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设计中平面方案设计及功能分析论文_林秉毅

关于建筑设计中平面方案设计及功能分析论文_林秉毅

广东建院地下铁道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510010

摘要: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基地布置和建筑单体的平、立、剖面设计。建筑平面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和结构部分。建筑平面主要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并集中反映建筑物的功能关系,因而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先简要阐述了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再分析了建筑平面功能,最后提出建筑平面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平面方案;设计;功能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职业,设计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和设计师人格的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决定一个设计师设计水平的就是人格的完善程度,程度越高其理解能力、把握权衡能力、辨别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将协助他在设计生活中越过一道又一道障碍,所以设计师必须注重个人的修为,文人常说:“先修其形,后练其品。”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设计之中,平面方案设计的理念及思想有着重要且关键的应用。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建筑中平面方案设计的相关应用,同时对平面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的思想、设计的理念以及设计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促进建筑平面设计的科学性与美观性增强,促进设计效果的提高,为今后相关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筑平面设计原则。

1.1建筑的布局必须合理,功能应较为齐全。

1.2房间的类型要齐全并且各尺寸应适中。

1.3为了充分保证用户的经济效益,应充分利用有效的面积,即设计时要尽量保证有较少的交通面积,较多的使用面积。

1.4要保证平面的规整性,这样也更有利于后续的结构设计工作,降低了工程的整体成本。由于建筑平面设计的质量对于建筑整体的体形、体量以及其他很多特性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平面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2、平面功能分析

平面功能分析其实就是分析人在空间中行为活动的规律,并以此作为确定房间布置的标准。常见的平面功能分析方法有:

2.1单元分析法。

组成建筑物的基本单位是单元,一个建筑物一般都是由很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单元组成,而这些单元之间可能是没有任何功能联系的,如住宅建筑、幼儿园中的幼儿生活区等,对于这些建筑,应该侧重从单元内各使用空间进行功能分析。

2.2流线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主要是适用于对人流流线和生产流线的要求较高的展览建筑、交通建筑、生产性建筑,以便能够确保使用空间能够应按一定顺序排列,避免人流、车流、货流交叉,保证短捷通畅,因此,需要侧重流线安排进行功能分析。比如说,在汽车客运站设计中,可以把旅客流线、车辆流线、行李流线分开。

2.3以大空间为主体的分析法。

有些建筑其主要部分、主要使用空间很明显,如影剧院、体育场馆等,所以,在进行空间组合时,应该把功能分析应侧重在主要部分、主要使用空间的分析研究上。

2.4组、类分析法。

有效建筑可以把所有使用空间较明显地划分为几组或几类,比如说医院一类建筑,它们由许多功能关系密切的使用空间组成内部,而组、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功能联系,这类建筑可按上述功能分区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3、建筑设计中平面方案设计分析

3.1户数的确定

建筑住宅户数会牵涉到楼栋数,机动车停车泊位数,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数等多项指标,应尽早确定,为后面的工作提供方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规定了配套公建、配套市政面积或比例,把等等这些非建筑住宅面积减去后就是住宅总面积。根据《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住宅户型、面积、比例,可算出户均面积,由此可算出建筑住宅总户数和各户型的面积、比例、户数。

3.2建筑层数和总栋数的选择

土地价格通常与容积率有关,容积率越高,土地价格也越高,方案设计时往往是取容积率最大值进行设计。根据甲方的项目定位和地块允许的最高容积率,可以估计出建筑的最低层数,一般情况下:容积率≥3.5时,建筑层数以≥18层为主;容积率≥2.4时,建筑层数以≥11层为主;容积率≥1.2时,建筑层数以≥6层为主;容积率≤1.2时,建筑层数可为低层或多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电梯的普及,很多建筑公司更愿意增加层数而减少楼栋数,以增加园林绿化面积,提高楼盘品质和单位面积售价。容积率确定后,不同的建筑层数会对应不同的总楼栋数,可先算出几个组合,供总平面方案布置时对比选用。

