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许华强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许华强

许华强 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 510220

【摘要】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数学成为了当前高中教育最大的难题。很多高中生因数学计算能力不足,无法保障自己的最后成绩与考试效果,这对学生高考以及今后的成长生涯显然是不利的。教师需要做好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工作,处理学生的计算能力缺陷,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帮助突出。本文将以高中生计算能力缺陷为着眼点,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的成长予以足够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计算能力;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268-01

前言

虽然我国高考制度近些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过高中数学仍旧是必修的基础类科目。相较于初中阶段,高中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分类讨论、数形结合、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运算以及理解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理科类科目学习的基础,学生如果不具备计算能力,在面对与数学、与理科有关的问题计算时,学生就会陷入很大的困扰与问题。很多学生也经常表示课堂上明明已经听懂了教师所讲的内容,可是在实践中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积极性、学习自信心将会受到严重打击。学生得不到成功体验,没有成就感的支持,自然无法保障自己的学习热情、学习质量。

一、提高计算能力重视度

从近些年的高考题型可以看出,高考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数列问题、几何知识、应用题、函数知识都会包括大量字母运算。如果学生计算能力无法支撑与保障答案准确率,学生将无法再这些项目中得分。面对新课程背景,如今高中教材中的难、偏、繁知识点早已被删除[1]。很多教师于是认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没有意义,仅仅考虑与重视培养、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由于没有对学生运算能力予以足够多的关注,学生就会产生错觉,认为之所以自己做错题是因为自己马虎、粗心,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会越来越差。圆锥曲线、函数知识的学习难度很大,学生会因此对这类对计算要求很高的题目产生畏难情绪,该问题已经成为了学生通病。教师教学中不能降低计算要求,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2]。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以后,才能拥有更好的成绩,形成学习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教学衔接初高中内容

数学本身就涉及到非常多的运算内容,虽然初中阶段数学问题计算可以用计算器,但高中阶段则不允许,高考更不允许携带计算器设备。此时高中生的计算能力势必会进一步降低。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是需要正视的问题[3]。初高中数学知识实际上有一部分为重叠内容,教师处理好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利用初中经验保障自己的高中数学学习足够顺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处理好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在学生缺少计算器的支持下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利用初中经验改善学生的计算问题,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处理计算要求。

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数学计算问题实际上包括着非常复杂的内容,除了要考虑数学计算要求、数学运算要求以外,同时也要运用逻辑思维、联想、理解与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提升学生计算能力需要漫长的等待与过程,在大量训练的支持下,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够得到成长。当然学生也需要秉承认真、严谨的态度参与其中,绝不能在看到题目以后,不仔细读题就下笔去做。学生的不规范书写习惯、概念记忆并清楚、机械式的使用数学公式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平时教学中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展开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与训练。严格要求每一名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够得到保障。缺少反复练习、认真态度是无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练习中学生有必要熟记常见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口算能力,学生需要熟记运算公式、运算法则,养成认真审题习惯。

四、重视学习兴趣调动

不论是学习什么知识,兴趣的作用都是十分显著的。数学本身的特点就是枯燥与无聊,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学生进入数学背后世界以后,学生才能够发现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学生喜欢的故事,以此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与兴趣。以此为着眼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如概率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问题。比如先营造这样的场景:某商场做促销活动,在抽奖箱中准备了1000个抽奖券,其中有10个位中奖券,包括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安慰奖。请问某顾客从抽奖箱中抽取奖券,问该顾客中奖概率。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乐于做、乐于学。在学生遇到计算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共同计算,找出障碍克服的对策,使学生意识到数学问题实际上并不困难。利用该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就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学习基础做相应处理,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的渗透计算要求,把握好练习机会,以电脑学生耐心、自信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领悟计算本质,完善与总结运算要求。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后,学生的计算方法、计算技巧自然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浦春玲.浅谈高中数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8(24): 68+80.

[2]李睿思.新课改下学好高中数学的几个转变[J].课程教育研究,2018 (07):114-115.

[3]张晓叶.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运用探讨[J].西部皮革,2016,38 (12):168.

注: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维教学研究》(批准号:2018ZQJK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许华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许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