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东山街道中心学校 525100
语文新课标指出,我们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实践也证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技能的形成固然少不了智力因素,但也少不了学习情感、动机与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动机和意志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而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一项重要内容。
1.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来参与而完成的,是师生心理交往的过程,而心理交往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兴趣是于后天形成的,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推行教学民主的作风,要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学好语文。在困难面前不指责学生,不指责过去,要分析实际和找出不足,增加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知道自己与教师之间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老师像父母、兄弟那样每时每刻在关心着他,爱护着他,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进一步将对老师的喜爱转化为对老师所教的学科的喜爱,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实践证明:凡受到学生尊重和爱戴的教师,他所任教的学科也一样受到学生的喜欢;反之,一个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对其所教学科就会越来越不感兴趣。
2.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情趣。
实践证明,最稳定的兴趣是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那么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呢?其一,从语文的广泛应用入手,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的生活、学习、交际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语文,学习语文是自身的需要。其二,要让学生在语文王国里受到美的熏陶。语文本身就是集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体,语文教学又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文章不是无情物”说出了“美”是语文的基本属性。语文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讲究美感效应,应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美育,架起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享受到学习语文的欢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三,注意教学方法,变语文学习为一种“享受”。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从“枯燥”中解脱出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进入角色朗读、表演,在娱乐中学到知识,让他们尝试到学习语文的欢乐。
3.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
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师要经常介绍语文在解决生活、交际、表情达意和其它学科运用中的实例,使学生明确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语文;介绍汉民族语文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4.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有赖于成功,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作业时,要多找优点,指出不足的态度要诚恳,对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表扬、激励,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好语文的前提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众多习惯中,学习方法和意志的培养特别重要。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养成多读、多写、多讲、多练的学习习惯,消除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考试过关的偏见,特别要重视意志的锻炼和培养。
1.利用语文的“应用广泛性”,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常常介绍一些语文的广泛应用和在文学界取得巨大成就的文学家的事迹,以其动人事迹来鼓舞学生,使其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将来要在语文上有所贡献的愿望,达到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使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是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在心理上产生对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
2.利用语文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韧性。
教育家赞可夫说:“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像肌肉一样,它们反而会衰退。”事实上,克服困难总是与意志行动相联系的。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应积极启发、诱导,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
3.利用语文的“逻辑严谨性”,帮助学生克服片面性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语文具有较强的“逻辑严谨性”,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逐步改变学生的片面性缺点,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语文教学活动是同时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制约的。如果抛开非智力因素,片面地去分析,去肢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就会使教学活动误入歧途。只有坚持不懈地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余金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智力因素论文; 兴趣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意志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