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探讨论文_张贵鑫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探讨论文_张贵鑫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卢龙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400)

摘要:信息化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作用及影响程度已不言而喻,所以,如何提高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电力企业中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不断的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各项制度及体系,以保证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效的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本文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改革过程是现代化管理手段革新,是信息化化管理理念的渗透,绝非简单的引入设备或改变技术应用手段。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方式方法,不断地强化专业信息人才的储备与培养,进而推进人才管理机制同步于企业发展需要。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规范化人信息管理体系,经由科学管理优化整合人力资源,最终为电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贡献。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主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工作核心主要有:人才招聘、人才培训、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人事资源管理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很多功能,不仅能够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合理整合和分配,而且还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分层结构,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相应配套体系的数据化以及集成化。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必须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平台的搭建也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关键。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理解还不够清楚

虽然我国在信息化建设上起步较早,且发展时间足够长,建设的信息化体系也相对完善,但这也仅仅限制于企业生产方面,对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的融入还远远不够,甚至长时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电力企业管理层应及时意识到管理工作目前所存在问题,改变传统的“重生产,轻管理”的理念,从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化的建设。

2.2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短缺严重

电力企业属于多重密集型产业,集合巨量资金、先进技术和大量人员。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需要大量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引进是在外资企业大量涌入之后逐渐形成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新时期,虽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很多电力企业依旧只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形象工程,疲于应付薪酬福利方面的事情,没有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开发人才。因此,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专业人才较少、人才专业知识薄弱、职业素质较低、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2.3对相关软件的运用还不够熟练,且普及率比较低

很多企业目前已经运用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目前,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设计、构库的灵活性等功能已经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但在整个实际应用过程中,对软件的熟练程度还不够,没有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其功效。

3实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策

3.1提高人力资源系统基础数据质量

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实行信息化管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事档案以及原始数据的合理保存,在安全性方面也有很大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过去,人事档案保存主要采用纸质保存的方法,随着时间推移,很多纸质档案开始变黄、变旧、破损、丢失,导致资料不齐全、不完整。而采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可以直接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并且建立专门的管理文件,分级录入,确保数据更新及时。对于旧的文件,可以采用备份的方式保留数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保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2统一布局,搭建符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

搭建符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条件。与传统的制造部门、服务部门、财务部门不同,信息化之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能够带来显而易见的短期利益。如果电力企业鼠目寸光,在平台建设方面偷工减料,致使平台无法迅速建立,或者建立后无法有效稳定运行,那么必然给电力企业中长期的发展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构性损失。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好坏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规划整个信息系统,综合考虑硬件、软件、企业大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将一切有利与平台建设的因素整合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下,发挥平台优势,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3.3优化系统功能

第一,对数据库中人员进行综合能力素质的测评,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比如通过国际权威人格因素测试法,以网上答题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性格、特征、潜力等进行一定测评,从而寻找出适合该工作人员的岗位与职业。这项功能可以使电力企业对员工的个人潜力与特点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让适合的人去做相应的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第二,改善数据库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在每个月、季度、年都会对数据库进行一次系统的整合,但是在数据库的流通收发过程中,步骤还比较繁琐。一般都要通过各个单位的压缩、打包、上报及接收方的下载解压等过程。同时某些数据不符合规定时,还需要进行重复的同类工作。这就需要对数据库管理上的提高,设计一个主平台对所有下属单位的数据库进行整体管理,各单位可以以网络形式远程控制自己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查询、修改、统计等。这就省去了数据库传送过程中繁琐的步骤,方便了人力资源工作的管理。

3.4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众所周知,任何项目的实施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要建立风险的控制体系,其中包括对企业的内部风险和企业的外部风险。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企业风险的预防意识,加强对企业风险的识别能力,在风险分析和管理中,主要任务就是要对企业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明确,找出致使产生风险出现的原因,然后为后面的风险预测和风险度量以及风险决策奠定基础。在风险识别后,企业要对风险进行度量,确定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运用一定方法来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产生的损失进行程度和范围的预测。做完风险度量以后,电力企业领导通过分析报告,然后做出准确的决策,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危害程度。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不仅意味着对精英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对企业的发展理念也要得以应对社会的步调。人力资源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成分,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案的阐述,希望能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J].张沂.现代经济信息.2017(10)

[2]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张瑾.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2)

[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探讨[J].章丹.中国电力教育.2014(34)

[4]浅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J].张明光,王曼.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0)

[5]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探讨[J].边美玲.办公室业务.2018(21)

论文作者:张贵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探讨论文_张贵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