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吴冬秀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吴冬秀

吴冬秀(贵州省三穗县人民医院 5565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临床护理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7 例,采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治疗,将围手术期内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41 例患者中母婴均平安出院,无死亡病例出现。17 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1 例、感染1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300—3700g,平均体重为(3120.6±135.4)g;新生儿Apgar 评分在5—10 分,平均评分值为(8.2±0.9)分。结论:将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其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改善妊娠结局及降低母婴死亡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妊娠;心力衰竭;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49-01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在产科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其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常需控制心衰情况下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但在分娩期及产后72 小时均是引发心力衰竭高危期,因此,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内观察与护理是控制心衰发展、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关键[1]。本文选取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7 例,采用剖宫产行终止妊娠治疗,在其围手术期内给予合理、有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颇为明显,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7 例,其中:年龄在21—38 岁,平均年龄为28.3±1.9 岁;孕周在33—39 周,平均孕周为36.7±0.7 周。患者产次分为:初产妇11 例;经产妇6例。妊娠胎数分为:单胎16 例;双胎1 例。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重度子痫前期8 例;风湿性心脏病4 例;先天性心脏病2 例;围生期心肌病2 例;甲亢性心脏病1 例。

1.2 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当其出现严重不良状况后到医院进行诊疗,此时患者因担心预后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向其介绍成功治疗病例、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预后效果等,及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同时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问题,应给予细致、耐心解答,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度,使之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环境护理:由于任何外界刺激,均可诱发患者出现抽搐症状,从而加重心衰[2],因此,应尽量为患者营建一个较舒适且安静的治疗环境,将病室内湿度与温度均设置在舒适范围内;室内光线宜暗;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将监护仪器音量调节至最小;减少探视人员;将护理与治疗操作集中进行,以减少外界对患者刺激。(3)术前准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做好患者手术准确工作,同时备好抢救药物及器械,预防意外发生。(4)术后护理:第一,体位护理:将患者床头抬高至15°,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半卧位,其利于降低回心血量,以减轻心脏负荷[3];为预防压疮发生,在患者尾部放置软垫。第二,病情观察:术后采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行动态生命体征观测达72小时,持续给予高流量吸氧;密切观察阴道流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患者腹部需沙袋加压包扎达24 小时,以预防术后血容量骤然扩增而诱发心衰[4];同时严格控制输注液体数量与滴速,避免增加回心血流量。第三,加强用药护理:临床常采用利尿剂、抗心衰、解痉药物进行治疗,该类药物均具有较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在给予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时,应及时给予处理,以免加重病情。第四,新生儿护理:对于孕周不足37 周新生儿,当其出生后转至新生儿科进行治疗;对于心功能达至Ⅲ级或以上产妇,指导其应用中药回乳治疗,新生儿采用人工喂养;其余新生儿在孕妇病情稳定后由母乳进行喂养。

1.3 评价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状况。

2 结 果

2.1 治疗情况:41 例患者中母婴均平安出院,无死亡病例出现。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41 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1 例、感染1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

2.3 新生儿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300—3700g,平均体重为(3120.6±135.4)g;新生儿Apgar 评分在5—10 分,平均评分值为(8.2±0.9)分。

3 讨 论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已不是剖宫产术禁忌证,但产妇面对手术治疗,均会有程度不同的焦虑与恐惧情绪,明显的负性心理又会诱发心衰。因此,术前给予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加患者治疗信心。产后72 小时内仍是心衰高发期,此时在加强术后护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综上所述,对于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手术治疗患者,给予合理、有效护理干预,可控制心衰发展,对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 陈志琴, 严德文, 蔡迪利等.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48-49.[2] 孙启云. 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4):4238-4240.[3] 曹娟.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的护理体会[J]. 中国卫生产业,2013,32(29):66-67.[4] 韦娟梅.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 当代医学,2014,09(33):110-110,111.

论文作者:吴冬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吴冬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