3.3建筑间距

《住宅建筑规范》4.1.1:“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并规定了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在确定建筑间距的过程中,可先根据各地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和修编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算出最小的建筑间距,然后在布置总平面时根据楼栋总数调整增加建筑间距。

3.4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

建筑的平面布局不仅对建筑的合理使用及提高室内热舒适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建筑节能尤其是冬季热耗量,也有很大的作用。在设计中,应根据这种对热环境的需求而合理分区,即将热环境质量要求相近的房间相对集中布置。这样做,既有利于对不同区域分别控制,又可将对热环境质量要求较低的房间集中设于平面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要求高的设于温度较高的区域,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日辐射,保持室内具有较高温度,同时减少供热能耗。住宅的起居厅向南,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改善住宅室内的热环境,更能适应小康生活形势下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热环境的日益迫切的需要。这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来讲,是一个直接有效的节能空间设计。为了保证主要使用房间(或质量要求较高的热环境分区)的室内热环境,可在该热环境区与温度很低的室外空间之间,结合使用情况,设置各式各样的温度阻尼区。这些阻尼区就像是一道“热闸”,不但可使房间外墙的传热损失减少40%~50%,而且大大减少了房间的冷风渗透,从而减少了建筑的渗透热损失。设于南向的温度阻尼区常可当作附加日光间来使用,是冬季减少耗热的一个有效措施。

3.5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联系部分、垂直交通联系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要求做到:交通路线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满足一定的采光通风要求;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造型问题。

3.5.1过道(走廊)

走道也叫走廊,是来联系同层房间之用。其宽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走道性质、空间感受及走道侧门开启方向等来确定。过道应满足人流通杨和建筑防火的要求。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一般为 550~700mm,而走道至少要按照双向人流设计,故最小净宽度应大于等于 1100mm,三股人流净宽度 1700mm 左右,兼有其他用途的走道宽度可适当加大。

住宅中考虑搬运家具的要求,过道最小宽度应为 1100~1200mm,设计过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过道中

通行人数的多少决定。

3.5.2楼梯和楼梯间

楼梯的宽度取决于通行人数的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楼梯段的宽度,通常不应小于 1100mm。一些辅助楼梯也不应小于 850mm,楼梯的数量主要根据楼层人数的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而定。如耐火等级为三级,2~3 层建筑的楼层面积超过 200m2,或楼层人数超过 50人时,都需要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楼梯。

楼梯的位置根据人流组织、防火疏散等要求确定。主楼梯应放在主人口处,做到明显易找,次楼梯常都置在次要人口处或朝向较差位置,应注意楼梯间要有自然采光,但可以布置在朝向较差的一面。

3.6出入口设置

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中还会规定出入口的方位,为方便管理和减少使用成本,常用出入口以2~3个为宜。设计时需满足规范中车行出入口离城市主要干道交叉路口≥70米的要求,如果因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时,须经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特批。

3.7消防设计

按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或至少沿两个长边设消防车道,建筑沿街面长度大于150米或总长大于220米时应设净空≥4米×4米的消防通道,封闭内院建筑沿街面长度大于80米时应设人员疏散通道。住宅区机动车道双行线路面最小宽度为6米,为满足消防扑救、管线埋设和景观要求,道路距离高层建筑边一般≥3~5米,扑救面场地坡度≤3%,消防道路坡度≤8%。随着消防设备的大型化,现在很多城市要求消防车道转弯半径≥12米。消防车道可与园林的广场、铺地相结合,既扩展使用功能,又使环境更加优美。

4、结语

在现代建筑结构日常复杂化和丰富化的今天,建筑的结构开始朝多元化发展,要保证建筑科空间的使用质量,提高空间利用率,就必须要在对建筑进行平面设计时,应认真的分析并研究其平面设计方法,同时将其分为公共区域以及平面区域两个部分进行设计和研究,研究出科学合理并且实用有效的设计建议和改善对策,从而真正的提高我国建筑平面设计的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林秉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设计中平面方案设计及功能分析论文_林秉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