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研究_数字图书馆论文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发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可发现性”一词是来自于现代图书馆科学中的发现概念,数字图书馆作为新信息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延伸,在信息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新网络环境及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订购的各种全文数字资源及在线资源逐渐成为主体,图书馆订阅的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逐渐成为用户获取的主要信息资源,数百个数据库以各自的检索方式存在于图书馆,面对这庞杂的信息资源与检索方式,用户在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信息的极度爆炸使得人们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将变得越来越难,容易在信息中迷失;同时,大量信息资源因无法被用户发现而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低,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对用户来说是至关重要,提高现有的资源发现基础设施的质量,改进信息资源发现方法,创新信息资源发现工具,为用户提供无缝、灵活、可理解的信息资源发现服务,提高图书馆大量数字资源与资料的可发现性与可用性等对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来说是至关重要。

1 信息资源可发现性意义

图书馆是集信息资源存储、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机构,拥有庞大的正式出版电子文献、各种特色资源、免费的学术资源及其他网络资源等,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具有的重要意义,对用户的学习与科研、图书馆自身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大促进。

1.1 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图书馆存储信息资源主要目的在于用户的使用,信息资源通过用户的使用而实现其最大价值,信息资源的良好可发现性有利于信息资源使用率的提高,为知识的变革和创新提供必要的保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教育、科研的创新。根据对密歇根州的伟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所使用的Summon知识发现进行研究,ProQuest使用Summon后对用户的信息资源发现具有显著影响,2010年前四个月,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ASP)的使用率增加了92%,General OneFile增加了179%,ABI/INFORM上升354%;此外,伟谷州立大学的前100种期刊平均使用率增加48%,而前1000种则增加了82%的使用率[1],可见良好的信息资源发现对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是显著的。

1.2 有利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提高

数字图书馆所担当的主要角色是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并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检索工具和信息资源发现服务为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提供了一个重大的飞跃,提高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增加信息资源被用户的可发现性,使最终用户获得电子内容的潜力得到了显著增加。同时,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是图书馆的主要目标,为用户提供无缝、灵活、可理解的个性化信息资源发现服务将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1.3 有利于用户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对新信息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感知

随着互联网搜索引擎所带来的影响,新网络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的检索系统的依赖程度在降低,93%的用户满意于搜索引擎的体验,84%满意于图书馆员辅助搜索[2],用户的信息需要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用户对Google式单一检索框模式情有独钟。以用户需求为主导,根据用户信息行为及个性化需求、用户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领域及即时检索情景为用户自动地提供合适的检索工具,结合新信息环境下的信息发现模式,改进图书馆资源发现方法与工具,将极大提高用户对新信息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感知。

2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可发现性基本原则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是实践性较强的一种研究,在信息资源组织、建设及资源发现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正确反映信息资源可发现性的本质。

2.1 信息资源发现目的性原则

信息资源发现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必须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工作,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发现应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而不是管理者、开发者或系统而展开[3],避免管理者与开发者的主观意识;信息资源的发现应立足现实需求,通过广泛的用户需求调查,以用户和他们的研究任务需求为出发点,用户期望发现和传递一致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发现应具有个性化推荐功能,能根据用户需求背景主动地提供相应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发现的相关性。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发现需考虑用户的发现体验,要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具有快速、准确、易用等特点,能为用户提供移动的、泛在的信息资源发现服务。

2.2 信息资源发现开放性原则

做好信息资源发现的优化,为本地及非本地用户提供快速、灵活、便捷的服务,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的接口,能与网络搜索引擎、社会网络及多种商业信息服务实现互访、互通,用户能通过非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系统来发现图书馆相关信息资源[4]。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再局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空间环境中,而是更多地融入开放互联的网络环境中,给用户的信息获取、共享和传播带来方便,在网络中为用户提供嵌入式的信息资源发现服务。

2.3 信息资源发现全面性原则

信息资源发现系统能发现本地的所有资源及图书馆所订购或获授权的非本地存储的信息资源,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用户越来越多地依靠非传统的信息对象,有用的格式和可发现的信息对象已远超图书馆所提供的那些传统信息资源,用户对多媒体对象、数据集、博客及其他灰色信息对象在不断增长[5],从传统图书馆外系统发现相关资源的需求更为强烈,搜索引擎、开放获取资源、专业信息服务网站、社会网络的用户原创信息(UGC)获得了用户的青睐,因此,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应适应用户的需求变化,扩大信息资源发现的范围,能够比较全面地发现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层次的资源发现。

