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国际(上海)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5
摘要:人口快速老龄化,对养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养老服务和医疗康复的资源整合,提出医养结合的新趋势。本文从医养结合的概念出发,简单介绍了医养结合的几种模式,同时介绍了医养结合在几个工程案例中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持续照料;医养结合
今年3月,上海市发布了最新统计的本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根据其中《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57.79万人,占总人口的31.6%,比上年增加了21.84万人,增长5.0%。同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1%,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56亿人。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年化快速发展期,对养老服务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也对养老服务的全面性、完善性、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养老院,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护服务、护理服务;而医院则提供疾病诊治服务、医疗康复服务。两者相互独立的关系与“持续照料”的思想理念不甚匹配,如何实现让老年人在熟悉的居住环境中得到持续的养老服务照料,减少由于护理程度变化所带来的不断更换养老场所的次数,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合理有效的整合养老院和医院的资源,通过医院的技术支撑,使老人在养老的同时得到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通过养老院全面细致的服务,使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的“老年病”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照料,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康复护理三位一体真正实现“持续照料”。
受人口快速老龄化压力的影响,我国医养结合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家也相继出台政策文件,为我国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明确了发展方向。
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目前已出现了养老和医疗机构共同合作、养老院中增设医疗机构、医疗结构内设养老院等多种新型养老机构发展方式,成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奠基石。这种新型的养老机构是市场自发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则作为重要的引导、支持和监管者参与到这些新型养老机构的培育、成型和发展中,对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模式一,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结成联盟,合作服务
这种类型的医养结合方式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医院的医师和护士定期到养老机构对患病老人进行医治,免去老人的奔波之苦。当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突发疾病、大病时可以第一时间到联盟的医院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打破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各自为营”的局面,实现了区域内医养协作、双向转诊,老年患者的医养需求能在这个“联盟体”内得到“一站式”满足。联盟式医养结合模式整合了养老和医疗两大资源,实现了双赢:养老机构获得了专业的医疗支持与服务;同时,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合作也有利于医院整合、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床位周转率,进一步实现更好的服务社会的目的。但是这种医养结合模式的限制条件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要相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模式二,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
这种类型的医养结合方式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对城市已经过剩的公立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在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或者直接转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明确其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功能和任务,完善所需的房屋设施和器械装备,并加强医务及护工人员的培训。
模式三,医院团队直接经营养老院。
这种类型的医养结合方式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而且是优质资源,由医院直接投资、管理的公立养老机构。
模式四,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
养老机构引入专业的医疗机构,推行“养老院+医院”的“养医结合”新模式。近年来,这种既养老又治病的新模式深受老人欢迎,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开始和医院展开深度对接合作,实现从医院康复到入住养老院,或养老院转移重病患者入医院的无缝对接。比较典型的是“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它是由政府出资修建,再交由民间专业团队运营,其优势在于政府负责建设养老院,借助民间机构的专业团队和管理技术,通过社会化运作,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政府、社会、老人等多方共赢,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近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等,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不同的医养结合模式,对养老建筑设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下文对几个医养结合的工程案例简单介绍。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工程,该项目建筑面积33124平方米,是政府开办的市级综合性养老机构,全院共有床位600张。项目改扩建时,将养老福利院及民政老年医院功能有效整合,并通过二层连廊将两个单体连通,实现医疗与养护的紧密结合。其中民政老年医院是市一级医院,属医保约定单位,共有床位150张。主要功能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康复,并以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为专业特色,拥有较先进的医疗诊断设施,较强的医资力量。作为国内首家失智照料中心,养老院和医院的合并设立,为老人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
武汉市社会福利综合大楼项目,该项目性质为社会福利养老建筑。项目总用地20602 m2,总建筑面积:99499.7m2。其中地上87086.8m2,地下12412.9m2。地上25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99.90m。项目总总床位数2066床,其中失智照料102床,半护理450床,"三无"对象297床,病床200床,全护理540床,自理477床。建筑功能竖向分布,底下几层为老年专科医院,上面为养老福利院,医院与养老院之间通过多部垂直电梯联通。
嘉兴街道养老院修缮工程,项目位于上海虹口区天宝路881号,建筑面积14802m2,总层数10层,共有440张床位,项目设计定位为开放式综合性养老机构。项目1-2层为社区老人综合服务片区,包括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药房等功能,可实现简单的医疗处置及 常规检查;3-10层为虹口区天宝养老院。养老院与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建立了“医养结合”合作伙伴关系,并设有24小时医护站,同时对接三甲、二甲医院,为老人们提供医疗绿色通道。
医养结合的有效实施,可以在现有条件下进行资源整合。2016年6月和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发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文中确定了以北京市东城区等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北京市朝阳区等40个市(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并明确了试点单位应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重点任务,确保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收到良好社会效果。也可以在新建养老机构的规划阶段,统筹实施。最终实现以养老服务为依托,以医疗服务为保障,养老及医疗紧密结合。共筑舒适、安全的老人生活理想家园。
结束语: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并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养老需求,养老逐步走向社会,依托市场解决。由此也产生了多样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院养老。医养结合的模式能有效缓解现阶段的养老服务需求压力,但总体来看还有待创新,有待完善。限于笔者水平,献此拙作,如有不妥之处,望业界同仁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王斌。公立医院为主体的机构养老探索[J]时代建筑 2012(6)64-65。
论文作者:林群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机构论文; 养老院论文; 医院论文; 医疗论文; 医疗机构论文; 老年论文; 模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