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林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文笔小学 350500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7-193-02
音乐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曾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处于弱势地位,一些学校对于音乐课程只是“走走形式”,被所谓的主科占据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一些学校在音乐教学中,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音乐知识的讲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使得学生很难对音乐建立直观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了其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针对这种教学发展弊端,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调整,而声势训练理念不啻为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
声势训练简单来讲,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通过各种不同的动作和姿势来制造出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不同的声响,从而体会音乐节奏,感知音乐情感的一种训练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科学的声势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更能够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基于此,教师应该重新定位音乐课程的地位,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声势训练的有效途径。
一、将身体当作乐器,培养音乐节奏感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天然的节奏器,如我们在听到音乐节拍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跟着晃动身体,拍打节拍,而这种最直观、最本能的节奏感则是声势训练的基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通过简单的打拍子来体会音乐节奏。
例如,在《小螺号》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听过还是没听过这首歌曲的学生,在节奏响起的时候都会随着“小螺号嘀嘀嘀吹”的欢快节奏舞动起来:有的学生是用脚掌点地;有的学生会拍打膝盖;有的学生则不自觉地“摇头晃脑”……这种与生俱来的节奏感,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帮助教师完成了声势训练的导入。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学生对节奏、旋律的感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并在跟随节奏、体会节奏的过程中融入音乐。
在《小螺号》的节奏教学中,上波音是教学的难点,在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钢琴,帮助学生学唱,如在“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一段,乐谱中出现了上波音,在声势训练中,教师进行引导“乐谱中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上波音。下面我们来看听条旋律,听一听加上它和不加它的时候有什么不同?”跟着钢琴的演奏,教师指导学生在演唱中用手划出上波音;再如在长音处理的过程中,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听从“海”字开始处共有几拍?”,学生回答“4拍”,而教师指导学生在演唱长音的时候用手打拍子,进而加深对节奏的体验,提高音乐节奏感。
二、将肢体与音乐结合,培养音乐反应能力
所谓反应能力就是身体对于情感的感知与反馈。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对于教师的引导缺乏反应,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而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声势训练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强化音乐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并结合感官体验,实现身心的协调互动,进而提高对音乐的反应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同的声势对不同的节奏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对学生的肢体动作反应能力要求较低,因此更适用于入门训练。例如,在《小松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二四拍的节奏以及复乐段结构为学生设计肢体动作,全曲有四个乐句,第一、二乐句与第三、四乐句几乎相同,只有结尾处有所差异,这样在不同的节奏中设计相同的声势,能够强化学生的训练效果,并进一步体会歌曲旋律简洁明快、充满活力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音乐反应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声势训练组合,让能够灵活调动肢体以表现音乐节奏,如在《小背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第一、二乐句旋律忽高忽低的特点,在同一节拍内进行不同的盛世训练,这一训练过程对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学生在“小背篓,晃悠悠”的节奏中也逐渐适应声势的变化,并配合肢体动作体验音乐中的情感。总之,在利用声势训练培养学生音乐反应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音乐作品,为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声势训练效果。
三、体验审美情感,增强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音乐素养提出的基本目标。小学生正处于审美能力形成的萌芽阶段,而增加对音乐素材的欣赏与体会则是提高其辨别美丑,树立正确音乐情感导向的关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声势训练,将肢体动作与音乐要素相结合,让学生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欣赏音乐、体会音乐,进而逐渐感受音乐节奏、旋律变化的速度、力度,以及其中包含的情感起伏,进而在音乐熏陶中逐渐升华审美审美情感。
《诗经》有云:“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肢体动作是我们表达音乐情感,甚至弥补音乐表达不足的一种方式,而音乐节奏、旋律、情感的不同,其在肢体动作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如节奏明快,情感活泼的乐曲通常会利用动作幅度较大,变化较为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相反,节奏舒缓,旋律沉重的乐曲则需要利用简单而缓慢的动作加以体现。
基于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乐曲情感与肢体语言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声势欣赏音乐。例如,在欣赏课《阿细跳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应该结合少数民族乐曲的特点,让学生预先熟悉旋律,捕捉节奏中的情感变化,并加入拍手拍腿的声势律动,进而在节奏、旋律的引导下,逐渐掌握乐曲中的音乐要素,深入品味音乐内涵,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创设音乐情境,培养音乐表达能力
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中,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以及演唱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情感教育被纳入到了教学目标中来,而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在声势训练中自然也应该渗透人文情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表演音乐的过程中,逐渐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并实现心灵与意境的融合。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基本特点,通常在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都不满足于安静地聆听音乐,他们会在节奏的感染下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动作。基于此,在小学音乐盛世训练中,教师应该主动顺应学生对音乐的本能,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体会,表达音乐情感,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提高用声势表达音乐的能力。
例如,在《保卫黄河》的演唱训练中,教师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音乐背景,让学生在黄河奔腾翻滚的气势中,体会中华儿女对于外寇入侵满腔的愤怒,以及誓死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决心。通过这样的情境营造,学生能够充分体会音乐主题旋律的特点,促使学生品味音乐作品本身蕴含的韵味,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并在情感的激发中提高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科学实施声势训练,是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必然要求。目前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声势训练的过程中,或者由于教学理念的缺失,或者由于教学方法运用不当,使得学生的训练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动作训练入手,利用肢体与音乐的结合,融合丰富的音乐素材,并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着更为深入和透彻的理解,并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体态律动——声势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J]. 张文君. 民族音乐. 2009(03).
[2]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的运用探讨[J]. 薛亚冬. 中华少年. 2016(20).
[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声势训练的意义探析[J]. 张颖. 新校园(中旬). 2016(01).
[4]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谭乐宁.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3).
论文作者:张书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音乐论文; 声势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节奏论文; 情感论文; 肢体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