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五邑图书馆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图书馆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一过程中就离不开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与推动。近些年来,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下,区块链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加强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因此,本文章对区块链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区块链;图书馆;资源建设;应用
在我国现阶段,要想提高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服务质量,首先就要加强图书馆馆配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对具有“学术共产主义”免费全民开放获取性质的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由于该部分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大部分都需要图书馆自身资金、人力、物力与精力的投入与建设,因此,这就大大提高了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与应用正好为这一建设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以及关键的技术支持。因此,区块链在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过程当中不仅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一、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由于区块链技术设计的范围比较广,适应性比较强,因此它的应用领域的范围也比较广,且发展的现状也比较乐观(如图一所示)。根据区块链的技术原理来看,以区块链技术为中心展开一整套的开源性质体系,不仅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开发出新的产品,同时也能够延伸出更多的服务。在最初阶段,区块链技术是应用在数字货币比特币领域的,但随着其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区块链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领域。近些年来,区块链技术相继出现在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领域当中,特别是其开源体系十分适合图书馆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当中,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是根据时间前后的顺序来区块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数据,并通过顺序相连的方法形成的一种链式的数字化文献数据结构,采用密码学来确保数据结构不被篡改与伪造,以此来形成分布式数字化文献资源集合,最终实现其在数字化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中的应用与共享。总的来说,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当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分布式的开放与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分布式的存储数字化文献资源,以此来完成点对点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传输,同时也可以在区块链系统中建立数字化文献资源共识机制。
图一 区块链的现状
二、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馆配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馆配文献最初意思就是指配送给图书馆的文献。由于配送文献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因此它不仅可以是文献最原始出版单位(出版社的发行部门),同时也可以是文献在流通运转过程中的机构(主要指文献的零售单位以及批发机构),其中也包括部分的新华书店以及图书经销商[1]。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来,书商所占的比例最大。以上观点都是立足于馆配文献产生的上游和中游机构的立场上得出的,在这一过程中就忽略了下游服务文献方以及使用方这两方面的因素。
在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馆配建设的过程中,应用区块链技术最为重要的理念就是扩宽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馆配建设的途径与渠道,让每一个有能力的个人或者机构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图书馆的馆配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当中,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选择信誉较好以及综合实力较强的机构或者用户来加强对馆配文献资源的建设。其中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第一就是上游产生馆配文献资源的出版方,例如,报社、出版社以及杂志社等;第二部分就是指中游流通馆配文献资源的流通方,例如,文化企事业单位、图书经销商以及新华书等机构;第三部分就是指下游服务和使用馆配文献资源的服务方与使用方。除此之外,还包括部分能够参与图书馆馆配文献资源建设的主体,例如,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资源捐赠出图书馆没有的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特别是一些罕见的国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和古籍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2]。因此,在图书馆馆配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展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仅充分的发挥与挖掘了不同性质图书馆各自的优势与独特性,同时也促使图书馆成为图书馆馆配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区块链优秀成员。
三、图书馆自馆配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图书馆仍旧是被配送文献的单位,但是它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实现文献的自己配送。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各大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特别是要实现没有版权问题的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的自配送,以此来推动自身变成图书馆自建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有一部分分门别类的图书馆,例如,国家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以及民办高校图书馆以及高职院校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为了有效的减少馆配文献资源的投资力度以及建设成本,也在不断的对外开放以及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并将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纳入到自己馆配文献资源建设的范围内[3]。这个过程就可以被称为自馆配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与这种形式比较相似也包括出版界的自出版。图书馆自馆配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过程十分符合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其主要的特点就是中心化、公开化与透明化,并且可以让每一个有资质的个人或者机构可以共同参与到图书馆的馆配文献资源建设过程当中。
根据大多数图书馆自馆配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的长期建设来看,在文献资源免费开放获取背景下,互联网中具有大量的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并且其种类十分丰富。因此,在目前看来,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已经具备自馆配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条件。一方面,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图书馆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的成本投入,在最大的限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用户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图书馆在加强自馆配建设期间可以在一程度上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四、 图书馆自馆配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
图书馆的自馆配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要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这需要各大图书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来进行相关的建设,明确与规划参加区块链自馆配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数量多少以及类型,所选的类型和数量不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同时也要与区块链中图书馆联盟的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的要求相符合。图书馆共享利用本馆的自馆配成果,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馆自馆配的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入手,分别是文献资源的类型、学科专业类别以及特殊文献资源形式。
如果从文献资源类型入手,就可以选择最为传统的文献资源类型,例如长期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报纸、数字化电子图书以及电子期刊,同时也能选择新媒体类型文献资源类型,例如,实时动态科学大数据文献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文献等;如果从学科专业类别这个方向入手,就可以选择本院校的重点和专业的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其中也包括本院校的特色专业以及较为兴起专业的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还有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数字化地方文献资源。若要从特殊文献资源形式开始,就要选择较为罕见的的小语种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以及稀缺的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4]。总的来说,影响图书馆加强自馆配开放获取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包括文献资源的类型、数量、形式、获取途径、获取方式等,并且其选择空间比较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持续活跃,科学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创新的大背景下,图书馆自馆配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以及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服务水平都具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下,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其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自馆配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各大图书馆就要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与模式,推动各大图书馆在信息社会开放获取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的发挥自身在不同领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彧文.基于用户需求的地方高校图书馆IC空间构建[J].丽水学院学报,2015,(3):120-124.
[2]于新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书馆自馆配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高校图书馆整本OA电子期刊资源建设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2):40-43,82.
[3]张珂瑜.区块链研究现状[J].江苏商论,2018,(1):114-116.
[4]房卫东,张武雄,潘涛, 等.区块链的网络安全:威胁与对策[J].信息安全学报,2018,(2):87-104.
论文作者:张淑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文献论文; 图书馆论文; 资源论文; 区块论文; 电子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