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正处于快速的社会发展时期,城市化和城镇化已经拥挤的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最重要的是土地问题最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是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要求,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行为。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土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地规划;发展
1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科学地开发利用。目前,在中国有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许多不合理的问题。土地资源的滥用有效地破坏了土地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人地矛盾尖锐化。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土地规划的含义
土地规划是土地管理和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即各级政府采取经济政策措施,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前,土地规划主要有两大类:总体规划和特殊规则。土地总体规划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通过对各类土地的综合规划,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和社会用地的合理配置,从而更好地通过刘来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虽然我国的土地面积很大,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进程在不断发展,城乡土地规划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完善土地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
3 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当前,在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种资源和环境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认真分析我们所处的环境,也会有一个快速的环境,如恶劣的生态环境、资源整合和人口增长。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土地的地位毋庸置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促进整个国际粮食安全,充分保障周边资源和环境的有效利用。土地上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用地,土地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它还将严重影响其他资源的有效性,一些地区也将危及生命。大量事实表明,土地退化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周围的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健康。国家土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资产。除自身价值外,如果不科学合理,也会造成经济损失。
4 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的现状
1.土地资源质量不理想。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我国的土地已严重退化。退化土地不能再利用,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虽然当局开始植树,但治理的速度远远低于土地退化的速度。2.土地集约化水平很低,其主要表现为:土地规模经营不足,主要表现在分散形式、种植面积、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不充分、园林布局、草地合理利用率低等。在城市中,大量的土地资产闲置,建设用地向外扩展,占用大量土地。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土地整理水平低。3.人口、土地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我国人口居世界首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土地问题也是环境问题。当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时,土地资源必然受到牵连。由于人口的增长,大量的土地需要用于住房、生产和种植。在一些地方,合理有效的规划将进一步加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况。
5 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措施
5.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土地规划和管理的水平,是预检验工作的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与原有的土地规划政策和审批制度进行妥善处理,对土地规划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土地利用规划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规划管理法律制度,包括土地规划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土地规划和管理的监督和监督,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此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对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增加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监管力度,城市和农村建设的总的土地供应和土地利用规模,严格控制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
5.2重视可持续土地管理的科技创新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我国土地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已基本上得到了较为传统的应用。没有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管理,创新能力相对较差。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技对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他们在土地管理的建设中也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因此,有效地解决了土地调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覆盖和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利用变化,将逐步增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我们国家现有的信息科技资源为突破口,从而达到最大值为可持续土地管理的一项有效的支持。信息技术的投入能显著提高管理人员参与管理创新的能力。在进入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全面投入可以促进可持续管理的新发展。参与管理的人员不仅要依靠传统的土地管理计划,而且应该跳出去寻找新的方法。
5.3 空间管制规则
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建筑活动,允许建筑面积。农地流转相关制度要逐步完善,必须加强监督。如果在条件区域内进行建设活动,就不可能突破城市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申请报批。如果出现突破,必须采取措施处理,并在完全相关程序的情况下申请批准。限制建设面积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地,包括基本农田和复垦土地等土地资源。该地区应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不允许建设新的城市用地。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改造村庄,增加相应的功能设施。基础设施的科学布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禁止建设领域,重点保护和绝对控制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确保保护措施到位。
5.4完善和改进土地规划方法
目前,定性分析方法和静态分析方法在中国国土规划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但在具体应用中,他们都是单一的,有限的,并不能有效提高质量和土地规划水平。因此,需要加快和完善土地规划方法。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采用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取代传统的定性和静态分析方法。即在土地利用和开放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同时,当前土地开发利用环境越来越复杂,静态与动态分析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科学的预测和判断。通过对土地规划方法的不断改进,我们认为不可能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6 结束语
总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之下,我们国家土地资源也逐渐出现资源紧张局面,在这种形势之下,强化土地管理工作也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目前在土地工作之中,土地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就是土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最终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实现我们国家土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晖.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J].农村经济,2005(07):49-50.
[2]崔建宏.论土地开发整理中规划设置与可持续发展[J].华北国土资源,2012(03):97-99.
[3]刘序,陈美球.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观[J].国土经济,2003(12):17-19.
[4]孙钰霞.重庆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D].西南大学,2012.
[5]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经济,2001(04):28-29.
论文作者:翟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土地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土地管理论文; 土地利用论文; 可持续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