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问题百相,聚焦管理之力论文_李明

山西省太原十二中 030002

诗人眼里,错误是美丽的,被反复吟咏;老师眼里,“学生问题”是难忘的,被反复咀嚼。借助叶芝的一首情诗,于自嘲调侃中,恰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全部意义与价值。诗中写道:“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如果学生是诗中的情人,那么他们“青春欢畅的时辰、美丽的容颜、朝圣的灵魂”这些美妙的存在,对于教师而言,都只是过眼云烟,趣味寥寥!而真正让每一位教师凝神聚焦、驻足停留的是学生“衰老的痛苦的皱纹”,也就是学生身上形形色色的问题,而且比较滑稽的,教师角色让我们不自觉死心塌地地爱上“皱纹”、爱上问题,念之虑之,直至答之解之,方肯罢休!

一、回归澄明之境的管理之源——“师生素养”的双重提升

1.家庭,请给予理性之爱

家庭是孩子永远的避风港,港湾的掌舵人——家长,时时刻刻张开臂膀守护着他的子女,不论寒风与酷暑,也不管酸楚与笑脸,更不论成功与失败,他们始终如一,从未改变。在世间,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群体,因为亲近,诸多问题自动消解;可也正因为无距离亲近,众多问题以意外之势落入情理之中,家庭恰成为滋养问题的温床。究其原因,略谈一二。

曾几何时,“世上不与两种人打交道,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老师”的说法风靡一时,家校关系堪比医患关系,紧张中充斥着不信任、不合作。“臭老九”这个绝对绝望的称呼在蒙古元朝和文革期间的声音尚未全然消失,今天,它又可怕地甚嚣尘上,且极具嘲讽意味的,它屡屡出自孩子的父母、学生的家长、教师的同盟、学校的服务者。为何如此?必然与必然的碰撞吧!不仅教育领域,任何领域的极端事件、恶性事件都无法避免,即使少量,即使个别,这是必然的;同时,这是一个习惯于吐槽中寻求快感、恶搞中诞生小丑的时代,涂抹放大一个恶性词汇,这是必然的。于是,二者相撞,家长惶恐了,教师躺枪了,“臭老九”这个恶称得逞了,惶恐下的家长不信任、不合作,甚至唱反调,站不起的教师群蹑手蹑脚了,最终,孩子,也就是学生,成了这场恶性娱乐的终极受害者!

再者,新时代的家长怀揣着“鱼与熊掌,二者得兼”的梦想。两千多年前,先哲孟子洋洋洒洒论证了“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的质朴真理。但眼下,大概是受“全民狂欢”、“娱乐至死”的时代情绪感染,家长们要绝对的快乐,又要绝对的成绩,无需推理,直击结果便责难学校、指责老师。其实,极简之理,“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学习自古便是几分辛酸几分眼泪的苦差事,以学习为主导的学生时代理应痛并快乐着,哪里能无忧无虑摘取一颗万人仰慕的果实!这本是“耕耘——收获”的直线式思维,家长却偏偏迂回曲折,恰如诗歌所言:他们乐此不疲地谈论自由快乐,好像它真的存在一样!正像近年来处于风口浪尖的语文改革一般,穿尽千般嫁衣,识过万种风情,尝遍喜怒哀乐,最终返璞归真,向原始回归——读懂汉语,写好汉字!也许,在五花八门的教育理念环绕的今天,家长也应回归本真状态,辛勤耕耘,坦然收获,和孩子共同铺砌痛并快乐着的成长过程!

