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事业的核心工作,只有努力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才能促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有效方法
1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科学性、艺术性。因此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园林的绿化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提升,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健康。只有做好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绿化不仅仅需要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发挥作用,还要塑造更加理想的艺术构图和景观特色,达到美化城市的作用。而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没有良好的管理和精心养护工作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加强园林的绿化施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才能够达到最初预期的园林绿化效果,才能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景观,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园林的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还有着经济、生态、社会、科学、教育等功能,并能够促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良好的养护管理,可以巩固现有的园林绿化成果,激发人们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大大提高市民的爱护植物意识,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现状
2.1对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将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联系在一起,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较松。园林绿化并没有保证美观性,没有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无法体现园林的价值和作用。除此以外,管理部门对此缺乏重视,资金投入较低,没有给予充足的养护经费。而在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日常养护成本较高,使园林设计和养护处处受到资金的限制,不利于提高绿化水平,也不利于园林和绿化的发展。
2.2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管理制度是施工的重要前提,施工管理制度的缺位,不能给管理人员合理指导,便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会给施工过程带来种种困难,例如:施工工作人员不遵守施工纪律、施工方法不规范等。另外,园林工程以其自有的特点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熟练地技能。所以,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弥补管理人员因为缺乏园林知识而造成的管理失误。施工制度的不完善还可能会造成园林植物的死亡等严重后果,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质量。
2.3养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当前许多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意识到绿化工程完成后的养护问题,往往会聘请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绿化施工,但是却没有投入精力建立专业的养护管理团队。许多园林绿化工程在完成之后拥有良好的绿化效果,但由于缺乏养护管理团队,造成绿化工程在完成之后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例如,园林被人毁坏、病虫侵害现象严重、草坪浓密程度不够均匀等。
3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效方法
3.1提高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应对设计师们提出更高要求,设计师要更加重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尽可能提高园林养护工作的质量,使其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为施工打下基础。其次,严格要求施工和养护人员,督促其提升自身素质,熟悉各种植物的特点、生长习性等,根据不同植物进行不同的养护工作,加强全过程的养护管理,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率,使园林养护达到预期效果。
3.2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全面了解施工企业的现状,同时结合国家有关园林建筑的管理规定,制订出一套适合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其次,将施工进行细分,全面分析每个部分的施工内容,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出合理的施工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做好管理制度的审核工作,在管理制度制订好后,必须上交给审批部门,批准后,才能投入到施工中执行。管理内容在审批时,需要依照相关法律,力求做到科学审核,从本质上提高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前要根据自身施工需要,同时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制订一套符合自身的管理制度。
3.3把握绿化施工要点
第一,园林施工前期技术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植被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结合不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栽种。提升植物适应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植物遭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园林植物之间,生长习性、生长特点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即使是同一品种,但由于受土壤性质、肥力程度、地形地势、光照等多方面影响,使得同类植物在长势方面存在差异性。所以,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当优先选择株型、大小、生长特点、习性一致以及节间粗短、根系发达、顶芽饱满、植型优美的植物。第二,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绿化施工质量控制包括了土壤的处理、种植槽与种植穴的挖掘、苗木的质量与栽培控制以及定点放线处理工作等。通过土壤检测,科学的分析园林施工现场土壤的透气性、酸碱度以及营养含量等,进行土壤的改良、施肥和消毒工作,必要时进行客土。苗木的质量与栽培控制要求对苗木的胸径、柱形、高度、土球直径以及损伤程度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进场的苗木质量以及栽培工艺符合施工质量标准。种植槽与种植穴的挖掘工作主要根据苗木的根系特点及土球直径大小决定,确保根系有充足的生长空间。进行定点放线处理时,应保证点的标记明显,易察觉,还应保证点、线的位置准确合理。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和控制点、线的位置。
3.4做好养护工作
第一,土壤施肥与灌溉。土壤施肥与灌溉工作分为浇水、施肥两部分。浇水是根据天气和植物的不同情况而灵活掌握,做到“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每次浇水需深湿土层厚度,其中乔木为7-10cm,花灌木为5-7cm,地被与草地为3-5cm。对于土壤施肥工作,首先应保证每个月施化学肥料1次,复合肥、尿素或氮磷配合施用量在15-24g/m2。在开花前和开花后施肥,花前施肥会促进开花旺盛,开后施肥可及时补充开花后营养成分的不足。其次乔木的施肥工作还应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按磷酸氢二钾为主。第二,排水。很多植物在吸收过多的水分之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直接死亡。因此在园林养护中,必须要加强排水工作,保证相关植物不会吸收过量的水分,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茁壮成长。第三,病虫害的防治。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养护采用的病虫害防护与治理的方式主要是2种:一是生物防治,通过有针对性地养殖和种植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具备绿色环保的特征,符合自然规律,也能实现不错的效果,但往往见效较慢,对于急性病虫害效果较差。二是药物防治,采用药物应对病虫害的方式,往往需要采用强力的农药,杀灭病虫害,保护好相关的园林植物。
3.5加强后期养护与资金的投入
为了保证绿化的长势和造型,达到美化环境、陶冶身心的目的,必须在后期对植被进行养护,避免出现重栽轻管的现象,抓好培养工作,落实绿植养护经费。聘请专业人员修剪绿化植物,设置标示语,提醒人们自觉保护公共财产,做好修剪整形、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并且做到长效管理,保证所有植被成活率达到90%以上。加强科技投入,不断更新培养技术,同时,向群众加强绿植宣传教育,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对于整个园林工程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既要有高强的技术支持,还要有长期的维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内容包含了很多,因此要促使园林达到完美的效果,就要重视园林的绿化施工和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凌华国.探究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5, 13:224+228.
[2]马佳颖.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合—以浙江湖州敢山南路绿化提升工程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12:75-76.
[3]胡辉.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5, 3112:79-80.
论文作者:迟晓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工作论文; 病虫害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土壤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