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应在学龄前进行培训_亲子成长论文

“集中”应在学龄前进行培训_亲子成长论文

“专心”要从学龄前开始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心论文,学龄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一位母亲来信诉说了她对8岁女儿“学习不专心”的焦虑。她在信中说:女儿现在上小学二年级,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放学后总是要玩够了,才很不情愿地坐下来做作业,而且马马虎虎做完了事。早在幼儿园时,老师就曾反映这孩子上课爱说话、玩小东西;小学老师说她不是题目不会做,而是磨蹭,不肯动脑子。这位母亲自责道:“我知道这是受我的影响,从小娇惯了她。”

的确,影响中小学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大障碍是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即静不下心来、注意集中不起来。孩子上课、做作业若注意不能集中,学的东西也就要打折扣了。同龄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是有差异的。那些超常儿童的注意能高度集中,有的3岁时就能在食物和玩具诱惑的条件下一气读完一张毫无内在联系的500个字的汉字表,时间长达30分钟;而另一些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有许多注意障碍,他们的注意力水平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但是,除了这两类特殊儿童外,大多数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是与其年龄相当的,即属于正常水平。打一个不适当的比方,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大多数正常儿童的注意“硬件”(生理机制)是差不多的,而“软件”(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步优化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多数还仅仅停留在“认字、计算”等很狭窄的范围之内,几乎称不上综合素质的培养。直到孩子上了小学,成绩不如别人,或者老师“告状”,家长才意识到孩子“不专心”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显然,问题暴露在小学,根子却多半是在学龄前。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学龄前儿童以游戏为主,如何谈得上“专心”?还有的家长在教孩子识字、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年幼的孩子对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也难以“专心”。其实,这些家长误解了游戏和孩子在识字、计算中出现的不专心。笔者认为,学龄前儿童的“专心”是应该也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在游戏中逐步训练形成的。这种训练甚至可在婴儿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专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家长不要随便中断与孩子的游戏活动(特别是讲故事、搭积木等)。当你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或与孩子一起搭积木、做游戏的时候,尤其是当孩子非常投入、非常专心的时候,你不应该随便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即使孩子还很小,甚至还不会说话。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年幼不懂事,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玩只是哄哄孩子的儿戏,因此,常常一边断断续续给孩子讲故事,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与人聊天;或者一会儿起身干这个,一会起身干那个。大一些的孩子会很讨厌这样随便的中断,嚷嚷“妈妈讲,妈妈讲”,而家长可能还很不耐烦:“别吵,大人有事!”殊不知你视而不见,压制的正是孩子的“专心”的萌芽!记得有个教育家非常重视对孩子专心的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规定:当他和孩子在一起进行任何智力活动(包括游戏)时,都不许家人随便打扰,即使来了客人,也得在外面等候,决不轻易中断。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逐步养成孩子的“专心”,而且能让孩子从小知道“专心”、“有始有终”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家长不要随便干扰孩子的游戏。特别是当孩子正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时候,任何让步、等待都是必要的,因为你保护的正是日后孩子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集中注意”的品质!家长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当孩子尚二三岁时,家长看着孩子专心、稚气的模样可爱,忍不住一把抱起来又亲又吻,或者在一旁打岔逗闹;而当孩子稍大一些到五六岁时,又常常不管孩子是否正专心忙着什么,一会儿叫孩子干这,一会儿叫孩子干那;或者凭自己的兴趣与孩子讲这个、问那个,全然意识不到这样做是在破坏孩子的专心行为。孩子日后的“专心学习”正是始于现在的专心游戏。一个能专心某个游戏的孩子虽然不一定能专心读书学习,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一个连游戏也不能专心的孩子一定不会专心读书学习!不可否认,孩子长大后,注意的集中水准也会随着提高,但是,随着提高的还有学习任务,新的学习任务要求有更高水平的“集中注意”。

此外,为了培养孩子的专心,家长发现孩子在活动中遇到了困难时不要轻易帮忙代劳,而应尽量给孩子动脑筋、坚持下去的机会。如果孩子因困难而坚持不下去,家长也应该先鼓励他再试一试,如果还不行,才协助他排除障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能够坚持下去。要记住:游戏的结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是否“专心”,是否有“目标”,有“坚持性”。

平时,常听不少家长诉说孩子没有常性。学钢琴、学画画,没有一样能坚持下来。当然,孩子能专注于一项学习活动,并显示出特别的兴趣或技能,这固然不坏,但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兴趣广泛一些,多尝试一些活动也未必不好。这既有利于孩子自己,也有利于家长去寻找、发现他的真正的兴趣或潜能所在。因此,笔者以为像这一种的所谓没有常性并非一定不好,最重要的是注重孩子在活动中的“专心”品质的培养,因为它更直接地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

标签:;  ;  ;  ;  

“集中”应在学龄前进行培训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