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程旭栋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程旭栋

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将建设工程从二维空间转变成三维空间,而且能够使用数字化技术,为三维模型的营造提供信息保障。BIM根据建设工程实际情况,设置出一个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工程信息库,从这个信息库可以了解到建筑物的状态信息、专业信息以及建造信息,也可以借助三维模型的形式显示出运动行为和空间这些非构件对象的状态情况。将BIM技术合理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可以有效管理施工全过程,对于施工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前言:BIM技术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实际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从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方面来开展BIM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助力建筑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研究BIM技术,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当中,进一步提升施工效果,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建筑工程。

1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1.1可视化

在传统模式下,工程构件信息的表示一般是以二维图纸构造为依据,技术人员在经专业培训后,结合图纸中的线条、符号以及自身逻辑思维,才可将二维图纸“还原”成三维图形,以此作为施工指导。工程建设过程中二维图纸的运用,虽然可对工程内容进行总体概括,但是由于二维图纸专业性过高,故而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管理信息的准确交流。而BIM技术可将二维图纸转变成三维图纸,不仅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工程构件,而且可直接观察到各构件的具体属性,从而利于施工过程的信息交流与管理,可视化特征表现极强。

1.2协调性

一般情况下,建设工程施工方式多采用分包制,其过程涉及的专业以及施工单位较多,信息管理和交流实现整体化与统一化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下,施工管理对BIM技术进行运用,利用其协调功能可有效实现各施工单位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同作业,促使施工过程实现统一化管理,从而有利于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保证。

1.3模拟性

模拟功能为BIM技术最突出的应用优势,其可通过对工程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的精准化模拟,建立完善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模拟操作,使管理人员全面、直观地了解工程整体结构以及细节情况。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模型对工程结构裂缝、地基沉降以及地质环境进行预估性模拟,可为安全防护的实施提供指导性参数和意见;对于一些高危性工序(如深基坑支护、悬挑架与脚手架搭设等),通过BIM模型对危险系数的模拟实验,可以数据结果为依据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此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虚拟技术

BIM模型虚拟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于3D与4D技术,通过对相关参数(如时间参数)的设置,将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利用动态可视化形式展现,为后续施工任务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通过施工计划的模拟演示,以可视化形式提前发现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不确定因素,以此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变更过多而对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造成较大影响。目前,BIM技术的虚拟功能在建设工程的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方面应用较多,基于基础物理碰撞检测算法的运用,针对现场施工与设备安装,通过4D模型的构建来检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以此为依据加强现场管控以及进行合理调整。

2.2算量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BIM技术可以测量数据为依据建立相应的运算机制并对不同构件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便可计算出对应构件具体数量。在BIM模型中,可以全面显示出施工材料的数量、规格以及尺寸等信息,此时若需更改相关设计数据,便可于对应表格中直接反映出被改内容,构件信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三维碰撞检查

设计图纸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若在水暖电汇总数据与暖电结构设计时三维图纸中存在较大差异,便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可在图纸与视频中以动态可视化形式将整体工程进行全面展现,故而在工程施工前便可对土建、管线以及设备等信息进行模拟及碰撞检查,进而对设计目标实施进一步优化与完善,能有效避免设计缺陷造成的施工错误,大大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

2.4项目数据管理

现代建设工程数据规模庞大且种类繁多,数据管理难度表现较大。BIM技术通过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实现施工管理中各种资源的共享,使管理流程因各参与单位间的有效联系与沟通而趋于简化和快捷,从而大幅提升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利用BIM技术,还可将大量工程信息数据导出后进行集成化与模块化管理,以此降低现场测绘工作量,促使施工过程更加便捷。此外,通过BIM技术数据管理功能的运用,可有效收集工程所需的流程与成本等数据,以便于施工单位查阅与核对,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信息的准确性。

3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内容

3.1施工部署

在现代工程日趋规模化与复杂化的背景下,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施工部署方面,传统方式虽然在施工之前详细讨论并分析了进度计划,但在实际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碰撞等问题,故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间难免会产生偏差,如图1所示。而在基于BIM技术的管理模式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其虚拟模型的模拟功能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解决,以此为依据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得到最佳模型指导施工,促使工程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3.2施工质量控制

(1)BIM模型中包含了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所有材料与机械设备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利用,可使相关人员随时查询所需材料或设备的具体信息,从而在实际施工中有利于对施工材料或设备的检验与质量控制,以防施工材料或设备不合格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2)在施工技术的运用方面,BIM模型可有效监控实际执行情况,确保施工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避免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3)通过BIM模拟演示功能的利用,可对施工提前予以规范和统一,同时以此为依据对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效果。

3.3施工进度控制

由于建设工程大多采用分包制施工方式,在具体施工时很难对施工进度进行统一协调和约束,因此经常出现工期延误现象。而将BIM技术运用于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中,可借助5D软件技术明确划分各施工阶段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同时以项目实况为依据将网络计划进行编制,还需联合网络技术与构件模型,在模型时间纬度数据设置的基础上实施虚拟化施工模拟,从而快速了解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情况。此外,借助于BIM技术,还可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与建设周期进行模拟曲线的制定,使各承包单位明确自身所承担的施工任务,进而通过自我约束对施工效率进行合理控制。

3.4施工安全管理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施工单位对于安全事故的控制大多采用安全排查的方式,其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实际效果一般。而在BIM管理模式下,由于其可对施工过程的所有流程进行模拟展现,因此实现了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以及隐患部位的定位监控,从而可在施工方案中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有效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BIM技术还可通过自身三维空间的提升,对施工人员与施工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定位,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便可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以防安全隐患蔓延引发安全事故,实现损失最小化。

4结束语

由于现代工程领域涉及专业繁多且施工技术复杂,因此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信息数据的全面性为影响应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建模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周军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9):73.

[2]李纪洲.浅析BIM技术在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9,34(3):60-62.

[3]杜一凡.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预测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205.

论文作者:程旭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程旭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