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消防隐患及预防对策论文_马长春

浅析古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消防隐患及预防对策论文_马长春

身份证:32102019681212xxxx

江苏福宇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作为历史的一个见证,古建筑在现代具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需要保护的,在发展现代建筑文化的同时,也要吸收古建筑中的文化,学习借鉴的同时,也要将其保护工作的重点进行研究,使其更长久的存留于世,供世人缅怀先人、了解历史。综合以上的诸多观点,要从火灾隐患的分析中找寻具体的预防措施,并积极的进行实施,是其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关键词:古建筑施工;消防隐患;防范措施

引言:

古建筑的防火保护由于文化保护以及材料本身的一些限制,其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指定消防安全策略的时候,也应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安全管理策略,保证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同时又不损坏古建筑展示出来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1 古建筑发生火灾危险的因素

1.1 古建筑自身结构问题

我国的古建筑源远流长,经过历史长河的冲洗,保存至今。一般而言,古建筑一般都是修建了距今百年千年的历史,其主体结构绝大多数均采用木质结构进行修建。虽然木质结构进行修建的古建筑优势较多,但是由于时间长河的不断冲洗,其木质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干燥、腐蚀等现象,由起初的木质结构转变为干木质结构,易引起火灾,且不易控制。还有一点需要明确,尤其早期修建的古建筑采用的木质结构,其木材也是选用上等木材进行修建,但是由于上等的木材里面的油脂含量要比普通木材的油脂含量高,从而会对火灾的引发几率加高,进而造成火灾现象的产生。

1.2 建筑材料易燃,火灾荷载大

我国古建筑的建筑材料一般以木料为框架,木材进过长期的风吹日晒之后,含水量比普通木材低得多,因此也容易燃烧,火灾荷载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也比较快。

1.3 缺乏现代消防设施

古建筑的修建年代较早,一般都没有设置现代消防设备,比如消防给水龙头;消火栓;自动火警报警系统等,实际上后期我们在进行建筑保护的时候也会配置,但是由于建筑文化保护意愿,在覆盖上面不会很全面。

1.4 扑救过程中存在着困难因素。

第一,与现代的建筑相比,由于古代建筑技术的不发达,在设计上及施工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没有设计防火消防通道的意识,也不存在一定的消防设施,主要是由于古建筑的间隔距离比较小,那么,一旦发生火灾,将不可能进行立即的施救,所以古建筑如今防火工作很受阻碍。第二,古建筑如若发生火灾将具有非常高的温度,非常快的燃烧速度。由于古代的建筑以木材为主,一旦起火,有效的施救时间应当在15-20分钟,否则将会大面积燃烧。而且古建筑长时间的经受自然的洗礼,其木质结构受到扰动,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裂缝,会使其本身的牢固性受到影响,不仅如此,木材之间的拼接结构也将是起火时使火势蔓延的通道,是火势燃烧的速度加快。更加危险的是,古代的屋顶一般坚固宽大,浓烟不易散去,温度急增,屋顶就会坍塌,很难就行施救。第三,会有很大的烟雾生成。木材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并且古代建筑结构的特点而言,屋顶的坚固使烟雾不易散去。建筑物内一旦充满浓烟,将会给消防人员的施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不仅难进入其中,也不可能采取破拆的手段。

2 火灾预防的方法和措施

2.1 优化完善、认真执行消防安全责任机制

首先,明确古建筑所属的文管所、文物局是古建筑消防安全责任的主要承担主体。其次,依据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具体责任到人,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安排,要求每天进行防火巡查,并要求记录,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建立火灾、防火记录档案,每年对监控中心的灭火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进行备份,必要时清理保存周期超过1年的备份信息,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消防设备。古建筑管理部门在古建筑范围内要设立防火提示宣传牌,提示警示游人重视火灾预防,加强消防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古建筑管理单位要预设火灾紧急预案,加强对消防人员的技能体能训练,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以加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消防人员的紧急火灾救护能力。

2.2 加强古建筑的日常管理

建立网格化管理体制,将古建筑分为一个个网格,明确各个网格的消防安全责任,针对消防重要性进行分级,进行常规化,日常化的管理,同时各个责任主体之间需要签署《古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书》,以监督其落实最终的消防落地工作。

2.3 提高消防人员素质,做好“全民”消防

强化现役消防队伍建设,夯实群众性消防组织基础,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重要古建筑或古建筑群应分片整合保安、重点岗位员工、物业管理人员、治安联防队员、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员、消防志愿者以及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等多种力量资源,合理进行编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微型消防站。

2.4 设置消防标志

标志会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所以在旅游景点出或者建筑物本身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设置一系列的警示标志,比如防火标志、消防通道出口、消防指示标牌等。并严格的警示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导火物品带入古建筑内。以预防火灾的发生。

2.5 加强古建筑内设备的消防安全措施

安装在古建筑内的电气设备和管道,必须严格遵守公安机关和文物管理部门的消防安全规定。古建筑主厅内的主照明灯具和古建筑主厅内使用的水壶、电热器等加热工具,必须在一定的功率要求内,供电线路的电源线应设为独立的分支。各控制独立开关,并增加保险丝装置,防止电源过载。在古建筑中增加了消防水箱、消防水箱、超细干粉管网灭火装置、细水雾灭火装置等现代新型消防设备,并对相应设备的外观进行日常检查,并对其进行了操作。

2.6 加强生活用火的管理

2.6.1 炊事用火

主要考虑炉灶的选址和筑造,灶房地址一定要远离古建筑或文物集中的库房,炉灶不能靠近可燃建筑物,烟囱穿过闷项或房盖时,其周围应用不燃材料隔绝,上加防火帽,炉体灶堂应用耐火材料构筑,其内不能开裂漏火,使用时必须有专人看管,周围柴草不能堆积过多,饭好后应立即清除,做饭时油汤不宜过满,防止浮油过溢引起火灾,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应迅速盖上锅盖,端离炉火使其窒息。

2.6.2 照明用火

照明采用油灯或者蜡烛的时候,要远离可燃性的物质,在油灯上设置灯罩,严禁使用纸罩进行遮挡。并对油灯及蜡烛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不慎倾斜发生火灾,设有专人的人员对于其产生的油垢进行及时清理和添加灯油。

2.6.3 取暖用火

取暖方式主要有火炉、火坑、火盆、手炉等。对火炉设置的要求:木质地板上设置火炉时必须用砖或土坯垫成不低于14cm厚的隔热层,炉口上部须垂吊一定厚度的隔热板。使用火盆取暖不得直接将火盆放在木架或木质地板上,就放在较厚的不导热的台基上。使用手炉时,不能任意放置,更不能使用手炉烘烤被褥。第四,在古建筑的一定范围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及孔明灯等。

结束语:

总之,加强预防火灾是保护我国珍贵古建筑的重要措施,要从消防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开始,提高群众及管理人员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理念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消防设施和提高人员技能,既能防患于未然,又能在火灾现场及时挽救,为保护国家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晓朋.浅析古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消防隐患及预防对策[J].民营科技.2015(06)

[2]柳林.浅谈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3]马万学.古建筑消防安全分析评估及防火对策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6)

论文作者:马长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浅析古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消防隐患及预防对策论文_马长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