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居民及企业用电量与日俱增,电力企业线损现象逐渐频繁,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供电。虽然大部分电力企业就线损问题开展了相应的管理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取得实际效果,线损计算存在偏差、无法制定减损方案成为当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的现状,导致线路损耗加大,影响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研发一种更加智能、有效的线损管理方案,能够真正起到降损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建设;数据信息;智能电度表
引言
线损率是评估供电所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可靠指标,这也是国家一直坚决贯彻的节能政策,是考核供电所运作情况的重要指标。通常来看,线损分为管理和技术两大方面,技术线损指的是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中间的传输介质引起的损耗;而管理线损指的是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由于抄表、窃电与计算误差等各种情况而引发的损失。目前来看,许多的电能计量装置很难满足当今的电力系统的要求,因此,很多电力单位试图将电力计量自动化引入到线损管理当中,进入对线损压力进行一定的缓解,从而维护电力单位正常运行。
1电力计量自动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电力计量自动化建设是一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①应确保数据编码的统一性。由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多个不同的系统,包括低压集中抄表、地区厂站点能量实施遥测、大客户的度和管理、配变监测计量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为了确保数据编码的统一性以及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就必须构建规范而统一的编码系统。②应确保系统的易扩展性。在进行系统总体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严格遵循国家和国际电力行业的最新标准,在统一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进而确保系统能轻松实现与EMS系统和MIS系统、供电部门电力营销部门的信息实时交互,并完成与其他市公司、省公司、电厂等的数据交换,进一步提高扩展软件的功能和电网的规模。
2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现状
2.1线损计算存在偏差
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降低线损工作主要步骤为:首先同步收集电表相关数据;其次对线损进行相关计算;最终取得造成线损的原因,从而对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线损现象的产生。但由于当前电力企业采用的线损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在进行线损计算工作的过程中易受相关因素所影响,使计算数据缺乏同步性、完整性及准确性,从而无法及时避免线损现象的发生。
2.2线损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分布范围非常的广泛,在发达城市,线损管理情况大多较好,但是在一些发展较差的区域,线损管理状况却不是那么乐观。相当一部分城市的电力设备有使用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的特点,这种现象导致一些区域的线损率居高不下。除此之外,一些工厂私自购买发电机,用户偷电,发电厂与个人或团队达成协议私拉电线等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的线损率
2.3无法制定减损方案
由于线损计算数据的不确定性,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到产生线损的准确位置,进而无法第一时间对线损原因进行分析,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降损方案的时间与精力,使损方案缺乏针对性及合理性。导致降损管理工作失去实际意义,电力企业线损现象逐渐频发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严重威胁着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3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
3.1日常用电检查中的运用
在运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之前,日常用电检查工作需要通过现场来进行,其工作量比较大,在工作中极易顾此失彼,对线损异常分析状况的准确性和用电检查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投入使用以后,实时采集到的用电数据不仅可以为事故处理提供数据支撑,而且还为线损分析提供了信息指导,使用电检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窃电行为和电能计量故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制约和排除。电能计量的检查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的报警功能和计量点数据查询功能来进行线损的实时分析,此外定期查找客户违章、窃电嫌疑以及用电异常事件,并根据报警事件所发生的客户计量点的电流、电压、电能负荷状况,对用户的用电状况进行准确的把握,有效地提高了对用户的日常管理。
3.2查处窃电用电异常现象
集中抄表系统在线损管理的应用中,可充分利用其对电压、电流的实时检测以及记录的功能,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对线路检测数据进行收集,从而及时发现供电系统中存在的窃电、用电异常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避免由此因素引发线损等问题。但由于集中抄表系统这一功能已完全超出线损管理的适用范围,因此在实际的应用时,还需根据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该功能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进行线损管理工作,提高线损管理的及时性。
3.3监测系统的应用
通过把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在线损管理当中,能够实现多维度分析的功能,之后通过一定的流程来实现对有关问题的诊断和监测。在24h内,工作人员需要对每节点的功率数值、表码数值、电压与电流数据实施检查与收集,之后把这些数据传送到终端,通过终端完成对这些步骤的检测、分析和处理操作。除此之外,本系统还具备全天对电网运行状况实施计量与自动控制的作用,从而能够防止人为的失误,此举不但降低了线路耗损,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工作的准确性。
3.4构建线损模型
通过这种应用能够构建线损模型。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知道,通过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变电站、户外关系与计量点的有效分析,之后通过相应的过程就能够构建线损模型。如果监控发现了电力系统有所异常的话,此时,系统就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动的进行调整。把线损模型使用在线损管理中,能够保障其计算流程,因此,供电单位需要构建实用性良好的模型,如果数据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可以快速的把握线损状况和用电的状况。除此之外,此计算产生的线损率结果具有很高的精确度,从而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5形成线损报表
通过把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供电单位中,可以自动实现形成报表的功能。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完成对线损管理时,其主要的内容为对四分线损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之后结合最终的计算结果来形成线损报表。通过此系统还可以判别与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工作状况。例如对日线损和月线损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给予工作人员合理的线损信息和相关资料。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合理的对线损状况进行分析,如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
结语
现如今,随着电子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智能化电网必然会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而将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在线损管理中符合这一发展趋势,正确合理的应用此模式能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加强整个电网效率与准确性,进一步的立足于变化莫测的市场。综上所述,线损管理在电力系统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维护电力系统正常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线损管理中,存在便捷、效率高与节省人力物力等各种优势,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所以,供电所的员工需要充分的重视这件事情,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功能不断的改进,从而保障线损管理更加准确、快速、高效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吴玲艳.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6(9):121-122.
[2]王庆利.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24).
[3]赵卫军.电力系统中计量自动化及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J].科研,2016(11):00030.
论文作者:徐秋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线损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