养成良好的学风,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等等,从而使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也就是说,在对待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时,要有辩证的观点,既要看到硬件对提高办学质量的积极作用,但切不可唯硬件论,更不能把“三个面向”贯彻,仅仅落实到学校的硬件建设上。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形下,我们要看到“三个面向”概念本身就是辩证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中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给各级各类学校去落实“三个面向”。可以这样说,我们贯彻“三个面向”过程的本身,就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创新、改革、发展教育的要求。而评价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做到“三个面向”,关键看学校能否培养出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
(四)离开教育宗旨、培养目标,妄谈“三个面向”
在贯彻“三个面向”精神时,一些学校由于对“三个面向”认识上的片面,认为我们要培养“三个面向”的人才,就是要大力加强外语教学、计算机教学,有些学校更是离开办学宗旨和社会主义培养目标,出现重“智”轻“德”,片面发展的现象。这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江泽民主席说,“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他又说“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国教育报》94年6月15日,第一版)
办学过程中,任何重“智”轻“德”,使学生片面发展的现象,都是有违于邓小平“三个面向”精神的本义。我们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在总体上讲,都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是贯彻“三个面向”精神的基本前提。那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把“德”与“才”相分离,重“才”轻“德”,甚至只重视某几门升学考试科目的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
总之,全面、深刻、准确地领会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精神,对于我们当前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迎接教育面临的两大挑战,加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标签:三个面向论文; 教育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时代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