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己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自己在学校学习中一同参与的表演,希望阐述舞台上演员肢体动作的重要性,提升舞台效果的同时,也能够让观众对于演员以及故事情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实现整部话剧艺术表现效果的提高。并且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研究,为自己以后的话剧表演以及对于演员肢体语言的掌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把握,进而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在未来的表演过程中去提升自身对于角色的演绎,提高自己整体的表演能力。
关键词:肢体语言;舞台效果;人物心理
前言
动作是戏剧的本质,在现代戏剧表演中其除了台词、舞台布景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每一个个体的动作,其不仅仅决定了整个舞台表演的流畅性。同时,借助于有效的动作的表演,能够更好的去展现现有的个体自身的心理活动,展现每一个人物自身的性格以及他们所需要向外界传达的内容。可以说在现有的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自己在课余时间参与过的舞台剧中所演绎的角色,其透过肢体语言,去表现人物自己的性格以及内心活动,从而让观众对于这一个角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从除语言之外的另一个侧面了解了人物本身,让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去透过人物本身的动作,进而实现以及提升现有的人物自身肢体表现的合理性,让人们感受到人物自身的魅力以及其肢体透露下的心理活动和性格。
现代话剧表演是一个由多元化内容所组成的,道具、服装、灯光、剧本、背景等等这些构成了最为基本的话剧舞台。但是,这些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框架的搭建,而要想真正发挥这些物件的作用,要真正发挥每一个舞台元素的效果,就必须要依赖于现有演员的动作。一个好的演员不仅仅是能够对现有的每一个道具的合理使用、每一个走位的精确性以及每一句台词的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现有的人物心理进行有效的揣摩,对其职业以及其背后的人物内心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由此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以及展现整体角色自身的魅力,去提升现有角色本身的内涵以及内在之美,去让观众体会这样一个人物性格以及其本身的心理状态。可以说相对于语言而言,动作能够更好的去反映人物形象,形成与观众无声的互动,让观众真正去感受话剧的魅力,去感受整个人物的形象以及其在整个剧中的作用。
肢体语言本身对于现代话剧表演的重要性。因此,演员如何组织舞台肢体语言,演员在镜头前或舞台上扮演的人物,在虚构的规定情境中,为实现某种意图达到某种目的而具体地进行有组织、有顺序、有逻辑的心理活动、语言行动、形体动作等活动过程。因而,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自己在学校学习中一同参与的表演,希望阐述舞台上演员肢体动作的重要性,提升舞台效果的同时,也能够让观众对于演员以及故事情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实现整部话剧艺术表现效果的提高。并且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研究,为自己以后的话剧表演以及对于演员肢体语言的掌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把握,进而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在未来的表演过程中去提升自身对于角色的演绎,提高自己整体的表演能力。
1肢体语言与语言表达的区别
正如之前所述肢体语言其本身展现的是一种形体艺术,是演员通过自我行为艺术的表达而向外界传达的一种内心世界的展现与表述。对于现代舞台表演而言,肢体语言的表现是非常重要,其整个舞台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语言表达直观性而言,无疑肢体语言本身具有一种抽象性,其给予演员充分的想象力去将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应用到整个表演中,从而展现了演员无尽的才华以及对于角色自身的理解。
相对于语言表达而言,肢体语言对于演员的约束较小。因为,语言表达本身更多是收到了台词以及剧本的影响,演员所能够发挥的空间较小,仅仅是对于其中的停顿、措辞以及声调的改变,这本身难以去实现演员对于一个角色的塑造,无法充分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表演中,反而制约了演员自身的特点以及个人表演特色的展现。与此相对应的是,肢体语言带来的是一种灵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仿佛角色附体那般,有一种超脱的自然感,让演员与角色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演绎角色。对于观众而言,他们感受到的一个活生生的角色,不再是枯燥而乏味的语言,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形象的塑造。例如《暗恋桃花源》的疯女人,其本身在整个舞台剧中的台词较少,更多是以一个肢体语言的表达,去展现自己对于爱情的追寻,去探究以及发现自己想要的世界。显然,这样的一种心境以及心情是很难通过语言去表现的,即便借助于语言也往往有一种“傲娇”的嫌疑,对于观众而言带来的是一种乏味感,是一种无尽的深渊般的折磨,从而让整部舞台剧显得枯燥而乏味,让整个人物变得无聊之极,没有那种灵动感与意境的展现。
而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效果则大为不同,每一个观众都可以随着疯女人的来来去去,去感受那种心灵层面的爱情的渴望与不断地追求,仿佛是一种面对面的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不再是局限于单一视觉层面的或是感观层面的,而是上升至灵魂,上升到思想等更高一个境界的交流,从而让角色变得更加的鲜活,让其更好地在剧中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2 肢体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地位
2.1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演员的形体训练和利用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一个演员行为动作、他们的一颦一笑都有着某种深层次的内涵,展现的是个体的思维以及对于外界变化而做出的反应。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本身都是一种心态的展现,其虽然并非是惯性动作,但是也必然是一种第一反应。可以说良好的肢体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人物形象的展现。在现代表演艺术中,人们对于每一个演员自身的表演内涵以及表演功底的判断,其更多是集中在人物自身的形象塑造以及人物本身的情感的表达,而这些都可以借助于有序的肢体语言的应用,从而去更好的塑造人物,去展现人物自身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斯氏认为人的身体生活最能反映角色的外部性格特征,他认为在现代表演中最难的不在于对于台词以及语言的表达,而在于如何将肢体语言与人物的思想相结合,如何演绅士像绅士、演淑女像淑女、演流氓像流氓、演技女像妓女。这些不单单是一种轻佻的语言所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一整套的表演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从儿动作、表情、姿态、步态、语气、手势等等的融合,才能够真正实现良好的个体以及角色的塑造。