站在家长的立场,不管敏感的家校关系还是二者兼得的美梦,都毫无疑问出于“爱”,爱的权利至高无上,在爱中麻痹自己,也在爱中屏蔽问题。所以,爱无错,但忌打着爱的名义去犯错。家长,需要给予孩子一种理性的爱:

①提升自我,身教至上。孩子面前,众多家长是卑微的存在,且不说高大智慧,他们连基本的威严形象都相去甚远!孩子面前,丢失自我的家长是可悲的,可源头上,这种可悲的结果只能怪自己。大多家长因懈怠不经营自己,以出人意料的迅猛之势被孩子淘汰。同时,懒于行动却屡施号令,在孩子眼里,迅速从“老虎——纸老虎——纸”的卑微降次,最终把自己退化成空无一物的摆设。如:王某,校园印象乖巧懂事,中规中矩,断不会逾矩行事。谁想,矮矮个头在家和其父大摆擂台,大动干戈。经家访得知,初三阶段七门功课,王父以门门紧抓为由,擅自报七门课外补习班,每周双休早八点到晚八点,王某奔走于各个补习班,且每晚完成学校作业后,续做其父布置的作业。王某课上昏昏欲睡,课下倒头大睡,眼神迷离涣散:“我爸每天作息极规律,晚十点关机睡觉,留我挑灯夜战,早六点开机起床查作业。其余时间,手机不离手。他不用学习,无需熬夜,有手机,有睡眠,凭什么……”

所以,家长并非独享发号施令的特权,更有以身作则的义务。身教甚于一切言传,充实自我才能为孩子搭建不断向上的有效空间!

②冷眼旁观,陌生相待。冷眼旁观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词汇,读来觉其冷若冰霜,但人们大多忽视了一个前提,用于陌生人之间,它是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倘若用于至亲者之间,它反能产生旁观者清的奇异效果。教育过程中,家长应有的位置是远观其变,应有的姿态是冷眼旁观,脱离家长角色,摆脱亲子关系的枷锁,从陌生人、无关者的视角透视,孩子众多问题便会自动放大而不隐匿,不会出现对问题浑然不知的哑剧;即使问题毕现,也不会出现比孩子更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闹剧。

③统一战线,不留退路。在家庭和学校弹奏二重唱的氛围下,孩子似迷失方向的足球,在场上来去穿梭,永无归宿,那只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球。孩子面前,家长要和学校步调一致,传递一种合作信任的态度。如此,孩子出现问题时,他知晓自己没有退路,只有“改进”一个选项。相反,家长在孩子面前搬弄学校、老师的是非,是极度愚蠢的行为,学生会敏锐地察觉到他有一个安全的庇所,也会理直气壮地排斥学校教育。依次循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收效甚微,注定失败,他退回家庭那个意念中的庇所,也没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教导,那孩子最终便是那颗错过一切施肥机会的荒废庄稼。

以下着重从教师与学生身上探究解决之道。

2.提升教师素养

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先从自身角度谈起。

叩响真正的素养之门,广大教师需接受一个事实,践行一个前提,即“转变态度,以变应变”。身边的事实需要我们反思。从事新锐信息化事业的工作者屡屡发出言论:“教师是最懒惰的一个群体!”言论一出,舆论哗然,教师群体更是愤愤不平,将自己的日常写照公之于众:起早贪黑,与日出夕照无关;伏案疾首,与大千世界无关;心地单纯,与功名利禄无关……辛酸回击!的确,从古至今,从早到晚,从行到心,兢兢业业,何有偷懒之嫌?千百年来,这是教师当之无愧的形象,而且这个群体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形象!问题恰隐现于相安无事的表象,我们的偷懒恰在最隐晦的层面,即思想层面。思想偷懒,最自然的衍生物是“不变”,懒得去接触新事物,懒得去接纳新锐思想,更懒得去践行新想法。于是,这个最稳定的群体在循环往复一个行为——“以不变应万变”。如此,不就是懒惰吗?而且,是最可怕的懒惰!今天,我们似乎已经自食其果了,但自知者甚少!

