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还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测试,“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低,阅读速度进程慢”这一结论似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普遍问题;无论我们重新阅览“旧的教学大纲”还是解读现在实施的具有重大改革的“新课程标准”,阅读理解始终都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必须侧重加强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我们研究产生上述结论的原因,诚然,一方面,词汇的丰富多寡、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发展、阅读心理品质的好与差无不与之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另一方面,阅读技巧与方法的科学与否,是影响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1.语言的基本功。我们知道,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词汇量的问题,这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词汇量不大,阅读过程中势必遇到的生词很多,不仅影响阅读速度,也严重地影响阅读理解的质量。其次是英语语法及惯用法。在阅读理解的文章中,也经常会遇到结构复杂的句子及惯用法,而这些结构复杂的长句或惯用法又恰好是求解某题的依据。
2.阅读方法。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三种:略读、查读和细读。在一篇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在正式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可遵循下列步骤:先用“略读”的方法浏览全文,以了解中心思想及大意;用“查读”的方法获取某些特定的信息;用“细读”的方法掌握确切的内容或深入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为方便起见,可在文章中画出关键词句,这样有助于文章的回查,以此作为答题依据。回答全部问题后,如果时间允许,可再快读一遍全文,以确定各题答案是否符合文章的精神。
3.阅读技巧。考试大纲关于阅读理解部分对考生规定的六种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测试考生对于语篇的理解和把握作者意图的推理过程。那么如何提高这种技能,使考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快速而准确的选择呢?我们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掌握文章的体裁及其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体裁上,大纲中规定的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但近几年的实际考卷中,绝大多数是议论文(就广义而言,它包括记叙文、描述文等,约占三分之二);其次为说明文(约占三分之一)。
议论文的特点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重点放在论点及论证方面,主题往往比较明确,通常文章开头点明主题,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其后围绕主题展开,并有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的倾向。
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构成、功能等进行介绍和解说。它不同于议论文,并不企图影响读者的思想,而是完全客观地描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说明文常用的几种写作方法有下定义、举例证、析因果、分类别、做对比等。
阅读说明文体裁的文章一定要把握短文的中心,掌握作者是从何角度、采用何种方法加以说明的。
(2)分析语篇或段落的展开。一篇阅读理解测试材料必有一个主题即中心话题,因为阅读理解首先是对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它是高考阅读理解的基本规定。既然有主题就一定有主题句及围绕该主题句加以阐述的发展句。主题句与发展句在语篇或段落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找到了主题句也就找到了短文或段落展开的依据。由此来看,主题句是语篇或段落之纲。在实际阅读理解中迅速准确地辨认主题句并不容易,特别是有的语篇或段落中并无明确的主题句。
(3)熟悉语段结构模式及其过渡词。我们知道,命题人的思想框架主要以所选语篇为基础,任何语篇或段落都要有一个中心,即主题句。主题句写好了,语段内容的展开就有了依据。语段结构模式就是决定主题句以后的语段内容组织的形式。掌握语段结构模式,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预测语段展开的内容。
过渡性词语能以多种方式沟通和建立前后句子间、各段落间意义上的联系。这些功能词或信号词对考生的思维起着“指示灯”的作用,随时提醒考生将要读到什么。
二、掌握高考阅读应试技巧
1.先读懂全文,然后一一做题,在做题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再重读与解题有关的文字。这种方法只适合阅读水平很高、记忆力较好的考生,否则是得不偿失。因为读“懂”需花一定的时间,当做题时,由于人的大脑短期记忆有限,不可能记住全部内容和细节部分,因而既浪费了时间,答题准确率也不高。
2.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短文。这种方法的可取性在于“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节省时间。它的弊端在于:由于没有读过短文,不了解短文的结构、主题与细节的分布情况,因而如果不能很快查找到所需信息,势必又会造成浪费时间的现象。
3.先快速阅读短文以期获得总体印象,然后阅读问题,利用“查读”方法先解答在短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细节和事实题。此种解题方法收效较好,它能使考生在浏览一遍的过程中了解短文的体裁、题材及文章的结构模式,从而分清短文的主题与细节,确保答题的准确率。
总之,阅读是一种涉及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要求的心理、智力活动,是原始信息“输入”与经过“阅读→领悟→分析→引申→综合”等加工环节后新的信息“输出”相结合的复杂过程。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必须加强,我们不但要重视阅读的数量,更要重视在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下提高阅读质量。
论文作者:刘 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7
标签:主题论文; 阅读理解论文; 方法论文; 短文论文; 说明文论文; 考生论文; 文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