2.4 信息资源发现现代化原则

信息资源发现的思想观念现代化集中体现在信息资源发现的标准化上,即信息资源发现工作的一致性、信息资源发现方法的规范性、信息资源发现系统的兼容性和信息资源发现的通用性。信息资源发现应用现代化的手段,遵循一定的标准,实现信息资源发现的开放性、通用性与可扩展性,并提供各种标准化接口,降低集成,整合门槛。

3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可发现性机制及方法

信息资源发现就是通过一定方法与工具使用户更容易、更方便地发现和访问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资源,理解用户的搜索行为,通过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整合资源发现,协助机构解决资源发现的方案。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信息资源在建设、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外部特征与内在联系能被用户辨识、认知,以及被机器所能理解、表述;另一层是指用户利用相关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的服务有效获取和利用的程度。因此,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的内在机制在于内在的信息资源建设、组织、管理与揭示,外在机制在于发现工具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服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可发现性架构如下图所示。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可发现性架构图

3.1 信息资源的内在可发现性

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首先体现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组织、管理过程中,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形成信息资源的著录、索引、元数据、本体等,以实现机器的可读与易识别,采用类聚性、系统性、动态性、多重性等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多视角、多维度的描述,使信息资源之间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增加被用户辨识、认知,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通过与各信息资源提供商签订相关协议获取元数据,或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元数据的方法,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元数据存储库,通过一个具有全面、开放和可持续的合作、聚集、整合的资源发现和传递框架,以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一站式发现与获取[6],或通过关联数据将内容编织在一起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网上数据”。

信息资源的内在可发现性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基础,主要侧重于信息资源本身的描述,是一种静态式的信息资源发现,不具有主动性,对用户来说更多是一种隐性的方式,是一种间接、非接触性的资源发现,内在可发现表述了信息资源的特征和之间的各种关联。

3.2 信息资源的外在可发现性

信息资源的内在可发现性由于缺乏主动性,远远难以有效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发现的需求,用户通常借助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浏览与导航、检索与发现工具和推送服务等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主动发现。信息资源的外在可发现性是建立在内在发现的基础之上,直接面向用户,借助于工具对内在发现元素进行检索,是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联系的纽带。

面对庞大、异构的数字资源,多年来图书馆一直在努力致力于用户信息资源发现这一挑战,在过去近二十年中试图通过多种检索手段与方式跨越大范围的电子资源库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搜索体验,并尝试为用户提供多种搜索工具,试图为用户提供一种最优的信息资源发现服务,提供的访问、发现信息资源的方法与工具从最初的A-Z杂志列表导航、联邦检索、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到一站式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等;此外,图书馆也提供了新的信息资源推送与咨询服务,图书馆的检索工具和服务与信息资源本身的表征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也极大满足了用户的信息资源发现的需求。

4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可发现性现阶段存在问题

随着电子资源的不断增加,面对海量信息,除了加强信息资源的内在可发现性,使用新的描述与表述方法外,读者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快速获得目标信息的理想工具,图书馆需要向读者提供查找深层次信息的途径,从文章级进一步发展细化到微内容,对于数字资源仅仅在“集合级”或“连续集”的揭示,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7]。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方法与工具也在不断地演进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需求,在信息资源的发现过程中作了多种有效的尝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发现方法和工具与用户的需求越来越接近,但同样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数字图书馆缺乏统一的元数据存储库、资源发现与展示,也缺乏对海量、分布、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虽然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发现工具,但普遍存在不少问题,如联邦检索系统与异构检索发现服务检索过程慢而且费时、检索结果重复、精确度不佳、检索接口复杂等,从而限制了联邦检索系统与异构检索潜能的发挥,离用户的需求有一定差距[8]。一站式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深受用户欢迎,为用户提供了可信任且可靠的快速资源查询、资源发现与访问,但一站式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是相对新的事物,目前还处在更新与完善中,对一些专业人士如教授与研究生等较高层次的用户则较难接受。

用户发现方式的可用性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图书馆所提供的多种数字资源发现工具给用户的信息资源发现带来了不少新的困惑,哪种查询工具更适合自己,用户缺乏应有的培训而难以作出判断,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用户较喜欢传统的单个数据库查询模式,而对于不太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初级用户来说则更喜欢一站式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因此,面对不同的用户群,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群体用户的信息需求,需要不同的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如何满足用户各自的需求,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新网络环境下用户在信息查寻行为上深受网络搜寻引擎的影响,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表现出较低的意识,而更热衷于Google等搜索引擎的资源发现服务,图书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搜索引擎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出版商及其他网络层次服务的挑战,用户要求图书馆资源查询应容易使用(easy to use),也要求能快速得到查询结果(findability & quick results),并最好能立即得到全文数据(full-text delivery)。用户对使用需要思考的查询方式不太满意,喜欢自助并寻求不需协助的资源查询过程,对电子资源的需求超越对纸本的需求[9]。

