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课程改革方向展望_高考论文

透视高考试题 展望课改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透视论文,高考试题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苏省自2008年起实施的新课程考试,体现了如下特点:2008年试题新颖且立足思维的灵活性,2009年试题平实且注重应用,2010年试题立足运算且思维要求高,2011年试题注重课标要求,立足考查数学思想.

2011年江苏高考试题给了我们很多思考,一是试卷真正体现了课改精神,基本内容考查基础,主干内容考查能力;二是试题立意于数学思想方法,充分依据课标命题;三是充分挖掘教科书素材,对广大数学教师科学合理地实施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2011年高考试题评析

2011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得到了中学教师的赞同、考生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填空题立足基础,全省均分约46分(难度约0.66);解答题层次分明,全省均分约45分(难度约0.50).整卷均分约90.82分,难度(0.568)恰当.主要特点有:

1.基于考纲,突出重点

2011年数学试题严格遵循《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要求,题型常规,紧扣教材,如填空题第1~11题,解答题第15~18题等,都能从教科书中找到原型.整卷运算量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减少,相对适中.从阅卷的情况来看,多数考生基础知识扎实,如填空题第1~4题均分约18分,5~8题约16分,9~11题约10分,第15、第16题都高达11分多,第17题约9分,第18题约7.4分.试题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切实遵循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教学.

2011年数学试题突出了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包括函数、数列、不等式、空间直线与平面、圆锥曲线等.如考查函数与不等式的试题有第2,7,8,9,11,12,14,17,19题等,分值65分;考查数列的试题有第13,20题,分值21分;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试题有第16题,分值14分;考查圆锥曲线与方程的试题有第18题,分值16分.总计116分,占总分的72.5%.

2.立足三基,体现能力

2011年数学试题全面考查三基,如填空题第1~11题.其中第3,4,5,6,10题,分别针对新课程新增内容进行了简单考查,即考查了复数、算法、概率、统计、向量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也突出了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如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贯穿每一题中.另外第13,14题还考查了抽象概括能力;第16题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第17题以包装盒的面积、体积为背景考查了数学建模能力、阅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8题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第19题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0题综合考查考生分析、探究能力及代数推理论证能力.

3.凸现方法,注重思想

2011年数学试题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全面考查.如填空12题与解答17,18,19,20题,重在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第8,9,12,14,16,17,18,19题有机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第11,13,14,19,20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第16,18题考查了等价转化的思想等.

(1)函数与方程思想

本题是函数思想的典型体现:以某个变量为基础,产生新的变量,研究新变量与这个量的关系(即函数关系),进一步再确定新变量的属性(研究函数性质).此题全省均分约1分多,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一是函数思想不到位,二是运算环节较多.

(2)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渗透于众多试题中,如填空第1,2,8,9,10,11,12,13,14题及解答题中的每一题.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结合函数图象研究代数问题外,有时画一些示意图,其实也是数形结合的体现.

如第13题,解题难点在于变量较多,难以理清头绪.但若注意“化多为少”,并画一个示意图,则问题会逐步变得清晰.

借助一些图形(包括示意图)是研究代数问题的常用方法,它是我们寻找解题思路的有效方法.因此,无论是命题者还是考生,借助图形直观解决问题都是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也是利用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

(3)分类与整合的思想

分类与整合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它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缜密性.

再如第19题,属于函数问题,体现函数思想.由于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均易作图,所以也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如图2,作出函数的示意图有助于思维).因第(2)问中,以a,b为端点的开区间不明确,因此需要分类讨论,即又体现分类与整合思想.通过特殊情况a=-,b=0,找到最值的存在情况,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思想,可见本题是多种数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4)基础较易难题太难

基础题考查容易一点,应该是一种正确的导向.但作为选拔性高校招生考试,还要有适当、适度的中等题,尤其是难题不能太难,否则不但区分度小,还会对优秀考生产生一定的“伤害”,他们预留了一定的时间“攻克”难题,结果“一无所获”.这不但不公平,而且这些考生若前面考题“匆忙走过”或“有所闪失”,则“得不偿失”.因此,多数学校指导考生最后的试题要“注重放弃”,这种命题思路会弱化高考试卷的选拔功能.