调查显示,就“学生问题频现原因”对特定教师群体进行访谈,给出答案如下:“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制力差”,“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很多孩子娇生惯养,出了问题,父母就用管不了应对老师”,“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老师不敢管,一不小心就会被责为不尊重学生”,“学生自我约束力极差,抗外界干扰力弱”,“优秀生源流失,剩下学生无心向学”,“初中生本身较敏感”,“社会大气候较浮躁”,“课改搞得乌七八糟,除旧却又不立新……”由此可见,教师将问题归结为政策、家庭、社会、学生、课改。但一个怪现象为,作为教育重要参与者,没有人主动从自身角度去反思问题;而更具讽刺性的,同样问题在受访的学生群体中,34.2%的学生认为学生问题的产生与老师有着直接关系(见表一)。再次回顾事实,深知: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学生问题的涌现恰是教师完善自身的契机。逃避甚至推卸问题是懦弱无能的屈服。所以,以此为戒,警醒自身转变态度,改变自己,以变应变,是负责任地解决学生问题的首要前提。

在求变观念的引领下,教师素养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素养首指教师专业素养。讲台,是教师魅力的集中释放地,也是攒聚学生目光的集结地,对于教师、学生、教学成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多学生问题基于特定的课堂场合产生,直白地说,教师主导下课堂的无趣、乏味、浮浅、晦涩是学生问题的直接诱因。再加之,当下学生是时代大背景下的新生儿,他们的信息储备、能力积淀远超年龄本身。从这个角度,更是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所以,提高专业素养,不仅是预防学生问题的关键,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有一种观点说,教学本是一种诱惑,优质的教学便是成功的诱惑。举一个例子作类比,成功的诱惑就仿佛“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人的感觉,仁慈和善,蕴积温厚的母性。但眉宇间稍偏斜的目光,微微上扬的嘴角,随意交搭的双手,加一个侧身、一袭黑纱组合在一起,散发着几分妩媚、几分诱惑,而这几分猜不透、想不清的诱惑正是让蒙娜丽莎的微笑穿越时空、经久不衰、让人停聚目光的原因。成功的教学或许应如此,于己是魅力彰显,于学生则是诱惑一颗学习的心、愿意跟随的心。如此,便自然实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不仅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性格、思想、内心世界等柔软、有温度的软实力也会通过课堂建立起来。这样,学生问题将失去它生根发芽的温床!

3.提升学生素养

对于问题的直接播种者,即“学生”,人们总结其思想、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三大突出矛盾为:生理成熟提前,心理成熟滞后;人机交往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弱;渴望独立而又依赖性强。同时,在受访的问题学生中,他们给出了如下典型言论:“学习有何用?”“对我来说,学习就是无聊痛苦的煎熬。”“学习和我无缘,我压根学不会。”“控制不了自己,坚持不下来,总是三分钟热度。”“除了学习,什么也没剩下,生活很是无聊。”……透过以上言论,不难发现学生问题突出表现为:眼下厌学,对现实迷茫,对未来缺乏憧憬,意志涣散,定力欠缺;更有甚者,在错误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下,妄想游戏人生。

正如受访问题学生中,80%的认为问题是自己本身造成的(见表二)。由此,提升学生素养是治本之策。但接纳践行此举措需知晓:提升学生素养之策似一剂中药,煎药复杂,过程漫长,口感苦涩,且药效温和平缓,给人不温不火的温吞之感,但从长远看来,却能根除百治,彻底医治。提升学生素养之策恰如此,能促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也要明白,对于奉行功利主义的教育者来说,它并不讨巧!

苏霍姆林斯基曾谈道:“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书。”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予我们启示:实际工作中,提升学生素养主要靠“习惯性阅读”和“通畅性表达”,吸收和倾诉同时并举。

