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突破论文_张平

新形势下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突破论文_张平

德州市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针对儿童恶免疫规划管理,不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避免各种传染病爆发的重要举措。在儿童免疫卫生工作中,关于城镇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始终是工作的重心,针对这部分儿童进行防疫接种,能够有效构建整个儿童群体的健康屏障。本文在对新形势下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面临的现状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现阶段优化该项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医疗卫生

近年来,我国始终将儿童计划免疫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关键任务,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儿童接种率高达90%,已经实现了基本的普及工作,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当前外出务工经商的兴起,使得城镇人口流动量剧增,其中所涉及到的流动儿童数量也是不断增加。这就使得这部分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新形势下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现状

(一)基础免疫接种率偏低

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城镇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接种率比常住儿童要低许多。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其中城镇流动儿童接种建证率约为89.7%,而常住儿童的接种建证率已经实现了100%;而城镇流动儿童的五苗覆盖率为90.3%,常住儿童则为96.6%,差距较大。[1]

(二)特定传染病发病率较高

关于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如甲肝、乙脑、流脑、腮腺炎等病状的发病率,每10万流动人口中的发病人数约有12.52人。而在常住人口中,仅仅只有2.19人发病,其中流动人口在麻疹、百日咳等病状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常住人口。

(三)基层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疏忽

我国计划免疫工作覆盖面广,涉及人数较多,且大多为免费接种,这就使得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才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部分乡镇地区基层防疫工作人员不足,再加上相关部门的不重视,导致了部分城镇流动儿童未能及时接受疫苗的接种,工作效率不高。

二、影响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首先,当地政府部门的不重视,没有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导致执行力度不够,使得许多流动儿童未能及时接种疫苗。其次,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不重视,乡镇医院规模不大,医疗水平有所欠缺。再加上人员与资金的缺乏,导致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存在着工作方面的疏漏,无法及时、有效地告知儿童家长相关的免疫事项。最后,基层防疫工作者责任心不强,由于乡镇地区防疫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水平较低,再加上没有接受专业、定期的职业培训,导致部分防疫工作人员在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而对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家庭因素

首先,流动人口家庭在经济方面往往比较拮据,且时长处于外出打工的状态,再加上部分非免费疫苗的价格较高,这就使得流动家庭难以承担非免费疫苗的费用。其次,流动儿童家长由于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疾病预防的认识不足,在这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认为计划免疫是可有可无的,因此不愿配合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最后,流动人口在工作地的停留只是暂时的,其流动性较强,往往是居无定所,这就使得儿童接种缺乏有利的外在条件。

三、优化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对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培训

由于基层防疫人员对本职工作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了工作漏洞的出现。这就要求乡镇医疗卫生部门重视对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之能够在防疫工作中熟练操作,确保计划免疫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基层防疫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方面的培训,使其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并树立责任意识、转变工作态度,积极应对工作。除此之外,由于基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量较大,相关部门应适当改善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监管不力是导致城镇流动儿童接种率不高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与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管小组,不定期对防疫工作记录进行抽查,从而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并及时有效地掌握基础免疫接种率。在监管过程中,还要建立相关的责任体系,并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能,一旦发现有漏洞问题与安全问题的出现,则应根据责任体系追究责任,从而起到强化防疫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作用。

(三)完善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城镇流动儿童存在着人数多、流动性强等特点,要保证所有儿童都能够及时接种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为了提高接种的覆盖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平台将流动儿童信息输入其中,及时获取流动儿童的流动情况与接种情况。规定新生儿必须在出生的当月建立档案,并在需要留下监护人的准确联系方式,并认真核对接种证与接种情况,以便查询所需要补接的疫苗类型。规定对所有流动儿童的档案要进行单独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方便以后的资料查找工作。规定基层防疫部门每个月都需要上传与流动儿童相关的报表,从而为疫控中心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2]

(四)创新宣传方式

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宣传工作,通过电话宣传、网络宣传、广告宣传以及到家访问宣传等方式,强化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认知,使其能够意识到计划免疫对儿童健康的意义。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到及时前往接种点建证接种,以避免儿童疾病出现,保障儿童健康状况。

结束语:

我国始终将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作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得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都得到了基本的控制。但是由于近年来农民工队伍的壮大,使得城镇流动人口数量增多,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逐渐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影响了儿童防疫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明确其中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通过人员培训、加强监管、完善制度以及创新宣传方式等手段,实现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在现阶段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李鹏.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7:232-233.

[2]马焕慧.谈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对流动儿童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2,14:261-262.

论文作者:张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城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突破论文_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