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规范_股票论文

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规范_股票论文

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规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证券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证券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

中国证券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在实践中逐步显现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改革开放、推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此,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中国发展证券市场是完全必要的。证券市场在加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筹集建设基金,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加速我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培养金融证券专业人才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它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充当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证券市场发展的事实证明,它是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投机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不可避免,但要反对过度投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机就是寻找投资的机会,它是证券市场的必然派生物。由于投机的作用,使市场价格与价值趋于平衡。适度的、合法的投机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公众投资证券市场的积极性。但对过度的、非法的投机,如不加以严厉制止,会危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破坏证券市场的稳定,甚至会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应严格区分适度投机与过度投机的界限,做到既不伤害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又不放纵投机的违法行为,使证券市场在公开、公正、公平下稳步发展。

第三,证券市场不等于泡沫经济。从世界范围看,有些国家在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泡沫经济。中国证券市场无论规模还是数量都很小,需要大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要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关键在于加快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重点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辅之以证券监管,避免脱离实际的买空卖空、过度投机等。

第四,正确认识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中国证券市场因其起步晚、发展快,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因此,它还是一个不发达、不成熟的稚嫩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五,中国证券市场应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发展与规范缺一不可,发展是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证券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寻找到规范的最佳途径;而规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证券市场更健康、更充分地发展。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应先后有序,互相促进。

二、发展中国证券市场要正确处理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直接融资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看,直接融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直接融资具有成本低、资金使用灵活等优点,但以直接融资代替间接融资,或以直接融资形式为主的市场条件在一段时间内尚不具备,这是因为:

第一,从我国金融资产的组成看,70%的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其中流动资金的80—90%来自银行。国有企负债率达70—80%,要使银企很快脱勾既不现实,也有很大困难。

第三,证券市场全面发展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证券市场是建立在商品市场、劳务市场、企业产权市场等许多市场的基础上的,只有以上诸市场的充分发展,才会有证券市场的大发展。

第四,就证券市场本身来说,证券市场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摸索、改进、完善的过程,其过程是渐进的、有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虽然现阶段间接融资仍是主要形式,但从我国深化改革,实现两大转变的长远目标及现行金融体制的弊端看,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必须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和力度。要解决企业的长期融资必须依靠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起飞时期,重点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其原因一是中国经济是速度型,不是效益型经济,经济的发展要靠投资加以带动,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经济就无法运转,而大规模投资一不能靠国家,二不能靠银行,因为国家和银行要解决资金问题就要增发货币,这样会导致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最佳途径是通过直接融资形式调整货币存量,将公众手里的节余资金集中起来用于经济建设。二是作为改革最大难点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到了关键时刻,要使企业改革真正沿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走下去,要建立与企业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等所需巨额资金,国家财政、银行都无法解决,只有通过资本市场加以解决。

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可通过证券融资调配企业所需资金,因而是解决目前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较好方式。同时,我国目前也具备了发展证券市场的条件,而且发展证券市场的潜力巨大。

三、完善证券市场结构,拓宽投资渠道和领域

发展、完善证券市场应着力于拓宽证券投资渠道和投资领域,中国证券市场应是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证券市场今后需要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

1.国债发行交易市场。国债市场有投资稳定、安全等特点,是公众资产组合中较重要的一种形式。同时它也是国家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渠道,应大力发展。国债种类应逐步增加,债券结构应逐步合理,中、长、短期互相搭配,而且发行交易应逐步规范化,特别是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规范,人们可以随时变现,有利于促进国债市场的发展。

2.企业债券市场。相对于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来讲,企业债券的发行较股票容易,它对于一些不够上市公司条件,但又需要资金的企业来说,应该是一种较好的筹资形式。而对于一些不具备改制条件的公司也可在不改变公司形式的条件下将企业推向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对于一些重点企业、重点建设工程也可采用发行企业债权的形式,但要处理好发债和贷款的关系,同时一定要做好还债工作。

3.股票市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股票市场的容量较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一是要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二是要增加可流通的股票。现在可流通的股票主要是个人股,而国家股、法人股尚不能流通,不利于国家股、法人股的保值、增值,也不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4.投资基金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如果有一个大发展,会解决证券市场许多问题。比如,基金可以购买国家股、法人股,还可代替散户从事股票交易。既可减少股市振荡,又可规范股市操作。目前我国有70—80个基金市场,但不规范、需加强管理。

5.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目前我国主要发展的是商品期货市场,其他如期权、金融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期货市场。由于我们没有经验,条件尚不成熟,应采取慎重态度,从长远看,这个市场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鉴于中国地域辽阔,证券市场大,各地区情况各异等特点,应建立多层次的证券交易体系,即全国性、地区性和场外性的证券交易市场。样就可以适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较好地解决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层次应是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第二层次应是地区性的证券交易市场,那些不够在全国上市,但是地区骨干且业绩优良的企业可在地区性交易所上市交易;第三层次是场外交易市场。那些没有上市而发行股票的企业可通过该市场进行交易。对于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定向募集公司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一是对于够条件的企业改为上市公司,让其上市发行;二是不够上市条件的,可将这些企业由地方性交易所发行或通过场外市场进行交易;三是转为有限责任公司,四是将已发行的股票退回。

四、中国证券市场必须进行严格规范

证券市场具有双刃性,它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中国证券市场从其发展情况看是不规范的。严格规范证券市场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目前规范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行公司和上市公司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它们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顺利发展。目前一些上市公司最大的问题是筹资目的不明确,将对外筹资变成了“圈钱”运动,不注重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而是通过公布虚假信息、送配股等方式稀释股票,违背了建立股份公司的真正目的。长此下去,会影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影响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必须严加监管。

2.投资者自身的行为规范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不成熟,参与股市的投资者多为短线投资,为谋取利润,寻找题材炒作;一些机构投资者不惜以国家资金操作股市,买空卖空。过度投机一是造成股市的不稳,二是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加以规范,严励打击操纵股市的大户,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3.规范证券交易的中介机构、服务机构

目前我国证券中介机构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某些证券从业人员素质低。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做假帐,帮助某些上市公司作虚假报表,欺骗股民,对此,应采取严厉措施坚决予以制止。

4.政府行为规范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重点也应明确。政府不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而应是证券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应是政策的管理,其对证券市场发展制定的政策应具有连续性、明确性、权威性。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建立集中管理体制,避免政出多门,无所适从现象的发生。证券市场政策的制定,证券监管应集中于证券委和证监会,并要加强其权威性。二是要建立自律管理体制,加强自律监管的力度。

标签:;  ;  ;  

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规范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