阅读已然是时代的热词,并且其潜在深远的作用已经形成不成文的共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由林普艾克大数据权威发布的2016国人阅读状况大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据其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和韩国的人均阅读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颇大。阅读萧条状态令人堪忧,同时也不难推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整体国民素养以及中学生隐性素养的水平线如何?进而,中学生种种眼花缭乱的问题频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者,便是读什么的疑虑。笔者认为,针对阅读启蒙期的初中学生而言,开列必读书单是对阅读天性的扼杀。学生的意识中,最强烈的是作业意识,而书单,尤其是假期开列的必读书单,在学生看来,无疑是变相的作业。于是,榜上有名的书目皆笼罩着作业的阴影,多半被学生打入冷宫。阅读本身应该是丰富多元的,它既需高级会馆式的大餐,也需平民餐馆的普通小炒,如此才能营养丰盛、健康成长。所以中学生实际阅读中,经典名著固然可取,但手边的杂志刊物、微型文章或许更利于习惯性阅读。

二、挥动日常管理的一双翅膀——“惩罚教育”与“情感教育”并行

基于源头处的追寻,笔者认为现实问题面前,需挥动日常管理的一双翅膀——“惩罚教育”与“情感教育”。

1.惩罚教育

常言,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当下规避惩罚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对“惩罚”与“体罚”的严重混同。体罚是教育者个体带着情绪化,对学生实施会造成身心伤害的行为。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都会造成漠视学生人格、尊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后果。比如:中小学教育中,狂怒教师一巴掌抡向学生,致其永远隔绝大自然的声音;暴怒教师拧起学生耳朵,将其从后排拎到前排;由于迟到、未交作业、违规违纪等不允许其进教室,致使在教室外罚站一节课甚至一上午;由于课堂私自换座位,每人每次罚款100元;正常行课时间,由于学生违规违纪问题而整节课无休止地破口大骂,骂声回荡在教学楼道,不绝于耳……

实际上,惩罚是一种常规性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惩罚目的明确,以不伤害学生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衍生新问题,不会生成负面作用。同时惩罚的教育作用鲜明,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有促进改过和激励的作用,且在教育警示作用中有效健康地维护集体纪律。更值一提的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惩罚教育使学生更能适应严肃真实的社会环境,所以它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具体管理实践中,笔者略有感触:惩罚教育适用于轻度学生问题,且经屡次教育无效后使用,惩罚的具体措施需根据学生性格、心理承受力、集体认同感等综合使用。在实际中,有如下举措可作参考:

①连坐制:包括小组连坐、全班连坐。此方法紧抓初中生讲义气、好面子的心理,使其在群体刺激中羞愧自省。如:马同学是典型的迟到专业户,屡屡在课堂就绪后姗姗来迟,实际已经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干扰,但多次个体教育后无效。此情况下,只能启用连坐制,试图以群体的高压力量对个体产生鞭策:从马同学迟到,步入教室的那一刻,全体师生停止正在进行的任何教学活动,静坐3分钟;若有第二次,静坐6分钟,逐次翻倍!无疑,正常秩序被无理中断,大家本就不满,又加之特定课堂环境下,紧迫任务面前,却被迫浪费时间。马同学终在尴尬沉默的集体氛围中很快改正了陋习。

②加倍加量法:抄袭作业、未完成作业是学生常见问题之一,在弄清楚懒惰原因所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度加倍加量法,即指定摘抄内容或额外作业量,定时完成。此过程让其知晓:不按规则办事是得额外付出代价的。

同时此方法可以与摘抄背诵法相结合。众多问题学生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如出口成脏、辱骂成性、小打小闹违规违纪,可择取对其具有引导作用、规范其言行举止的经典著作,如《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在摘抄背诵中认识自身问题,反省觉悟,规范思想行为。

③服务大众法:屡次于公共场合乱扔乱放,经说教无效后,承担班级桌椅的擦洗任务,具体负责期限根据后续表现而定。一般情况下,此令初下,一次足矣。再如:让性格较内向的问题学生承担班级常规成语讲解任务或课前演讲任务。由于个性内敛,这些公共场合的经历于之是记忆深刻的,恰借此让其问题及错误牢记于心,而且也提供了锻炼机会,弥补了自身所需。

