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叶西措毛

关于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叶西措毛

叶西措毛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第二民族中学 813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得到改革。 根据传统教育学,教师填鸭式教育模式不再适合当前的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愉快学习。

【关键词】生物课堂 初中生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176-01

引言:生物学知识是一门抽象的理论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生物学习丧去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学生需要更多的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上扩展自己的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变革,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在学习中能够自发的进行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由于教师大部分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没有学习兴趣, 有的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状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对人才的要求与日俱增。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模式不断的优化, 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

在教育不断革新的背景下, 自主学习是一个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办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还有主动运用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使学生与教师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去进行主动探索, 不再像传统教学中逼迫学生去学习, 使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该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学生则是教学中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探究性, 提高学习兴趣, 对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对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

二、创设不同情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生的生物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创设不同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1)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易懂的材料, 进行提问引路, 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可在课堂学习后, 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对每一节生物课, 教师都要精心准备设计, 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生物学具有探究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第三节内容教学时,这一章节内容是“开花和结果”, 是被子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找一些花的实物, 再以不同的花的图片或是各个时节植物的形态, 对学生设置问题: 第一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第二花的传粉过程是以什么形式进行的? 第三花与果实和种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课堂上, 我们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教材中花的结构图, 让学生对比花的实物来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和重要结构, 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对于传粉的过程, 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我们可利用动画展示,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

(2) 我们也可以对初中生进行分组, 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促进初中生独立思考, 激发初中生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探究。例如: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前, 我们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自己的全家福, 课堂上自由分组,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与家庭成员外貌的相似处、不同之处等进行讨论。先以相对直观简单的问题, 来对初中生进行提问, 提升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后, 循序渐进的提升问题的难度。

(3) 联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 初中生的探索精神使他们自己不再仅仅满足于从书本和课堂上获取知识, 我们可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 在学习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内容时, 以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为素材, 进行合理的加工与创建。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使不能具象的生物学知识, 以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部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具象的呈现出来。

例如:在学习细胞时,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片的方式, 将微观世界中的细胞的结构呈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视频, 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细胞是如何分裂产生新细胞的, 动物或植物体内的细胞又是如何运动的, 还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 医学中癌细胞是怎样在人体内分裂与扩散的。通过这种方式既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 又能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因材施教, 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由于我们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地理环境等特殊条件的因素,使得我自治州各校各班级人数普遍较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中格外重视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实际情况, 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进行分层式教育, 对新知识接受速度快的学生, 引导他们切勿好高骛远, 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对于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 基础知识相对较差, 学习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也较弱, 我们要先将知识点进行简化,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简及难、循序渐进, 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加强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中间能力的学生, 我们在教学中也应兼顾到。对于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 我们应一视同仁,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进度。

总之,初中生物教育不仅是为了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更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和动手等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创新探索与主动参与学习,体会生物学习的愉快及魅力所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为他们将来的积极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应玲,培养初中生物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华少年,2018(27)

[2]张晓华,初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18)

[3]王玲峰,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6(01)

论文作者:叶西措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关于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叶西措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