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探究论文_吴金东

高中生物课堂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探究论文_吴金东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 2517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现代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倡“精讲点拨”,即要求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认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最核心的教学任务上来,讲精讲透,利用较充足的时间来精选练习强化新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教师要灵活地处理讲和练的比例关系,找到二者的“黄金分割点”,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 讲练结合法课堂效率

一、把握教材重难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

1.备好教材。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我在生物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钻研教材:一是要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深刻理解教材“钻进去”;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钻出来”。

2.备好学生。教学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协调配合来完成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不了解学生、不研究学生就不能有的放矢。所以在每一课的备课时,都要考虑我们的教学对象。

3.备好教法。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慎重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怎样备好教学方法呢?首先要明确,内容决定方法,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要考虑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征、班级特点等因素,考虑如何提出问题、创造情境、激发疑问、引起动机、启发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鼓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是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体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的重要技能。

1.提问要有目的。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生物的动力。

2.提问要有启发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

3.问题要有“度”。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4.提问要新颖。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

5.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学生而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不要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科学设计课堂练习题型,提高学生解析能力

1.科学性原则。练习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而练习的设计必须符合生物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要求;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

2.层次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

3.针对性原则。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要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

4.灵活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

5.多样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到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机械重复性的练习,枯躁乏味,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适量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少而精,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就达不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反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所以练习的质量要以一定的数量来保证,而数量又要受到质量的制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数量和质量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尽力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练习效果,这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始终要追求的一个目标。

四、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练习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就会显得单一,甚至于与以前所学知识脱节。多次重复和简单的模仿并不能应用好一个生物模型,只有真正掌握了模型的特征和本质,才能熟练、灵活地应用。因此,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从易到难,循循渐进,逐步拓展延伸,才能真正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成知识的迁移,保持学生高水平的思维(跳一跳,够得到)。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将各个知识点形成一棵知识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论文作者:吴金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课堂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探究论文_吴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