2.情感教育

撇开“惩罚教育”这个管理策略的小角色,现实中更多声音是“爱的教育”。前文已有阐述,“用爱管理”在教育中着实是华而不实的幌子,与其冠冕堂皇谈“爱”,不如扎扎实实说陪伴学生、欣赏学生。所以,在惩罚教育的同时,需要挥动日常管理的另一只翅膀——情感教育。与严厉、强制色彩浓烈的惩罚教育相比,情感教育以其丰富柔软的情感教化见长。实际的情感教育着重体现为“行动中的陪伴” “思想上的欣赏”、“面对面的谈心”以及“信任、放手”。

①行动中的陪伴。相比于众多技巧高明、手段花样繁多的管理方法,“陪伴”着实是最笨拙不起眼的,它常于管理者不知所为、无措无绪时涌现。

②思想上的欣赏。如果行动中的陪伴就像一股潺潺前行的缓流,无形中已在情感上给予缓缓牵引,那么欣赏就犹如一场及时雨,满足人性最深的渴望。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当前广泛盛行于教育界的多元智能理论称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在其理论指导下,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时,需留意每个学生只会在其一、两方面智能突出,而当其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应该让其受到责罚。思想上的欣赏恰是对这一理论的实践运用,同时也是其能贯穿于教育领域的理论基础。要以欣赏的眼光公平看待学生,赏识身上的闪光点,在欣赏鼓励中产生余波效应,实现扬长避短的目的。

众多鲜活生动的例子、一个个向好转化中的问题少年似乎在暗示,缺憾中的欣赏是迈向完美的正确姿态!

③“面对面”谈心。苏霍姆林斯基曾向教师忠告:“学生在本质上具有向你敞开心灵、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精神要求。”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最深远的伤害即情感忽视与疏远,像施以“绵掌”一般,师生间表面互不牵涉、风平浪静,但恰是滋生问题的温床,各类学生问题于其间风起云涌。所以,长期疏远的情感距离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培植浑身带刺的仙人掌,且在情感荒漠中,“刺”格外顽强生硬。也就是说,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由于逃避、自保、忽视等种种理由制造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最终恰令自己避之不及。如:问题学生中的“无面人”,面无表情,冷峻如一,似居千里之外,不食烟火;再如其中的“极端者”,心弦敏感,一触即发,易走极端。诸如此类的学生,愈避而远之,愈让其深陷阴暗的角落、荒凉的大漠,学生的“刺”将扎根愈深。所以,教师得主动迈步,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使“无面”的神情恢复喜怒哀乐惧的正常表情,紧绷之弦缓和松动,发出悦耳的和声。而种种美好夙愿的实现,或许“面对面”谈心是有效之举。

言及面对面谈心,并不陌生,但此时其中一方携带问题而来,饱 含负面甚至敌对情绪,稍有不慎,这场原计真诚走心的交谈将变质为生硬冰冷的谈话,以失败告终。所以,于“谈心”这项寻常事中仍需非同寻常的艺术。

回顾屡次谈心经历,以下四步有的放矢、环环相扣,终将实现所愿:

A.创设氛围。氛围是人接触环境的第一感知,它的基调会对人产生原始影响。一个平等温和的氛围有利于消除戒备、敞开心扉。在成都泡桐树中学培训期间,亲见每间教室没有讲台,只于教室后方摆着一张桌子,放置教师办公用品,室内教师和学生相同高度的互动情形依旧清晰。微小的布局变动给予启发:走下讲台,走出课堂,走出办公室,走出肃穆的印象;走向课外,走进运动场,走近生机活力的校园,轻松随和的氛围才是谈心得以发生的良好契机。

B.先言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诗歌比兴手法恰也是打开话匣的有效方式。显然,站在眼前的对象问题缠身,漏洞多多,低头沉默,敏感脆弱,存在感甚微。此时,直截了当切入核心,恐怕这场“面对面”得戛然而止、不欢而散。若先言他物,谈及对方兴趣点,擅长处,从有话可说到滔滔不绝,看似漫不经心的对白,已于无意中让其卸下包袱,刷新存在感。

