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偏头痛患者给予氟桂利嗪+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96例偏头痛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为48例。单一组给予单纯的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氟桂利嗪+尼莫地平进行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47例(97.92%)明显高于单一组37例(77.08%),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2例(4.17%)明显低于单一组8例(16.67%),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偏头痛患者给予氟桂利嗪+尼莫地平进行联合治疗,疗效确切。
【关键词】氟桂利嗪;尼莫地平;偏头痛患者
偏头痛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在其他类型头痛疾病中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患者发病前期将会出现肢体麻木、视力模糊以及眼镜闪光等临床症状,并且于60s~几小时内出现头痛的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将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反应,直到呕吐后疼痛程度逐渐尽情,当患者处于安静或者黑暗的环境下,将会减轻头痛反应[1-2]。此外,对于患者每次发作前,将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临床数据显示,该类疾病的发生几率伴随我国生活压力和节奏的加快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偏头痛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出现大脑局部损伤的情况,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容易出现中风[3-4]。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氟桂利嗪+尼莫地平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选择到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96例偏头痛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为48例,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单一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8.35±5.07)岁;最短病程6个月,最长病程7年,平均病程(4.25±1.31)年;联合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8.84±5.46)岁;最短病程6个月,最长病程8年,平均病程(4.76±1.58)年。两组患者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差异并无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单一组给予单纯的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服用氟桂利嗪片(生产厂家: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610)进行治疗,一天一次,一次一片,8周为一个治疗疗程。
联合组给予氟桂利嗪+尼莫地平进行联合治疗。联合组服用氟桂利嗪的方法与单一组相同,与此同时,加用尼莫地平片(生产厂家: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5019)进行联合治疗,每天三次,每次40mg。8周为一个治疗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治疗效果评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③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100%-治疗无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偏头痛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
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47例(97.92%)明显高于单一组37例(77.08%),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n(%)]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对
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2例(4.17%)明显低于单一组8例(16.67%),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对[n(%)]
3讨论
偏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具有反复性,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视力模糊、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临床若未采取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者错过宝贵的治疗时机,在一定程度上为治疗增加难度,同时,还将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5]。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氟桂利嗪以及尼莫地平作为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药物,其中,尼莫地平作为一种二氢砒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阻断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同时,降低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流速,对于缓解患者平滑肌细胞痉挛症状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偏头痛的发生。氟桂利嗪药物在实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平滑肌收缩反应,同时,对于颅外血管扩张的抑制效果同样显著,对于缓解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效果值得肯定[6]。经过大量分析得出: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47例(97.92%)明显高于单一组37例(77.08%),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2例(4.17%)明显低于单一组8例(16.67%),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可见,与单纯使用氟桂利嗪的治疗方法相比,通过加用尼莫地平进行联合治疗,两者药物联合使用,不仅能够延长抑制机体钙离子通道的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脑痉挛的临床症状。
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对偏头痛患者采取氟桂利嗪+尼莫地平进行联合治疗,对于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十分显著,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刘艳,李佩芳.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偏头痛发作期30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16,32(2):37-39.
[2]郭丰存,郭燕洁,金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6,31(3):433-435.
[3]刘君,刘万平,何兴林,et al. 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5):2932-2934.
[4]毛燕,崔慧娟,王玉才,et al. 救脑汤治疗偏头痛急性期(血瘀证)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LPA、TNF-α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26-228.
[5]龚雪琴,张娟.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4):2957-2959.
[6]黄玉龙,丁培杰,马福云,et al.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9):1816-1818.
论文作者:欧阳永红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患者论文; 偏头痛论文; 尼莫地平论文; 将会论文; 统计学论文; 几率论文; 发生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