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理念与大学生体育保险市场的开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险市场论文,理念论文,大学生论文,体育论文,健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03)01-0018-02
1 健康新理念
关注人类的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三重属性,即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这一定义,突破了健康的传统医学模式,拓展健康的认识空间,更加注重个体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状态或生存质量的整体性综合评价。但这一概念只是为人们理解健康在维度上提供指导,而实质上健康的理念是全方位的、动态的过程,不仅包括事前的预防、锻炼、保养等健康的追求,而且包括具有事后的分险分散、权利捍卫等社会保障意识。“健康第一”是当今中国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它有效地推动了旨在促进身心健康和改善生活方式为目的的高校体育的发展,但大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或进行野外旅游时,经常发生意外事故,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大学生医疗费国家不再大包大揽的情况下,如何转移运动风险,解除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后顾之忧,把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实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基础,体育保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说健康理念离不开体育保险。
2 国外发达国家高校体育保险概览
在当代体育发达国家,如美、法、意、日等国,体育保险业务开展得比较早,体育保险法规比较健全。从体育保险对象看,适应范围广,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体育联合会、体育协会及其下属的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和属于这些体育组织的会员、教练员、志愿者等。在西方,由于体育社会程度高,体育协会、俱乐部遍及大街小巷,高校体育活动都分散到各类社会组织中,因此体育保险的险种对大学生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主要险种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重大赛事的保险、气候保险等。如1984年7月法国政府颁布的《体育运动法》第37条和38条,直接与体育保险有关。第37条规定:“体育运动组织为开展活动签订保险合同、为其所应负责任投保……该等保险合同应承保体育运动组织、活动组织者、被建议人和运动员的民事责任……。”第68条规定:“体育运动组织应告知其成员投保人身保险的益处,以便在其受到意外伤害时提供保障……。”意大利体育法明确规定:“职业俱乐部保险将运动员收入的4%-5%作为保险费用。”日本体育和学校健康中心针对公立和私立的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专门制定了灾害互助金制度,以应对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另外,日本还经营气候保险,对因为天气原因使体育比赛无法进行,给体育团体造成损失的,可以通过气候保险得以补偿。总之,多数发达国家都规定体育协会、联合会乃至俱乐部举行体育比赛、参加体育训练活动必须给会员上保险。健全的体育保险法规,确保了高校体育的蓬勃发展。
3 我国高校体育保险市场开发的现状
我国的现代保险业起步晚,改革开放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作为保险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保险,起步更晚,其导火线是1998年中美友好运动会上,体操运动员桑兰意外受伤,在严重的伤情面前,是美国高度发达的体育保险,为她献上1000万美元的保险金,使她得以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治疗。这一事件引起中国体育界有关部门对运动员体育保险的高度重视。同年,国家体委的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定义细则》和《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办法》,并设计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体检表》。这些规定虽然是针对国家队运动员的,但它对于保险业开拓体育市场起了示范作用,直接推动了大学生体育保险业的发展,并呈现如下特点:
3.1 大学生赛事保险倍受青睐
随着大学生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育赛事得以开发,体育保险公司纷纷介入。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与大运会组委会签署协议,向大运会开出了保额154.06亿元的保单,创大学生体育保险之最。大学生赛事保险可谓起步晚,起点高。
3.2 大学生平安保险发展迅速
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承接大学生赛事保险的同时,中国人寿保险也不甘示弱,适时地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推出了平安保险,为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此险种一经推出,有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如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坚持学校动员、学生自愿投保的原则,每人每年交30元保费就可得到2000元的意外伤害保金。2001年全校投保人数为4425人,意外出险人数为253人,出险率为5.71%,其中体育系出险人数为178人,占意外出险人数的70.36%。2002年,全校投保人数为5000人,出险人数为335人,出险率为6.70%,其中体育系出险率为77.01%。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特别是体育院系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逐年增多,参加体育保险的人数也急剧增加,大学生体育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4 中国大学生体育保险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所进行的各项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体育保险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教育体制的改革,办学社会化,大学教育普及化,高校人数急剧膨胀;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使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制度化、生活化,相应的体育伤害事故会增多。而高校医疗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大学生依赖国家包销医疗费用的心理,促使他们寻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转移风险的新通道。不仅如此,高校还拥有几十万个体育场馆,每年有许多全国性的大学生综合赛事,这些资源为体育保险提供了无限商机。然而机遇与挑战同在,中国已加入WTO,有关保险的壁垒逐渐打破,外国保险公司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国际奥委会的TOP伙伴美国恒康人寿宣布,将奥运会计划延续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目前为止,我国有25家外资保险公司共27个经营机构,另有100多家外资公司在中国建立200多个代表处,这些外资企业大都有着丰富的保险经验,资本势力雄厚,这对国内稚嫩保险业的发展,无疑是严峻的挑战。
5 国外的经验及我们的出路
5.1 强化大学生体育保险意识
在体育产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人们的保险意识很强。那些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从小就受到保险观念的影响,深知投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成了主动投保的保险意识。然而我国体育保险还属新事物,许多大学生没有保险意识。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大体育保险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了解体育保险的好处,增强体育保险意识。
5.2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保险法规
体育保险业发达的国家都有着比较健全的体育保险法规,按照法规规定,各类体育组织及其会员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都应投保。只有这样,才能在法律上保护体育爱好者包括大学生的利益。目前我国高校各种赛事频繁举行,有关大学生安全保障没有明文规定,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大学生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与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高校办学理念是极不相称的。
5.3 完善高校体育保险险种,实现体育保险对象多元化
从国外的经验看,高校体育保险险种多、分类细(诸如责任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重大赛事保险,每个大类里又分为若干个小类)。这样既有利于保险公司分散分险,又满足了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性质的多元化体育保险需求。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保险险种少,特别缺乏针对风险系数大、需求多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保险险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体育保险市场的供需脱节。因此,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合理地制定出不同类别的高校体育保险险种,让更多的大学生青睐于体育保险,能有效地推动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发展。
5.4 广开财源,实现大学生投保资金多元化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承担的学费越来越重,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可采用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保险费的问题。还可以在大学通过发行体育彩票,从公益金中提成,作为部分大学生体育保险基金,以解除大学生参加训练、比赛的后顾之忧。
5.5 加速高校体育保险中介业的发展
西方高校的体育保险市场之所以快速发展,中介人的作用功不可没,它把大学生体育保险需求与保险公司承保能力、险种产品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我国要全面开拓高校体育保险市场,既不能缺少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更不能缺少体育保险中介。通过中介人的作用,可快速地进行高校体育保险市场调查、险种推销及保险的风险评估,还有其他信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