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 731700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 转变思想 追求和谐 提取有效信息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历史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例如:在初二历史课中,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课堂上我采用了辩论的方式。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辛亥革命胜利了,反方则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地联系已学知识。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侵略与抗争时先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地领向真理。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还是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作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历史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马永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主体性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7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