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科技园(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40
摘要: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与城市规划传承与变革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为此需要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城市传承与变革的相关工作,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1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特点
1.1多元化特点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化、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城市中各个产业已经逐渐升级转型,将城市发展逐渐推向多元化。在城市发展多元化以及人们生活需求多元化的基础上,城市规划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1.2降速特点
该特点主要是指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达中后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开始由快速逐渐转变为中速,城市人口激增,使得城市的基本功能逐渐退化。在此基础上,城市为了适应发展,放慢了发展的速度,避免人口激增而导致城市资源分配不足以及公共服务质量下降。
2实现传统传承的具体措施
2.1回归正常,实现城市发展降速目的
在我国过去发展中,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点虽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助力,不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上,该情况也为城市进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制约。首先,资源的过度使用。旧资源濒临枯竭,新资源还未生成,使得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积聚严重,导致资金周转不灵,资金回笼较慢,影响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其次,很多地区在发展中较为重视形象工程的建设,可这些工程在建设中不仅缺乏实质性作用,还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为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最后,很多政府单位为了拼业绩,大量征用农用土地,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能力逐渐降低,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园锐减,进而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加大了环境污染。面对上述问题,在新常态发展中,城市规划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加强经济意识,提高城市规划的经济效益,为后续的发展创造更多效益。2)加强安全意识,在新常态的影响下,城市规划不能仅注重城市建筑建设,还应对下属村镇等区域的建筑进行修缮和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安全指数。3)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在新常态的影响下,城市规划工作应该以改善环境质量,加大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等内容为主,合理的进行资源开发,让市政建设与区域内的承载能力成正比,促进城市规划的落实与实施。
2.2回归本源,推动城市建设进行转型和升级
在新常态的影响下,城市规划要做到回归本源,不断推动其转型和升级。首先,城市是人们居住的重要场所,人们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为此城市规划应以人们的需求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其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场所。所以城市规划要注重文明发展历史,赋予城市更多的情感内涵;最后,城市是不断创新的基地。城市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创新条件,如信息技术等,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助力。
2.3回归理性,适应多元化发展需求
传统的城市建设主要是以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为主,这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破坏。而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则是对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变革和优化,通过开展多元化发展道理,转变城市理念,使城市规划回归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主要是以适用、经济、美观作为其基本原则,而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软硬兼施的原则。其中以人为本是为了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因地制宜则是结合城市的区域特征,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软硬兼施则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加强城市内部硬件和软件设施配置的合理性,提升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3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变革
3.1理性规划城市主导产业
在新常态下,城市已经不仅仅是供给人们生活需求的“机器”,更是为人们提供更多消费机会的“平台”。由此可见,城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消费空间和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建设。因此,在城市的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要理性规划城市的主导产业,同时,转移城市主导产业也是城市在新常态下发展的必经阶段。如: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加快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利用新型产业来带动养老服务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城市空间和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避免过度开发而导致资源和空间的浪费情况。
3.2完善规划体系,注重提升生活品质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化体系,一方面要明确城市规划的基本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需要变革的内容,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切依法规划、依法管理”的基本方针来展开现骨干规划工作,听过科学化的定量分析来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在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城市规划是站在哪一个角度来进行变革的,其根源始终是要以人为基础,因此,在城市规划变革的过程中,应当要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能源,切实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有效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3.3借助互联网创造新空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也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对城市的空间进行三维模拟、数据调查等,且利用互联网技术所进行的数据调查以及城市规划三维模拟等都是较为准确和直观的。由此可见,在城市规划变革的过程中应当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加快城市规划的变革,促进城市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更加符合现代人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智慧城市。
3.4不断提高城市韧性
从世界国家城市规划发展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弹性规划内容,提升了城市规划的韧性,为后续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为此,我国也应该紧随其后,加强城市规划的韧性。城市规划的韧性主要是指城市规划中引进资本、能力、行动和秩序四大要素,以实现城市的恢复性、连续性、适应性、繁荣性、灵活性和可转型性。其优势在于:首先将城市规划中关注的重点对象及内容进行转变,将传统的环境优先逐渐转变成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坚固的局面;其次实现了思维模式和理念的转化,传统城市规划过于注重内部环境,而新常态则是让城市规划更多的考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发展,进而加大城市的承载力,实现布局的协调、统一。最后就是规划目标的转变,实现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4结论
总之,在我国发展的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相关规划人员需要了解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城市规划中的优势进行合理总结,并将其有效传承。与此同时,城市规划也要注重与现代化元素的结合,更多的使用现代化技术,以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考睿杰.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居业,2017(09):44-45.
[2]何先明.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建材与装饰,2017(28):63-64.
[3]杨贤房,张安皓.城市规划视角客家民居文化空间传承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4):29-32.
[4]刘健.巴黎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下的城市风貌传承[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02):79-85.
论文作者:张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常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则是论文; 资源论文; 需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