2.2对人物个性的作用
话剧不能只依靠灯光与布景等技巧来吸引观众,而是要靠演员鲜明、精确的演技来刻画人物的外形和神韵,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技巧来塑造出完美的舞台艺术形象。因此无论是多么深刻的角色展现,都离不开肢体语言的融入。可以说,现代肢体语言作为是支撑舞台表演的重要因素,其自始至终都与人物内心世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是人物个性的重要展现,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必不可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良好的肢体语言展现的是整个角色的内心表露。它为演员的表演增添了光彩,丰富了演员的表演手段,一颦一笑间展现的是对于某一个人的暗恋,一转一卧间表达的是对于某人的依依不舍。在现代舞台表演中,越来越多的表演已经不再是依赖于优秀的台词,反而是借助于有效的表演方式以及动作去展现不同的人物心境以及关系。特别是在细节之处,其更加需要现代舞台艺术表演过程中要注重的,要借助于完善的肢体动作去实现每一个角色形态的表现。
2.3对剧情发展的作用
肢体语言是指用肢体动作及动作的节奏、动作的张力来体现的人物内心世界和感情生活。其虽然没有声音,全凭演员的动作去表现,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角色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让每一个观众都感受到别样的内涵。可以从良好的肢体语言,让演员的表现更加逼真和生动,运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效果能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和生动的审美感受。给予观众的不是单纯语言表达的那种视觉以及感官上的冲击,而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冲击,一种直抵人心的触碰,一种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把舞台人物和观众连在一起,形成强烈共鸣,由此无疑能够最大限度的让现有的剧情得到有效发展,保证了观众对于情节的理解,提升了整个话剧以及舞台剧自身的整体性,保证了现有内容能够切实有效的传达给每一个观众。
3 从角色经历等方面挖掘角色肢体语言
3.1家庭环境
在所有表演中,观众都不想看到太夸张的表演,过于夸张的台词和过于夸张的肢体语言都会让人们觉得不真实。以斯坦尼斯夫斯基为代表的体验派着重于演员在表演时的重要地位,需要演员不模仿别的形象,而是去成为形象。其中,在家庭环境中,显然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的人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例如在《雷雨》中,周朴园作为知识分子,出生于名门望族,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具有知识分子的那种温文尔雅,在举手投足,在说话以及眉宇之间,都透露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文雅气质,从而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人物自身的特点以及特性。
3.2成长经历
不同的人物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决定了其在后续发展以及自己行为的特点。例如在话剧《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人物在演出表演过程中,往往会带有一些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当时当看到美好事物的时候,又会有一种欲言又止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动作的犹豫,这些都显示了现有的演员自身的矛盾心理,也能够让每一个观众去感受到这样一种戏剧性的冲突。
3.3生活及工作习性
与斯坦尼斯夫斯基的体验派相对应的表演派别是布莱希特的间离方法,这个流派主张在体现历史真实的方向上,加上面对问题时的分析。注重演员的表演也需要肢体语言,塑造角色要求熟练同时新颖。例如当《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杜拉拉在台上接到电话的时候听到令人悲伤的消息要求马上做出反应,这是演员自己的设计,这可以对即将出现的状态准确的掌握,不容易失败,同时能感染观众。而这无疑与其自身的生活以及工作习性有关。又如杜拉拉自己好强的性格,由此使得在舞台剧表演中,必须有一种非常强硬的语气的同时,在说话的时候要抬起脚尖去,要用犀利的眼神去表现人物这一争强好胜的性格。
结语
时代在发展,对于现代话剧表演而言,有效的肢体动作以及形体语言其本身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语言描述以及对话。在现代话剧表演中,对于每一个演员而言,都应该充分借助于有效的肢体语言,去展现人物内心的思想,去表达人物内心的变化以及其个体的心理活动,从而真正让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提升整体的话剧自身的内涵以及丰富性。由此可见良好的肢体语言,其本身就是现代话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运用良好的肢体语言,让每一个人物都变得更加的鲜活,让人物本身能够更好地去满足观众观看需求以及体验,形成有效的台上与台下之间的有序互动,进而更好地实现了角色本身的有血有肉。肢体语言其能够让演员在台上完全融入到角色中,其不仅仅是在塑造一个角色,而是与角色融为一体,真正成为角色,将其所有的行为与动作都与角色本身的文化背景、思想以及身份相融合,让每一个角色在一个个动作下显得有血有肉,从而呈献给观众一个完完全全的、原汁原味的角色,让现代话剧本身的观赏性能够提升一个档次,更好地提升现有的话剧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斯坦尼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
[2]《表演技巧》休•莫里森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3]《表演艺术教程》林洪桐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4]《技巧教程》付柏忻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5]《戏剧表演基础》梁伯龙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6]《戏剧表演学》胡导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
[7]《表现与创造的驰骋》陈邑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肢体论文; 语言论文; 人物论文; 演员论文; 角色论文; 话剧论文; 动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