C.拨动情弦。初中生是一个感性浓烈的群体,处于易被触动的年龄。正如村上所说:“即使十恶不赦的恶棍混蛋,内心也有一方柔软善意的净土。”每每在交流中,谈及父母的辛苦奔波生计所累、子女应有的责任担当、个体生命的渺小苦短、同龄中绝地后起的事例时,原本冷酷生硬的少年动情落泪,内心那根尘封已久的情弦被拨动了,开始缓缓发声。

D.自言自语。自言问题,自语承诺。一切谈心的终极目的均是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只有自我的主动反思与承担才算真正奏效。基于前三个环节的铺垫,此时切入正题,稍加提点,学生心悦诚服接受,并将自身问题娓娓道来。稍加激发,便信誓旦旦自语承诺。

“面对面”谈心驱散心像中的阴霾,使阳光雨露得以投射。只是并不能奢望一次就好,它必须循环往复,使那一颗颗摇摆徘徊之心在一次次交谈中凝固定力、安心向好!

④信任、放手。谈及管理,人们相信“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境。殊不知,长久以来,对这句圣贤哲理的误读大于理解。一度以为,“无为而治”即“不作为不治”,但很显然,于情于理,此解释行不通。所以,无为而治即“自治”的代名词。

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契机和有效保障。更值一提,自我管理过程中,难免形形色色的学生问题将暴露殆尽,但由于教师的信任、放手,给予学生一份倍感尊重的空间,他们将在期待的眼光中实现自我净化与过滤,问题于产生的同时自动消解。由此看来,信任、放手让学生的成长轨迹更清晰深刻,虽曲折坎坷,但会比一手包办精彩丰富。

记得学生时代,早读由语文和英语垄断,老师从没下达具体的晨读任务,可是同学们都能自觉安排、充实利用。铃声响起时,将早读一分为二,一半语文一半英语,酣畅淋漓、不亦乐乎的朗读情形已是常态。可为人师后,登上讲台,却发现“晨读之怪现状”:原以为是琅琅书声,原以为是摇头晃脑,原以为是热火朝天,可踏进教室那一刻,全场鸦雀无声,呆呆静坐,四十多双眼睛迷离地看着我,似乎在等待……“为什么不读书?为什么没声音?”“老师,读什么?”这个回答至今在脑海盘旋,每每想起,倍觉酸楚悲哀。丧失自主性的学生是对管理的极大嘲讽吧!与此同时,也不禁反思:到底是什么在侵蚀自主性?就自身而言,教师群体过度精细化管理,事无巨细,大权在握,全盘操控,呵护意识强烈,何谈信任?又谈何放手?

于是知晓,充分信任,果敢放手:

2015年9月28日,第二次秋季田径运动会,当学生站在闭幕式的领奖台时,我坐在空荡荡的班级座位上陷入沉思:同样的项目,同样的场地,同样的学生,这一次我的角色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呵护的主角退居为幕后的目送者,只是给予信任,全程放手。开幕入场式整齐有力的亮相是学生自己操办;比赛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学生自己操办;井然有序的啦啦队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持续不断的后勤保障是学生自己管理的……而我,在背后看着他们比赛,望着他们呐喊,看着他们领奖,很多时候,不需要开口,只是默默目送!

猛地忆起那段话:“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缘分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其实,师生缘也如此,短短相伴的时间,他们已在悄然长大,你得信任,得放手,得退居,得把舞台的中央交给他们……

日常管理过程中,惩罚教育与情感教育交相呼应,一双翅膀合力并用,才能振翅高飞,凌霄于更高更远的管理胜境!同时,厚积薄发的师生素养以及“习惯性阅读”和“通畅性表达”将作为恒久坚固的原始动力,支撑着这双翅膀在高远胜境中永远翱翔!

论文作者: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透视问题百相,聚焦管理之力论文_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