如第20题,作为压轴题,全省均分约3.2分,几乎就是第(1)问的得分,第(2)问难度过大,区分度小.本题的立意,是考查方程思想:由足标相差4的项成等差(方程)与足标相差3的项成等差(方程),最终得出足标相差1的项成等差(方程).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除2009年外,最后一题难度都偏大,导致试题的区分度、效度不理想.

二、展望课程改革的方向

江苏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6年(2005年开始使用新教材),由于新课程对高中数学各个模块作了新的定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的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教材的数量上,比改革前要多得多,考生在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确实存在着较大的精神负担,这是因为在较多学校的教学中,对每一模块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保险性”的多讲、多练、多要求状态,因此,很多教师与学生产生了对数学的“恐惧感”,抽样调查显示,数学这门原本使众多学生感到有趣的学科,逐步变得有点“可怕”了,这与很多人对新课程没能正确认识有一定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新的课程改革呢?笔者认为,明确各知识模块的正确定位是问题的关键,这或许从今年的高考试题中,能找到答案.

1.基础知识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不少模块,如算法、统计、概率中的几何概型问题、复数、常用逻辑用语、推理与证明等,并给出了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因而无论是命题人员,还是教师,都遵循课标的要求来实施,则教学与考试是和谐统一的.

(1)算法,其实是一种思想.近四年江苏省坚持这样的命题,笔者认为导向性较好,而实际教学中,超越教科书的膨胀性讲练较多.作为课标要求,只要学生能了解一些基本算法思想就可以了.

(2)统计,统计的基本方法应是一种常识.由于小学、初中都教统计,高中还教统计,尽管教学要求有所不同,但教学中难免出现重复现象,不少教师对这一内容的课程设计颇有微词,江苏省高考试题也停留在初中水平上.如江苏2008年、2010年考了频率与直方图问题,2009年、2011年考了方差问题.

(3)概率,由于文科不学排列组合,所以即使是古典概率问题,试题原则上也只能通过枚举的方法(小学方法),教学要求也停留在初中阶段,这同样是一种教学重复.要使高中生的认识在初中基础上有一定的飞跃,是否应该讲一点排列组合知识?至少要知道两个基本原理(分类计数与分步计数原理),当然,这会增加文科生学习的内容,但适当站在高处认识,并以基础知识定位,实际上是减负.

(4)平面向量,是一种工具,由于它能与代数、三角、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多个知识点取得联系,因此,体现出它的灵活性,高中教科书增加此内容,非常有必要.

(5)复数,数系的扩充是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概念,尤其是虚数单位的意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由于复数与平面向量有很多相似之处,原则上这两个知识模块学习一个即可,新课程只要求高中生了解一点复数概念,定位是合适的.目前高考命题也遵循了这样原则.因此,为了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建议教学中不必扩展,不过高要求.

(6)常用逻辑用语,除充要条件可与其他知识点结合使问题有一定深刻性外,对于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等,只要学生了解一下即可,课标是这样要求的,但教学中的过多不必要的变题,使明白的问题,变得难以说清,这些也是让学生“害怕”数学的原因之一.

总之,新课程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多数内容仅为“了解”的要求,只需学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不必拓展.

2.基本能力问题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除考查基础知识外,以能力立意是核心.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和数据处理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图形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立体几何的教学课时,2000年之前教科书设计为58课时,2000年开始减为38课时,2005年起减为18课时.18课时能完成教科书的教学任务吗?能! 18课时能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感觉吗”?困难!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从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轮的基础教学,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很不轻松,通过后期的复习(相当于增加了一定的课时),学生才具备了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近四年江苏卷的立体几何试题几乎都是证明平行与垂直(2010年略有变化),这样的命题形式,符合课标的要求,但似乎过于僵化了.

抽象概括能力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这样的问题在考题中体现得相对较少.

推理论证能力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这样的问题在考题中有较多较好的体现.如2011年第19、20题等.

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近似计算,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几何图形中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在近几年考题中,关于“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主要在函数与数列问题上有较多的考查;关于“几何图形中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主要在解析几何上有较多的考查,且解析几何问题还能更多更好体现“探究运算方向、确定运算程序”的功能.

透视高考试题,会使我们理性回归教材,明确“学会学习是方法,注重思想是核心”.展望课改方向,可使我们合理定位教学,立足“夯实基础是根本,培养能力是目标”.

标签:;  ;  ;  ;  

高考试题课程改革方向展望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