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与母婴不良预后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分娩产妇中的80例胎盘早剥患者,其中40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40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实验对象临床症状、体征、胎盘剥离面积、产后出血率、孕产妇以及围产儿不良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内出血明显且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发生率高,另外胎盘早剥面积、产后出血发生率、围产儿预后不良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胎盘早剥情况下,母婴预后不良情况明显,需要进行早期的治疗和积极的预防。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母婴不良;胎盘剥离面积;关系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分娩期,正常位置胎盘于胎儿娩出前从子宫壁剥离[1]。胎盘早剥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母婴危害明显等特点,若早剥面积较小无明显症状表现,若超过50%则直接影响胎儿在母体内的血氧问题,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发生宫内窘迫、死亡等问题,还会导致孕妇死亡[2]。结合产科临床工作开展情况,胎儿早剥严重合并症集中在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以及急性肾衰几种,妊娠高血压(妊高症)也较为常见。相关资料指出,妊高症病程中若有子宫螺旋动脉、蜕膜血管腔痉挛狭窄的情况下,会有动脉栓塞以及胎盘后出血等问题,诱发胎盘早剥[3]。为了更好的了解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和母婴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并发胎盘早剥妊娠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以及单纯妊娠并发胎盘早剥后的母婴不良预后情况,为产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我院分娩方式胎盘早剥的产妇,病例选自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总计80例。合并妊高症(符合妊娠高血压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合并症妊高症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年龄22-38岁,年龄均值(26.50±1.35)岁;孕周27-42周,孕周均值(36.30±1.30)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4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年龄均值(26.30±1.55)岁;孕周28-42周,孕周均值(37.50±1.20)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综合病史、症状体征以及B超检查等诊断为胎盘早剥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胎盘剥离面积、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500ml)率以及孕产妇、围产儿不良预后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19.0进行80例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实验指标计算。产后出血率等计数观察指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观察指标以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的情况下,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症状、体征对比
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均有腹痛、腰痛、强直性宫缩等典型表现,其他症状、体征异常表现见表1。组间症状、体征占比结果经统计学计算,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阴道流血少,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发生率高。
2.3围产儿不良预后情况对比
实验组:新生儿窒息15例,围产儿死亡2例,围产儿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为42.50%(17/40)。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7例,围产儿死亡1例,围产儿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为20%(8/40)。
实验组围产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对照组围产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实验组、对照组围产儿不良预后情况经统计学计算,X2=4.7127,P=0.0299。
2.4孕产妇不良预后情况对比
80例参与此次实验的并胎盘早剥产妇均无死亡情况。实验组中有3例(7.5%)发生了术中子宫卒中,对照组中有1例(2.5%)发生了术中子宫卒中,术中发现后立即予宫体注射宫缩剂、按摩宫体,子宫收缩良好且子宫保全,无子宫切除情况。
3 讨论
胎盘早剥至今尚无较为确切的原因、发病机制,属于直接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的产科急症代表。相关资料指出,胎盘早剥发病率占同期妊娠分娩的1%左右[4]。胎盘早剥的主要促发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约占同期胎盘早剥发生率的50%。另外,排除血管病变的情况下,胎盘早剥还和腹部外伤、低血压综合征等机械性因素导致的子宫收缩有关。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妊高症的主要病理改变,子宫小血管痉挛导致子宫蜕膜、肌层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后的胎盘血肿,进一步导致胎盘早剥。早期阶段,出血停止的情况下患者一般无典型症状表现。剥离面于胎盘中央的情况下,血液无法使胎盘分离,在外流情况下聚集于胎盘后血肿增大、胎盘剥离面扩大问题明显,诱发内出血问题。相关资料指出,胎盘早剥产妇围生期死亡率占3%左右,围生儿病死率超过50%,在合并妊高症情况下产妇身体变化(血压、蛋白尿、凝血功能)明显,母婴死亡率更高[5-6]。隐性出血性胎盘早剥情况下,产妇有明显腹痛、腰痛表现,且有轻微阴道流血[7]。另外,胎儿宫内缺血、缺氧问题更为明显,导致胎儿宫内发育障碍,增加死胎发生率。所以,对于合并妊高症的胎盘早剥患者,在确诊的情况下需要尽早治疗、终止妊娠,于胎盘早剥6h内分娩,时间拖延越长,剥离面增加情况越明显,且会增加子宫胎盘卒中、DIC等问题,影响母婴安全[8-10]。
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收治的合并以及未合并妊高症的胎盘早剥患者,并进行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母婴预后等相关指标对比,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患者胎心异常率为67.50%、阴道流血率为45%、胎盘剥离面积>1/3为47.50%、产后出血率为45%、围产儿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为42.50%、孕产妇不良预后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患者胎心异常率为22.50%、阴道流血率为70%、胎盘剥离面积>1/3为22.50%、产后出血率为17.50%、围产儿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为20%、孕产妇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50%。组间相同实验指标结果经统计学计算,实验组产妇不良预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和杨淑柳,黄莹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阴道流血较少,以内出血为主,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发生率较高,观察组胎盘早剥的面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围产儿的不良预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11]。由此证明,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胎盘早剥情况下母婴预后不良,早期的治疗、积极预防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具有实施价值。
综上所述,积极预防、治疗妊妊高症能够降低以胎盘早剥发生率,通过预防妊高症提高母婴安全。另外,需做好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叮嘱孕妇进行完善且系统的产前检查工作,通过强化孕期健康教育、产前检查,为孕妇提供合理的运动、饮食计划,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为产科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整体上促进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何进球,吴言英.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86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1):44-45.
[2]黄国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有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46-47.
[3]薛艳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及其对母婴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9):1108-1109.
[4]阳子兑娣.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9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5):574-576.
[5]宋荣花,张建梅.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循证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86例的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8):123-124.
[6]朱勤花,何玲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诊断及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95-96.
[7]李美江,李妹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与母婴结局的关系[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3):345-346,377.
[8]缪冬梅,江金香.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0):133-135,139.
[9]郝静,李彦军.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母婴结局[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3(13):1323-1326.
[10]黄奎.胎盘早剥58例的临床诊疗与危险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12.
[11]杨淑柳,黄莹.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与母婴不良预后关系探讨[J].西南军医,2011,13(5):852-853.
论文作者:覃愈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胎盘论文; 产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母婴论文; 高血压论文; 不良论文; 率为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