目前所使用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工具缺乏用户个性化需求服务,无法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发现,对于用户检索结果无法排除与用户专业背景无关的信息,导致检索的相关性较低。此外,图书馆普遍缺乏个性化推荐服务,图书馆无法主动地为用户个性化地推荐信息资源。

5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可发现性改进分析

目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所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改善与提高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从信息资源的内在可发现性出发,加强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建设,改善信息资源外在可发现性,提高用户的个性化体验。

5.1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

信息资源在建设、组织、管理的过程对用户信息资源的发现具有内在的影响,在信息资源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除强化传统的标引、分类外,还应适应新信息环境的变化,提供Tag、Folksonomy等功能,从图书馆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以用户获取体验为核心,为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奠定基础。对信息资源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集成、重组和整合,建立具有关联性的资源体系,以解决数字信息“孤岛”,既能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又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发现率。2008年1月JISC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资源发现计划(Resource Discovery Programme),采用元数据的整合与重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10]。

在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下,社会化的图书馆网络最终将与互联网相连,网络搜索引擎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的一个有效工具,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图书馆的知识信息服务纳入互联网环境中的全球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搜索引擎发现有效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11],也是使知识与信息能广泛传播的必然需求。

5.2 逐步实现从信息发现到知识发现转变

信息资源发现是用户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一种基本需求,把从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作为本能,但对于部分用户来说简单的信息资源发现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部分用户对知识的发现更为强烈,希望能从信息资源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知识发现将信息变为知识,为用户屏蔽原始数据的烦琐细节,从原始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简洁的知识,知识发现是对信息资源发现服务的提升,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5.3 挖掘用户信息行为提供个性化发现和情景发现

面对日益增长的数字资源,面对着用户对信息资源可发现性要求的提高,帮助用户“找到他们研究所需信息”已成为图书馆更具竞争力的回报[12],图书馆更关注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发现需求,在用户信息资源的发现过程中,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用户的信息行为,而非专注于用户应具备的查询技能,也要重新思考用户教育与信息素养训练的现实考虑,图书馆员为用户提供查询所需信息资源的技能的必要培训,以建立一套用不需训练即知道如何使用的系统为目标,让用户不需馆员的协助就能有效发现图书馆的各项资源,进而主动地将图书馆资源推送给读者[13]。

个性化信息资源发现服务对于提高用户信息资源可发现性是显著的,以用户需求为主导,针对不同群体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不同的检索系统模式,图书馆有必要根据用户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领域及当时检索情景为用户自动地提供合适的检索工具。同时,在用户搜索的过程中应通过更多的交互式交流来预测、计算用户新的信息需求,提高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帮助用户找到所需信息,使用户获得更加完美的结果信息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检索服务,并能根据用户所使用的当前情景,快速地反映用户需求随着不同情景的实时变化。

5.4 提供用户个性化信息资源推荐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图书馆目前的信息资源发现远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发现的需求,原因之一是用户很难用恰当的关键词描述自己的需求;二是基于关键词的信息检索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够的,而推荐引擎的出现,使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从简单的目标明确的数据的搜索转换到更高级、更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上下文信息更丰富的信息发现。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首先需充分了解用户的个性化的信息行为,通过对用户的学术搜索行为日志的深入统计、分析与挖掘,能从中找出用户的兴趣爱好及学术背景[14]。通过日志分析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从用户的认知和心理为用户构建一个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模型。目前,Exlibris公司推出的BX工具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推荐[15],但对国内用户来说效果尚不是非常理想,推荐范围相关度尚不够高,范围不够全面[16]。

5.5 提高移动、泛在的信息资源可发现性

随着信息环境的发展,在泛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和图书馆管理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虚拟的数字资源将逐渐成为泛在信息环境的主体,信息资源以多种形式遍布于整个网络空间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泛在知识环境。作为方便、大众化的信息应用终端,移动终端具有使用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正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发现与获取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充分采用泛在信息技术与理念的基础上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构建,为用户应用提供一个透明的全局资源视图,提供用户深度参与的、交互式的开放信息交流环境,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智能移动终端等各种媒体渠道,将数字图书馆服务推送到千家万户,推送到用户身边,使人们得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所需的信息与知识。

6 结语

多年来图书馆一直致力用户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这一挑战工作,从方法到工具不断地进行了创新,虽然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发现性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离满足于用户的需求还有不少差距;而且,面对着日益增长的数字资源与网络资源显得更为明显,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可发现性还有待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标签:;  ;  ;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研究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