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_邓小平理论论文

反腐败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_邓小平理论论文

反腐败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的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发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这一《纲要》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中央号召我们,要认真深入研读邓小平同志的原著,把《纲要》的学习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计划。为此,本报《理论经纬》专刊特开辟《认真学习〈纲要〉,深入研读原著》栏目,欢迎各界踊跃赐稿。

正确把握邓小平关于反腐败与社会稳定的思想,是当前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有些人担心反腐败加大力度会影响社会稳定。这是不符合邓小平同志稳定观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我们前进的步伐更稳定、更扎实,发展得更快”。(《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7页。以下引用该书均只注卷数和页码)这就告诉我们,反腐败与社会稳定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坚持反腐败,才能加速经济建设,从物质基础上保证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也是实现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能不能长期稳定,最终取决于经济能否以比较快的速度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这里“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要加速经济发展,就要靠深化体制改革来实现。可目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因素之一,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这种行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不相容的。因为市场主体之间竞争所依据的是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成本与效率原则;竞争所凭借的是各自的经营实力和比较利益。但是腐败行为则利用手中职权不择手段地为个人或小集团捞取私利,势必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也就不能使市场公平作为动力机制,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周边国家比我们发展快,而我们自己却止步不前,那么人们一比较就要出问题了。时间长了,社会就会陷入危机,也就不可能保证社会稳定。十四大报告指出:如果我们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反腐败。

坚持反腐败,才能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政治基础上保证社会稳定

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稳定,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告诫我们:“没有四个坚持,中国就乱了。”同时,他又指出:“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卷,第178页)所以,加强反腐败斗争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使党在社会稳定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邓小平指出:“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我们党之所以始终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其根本原因在于保持着先进性、纯洁性和革命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不坚定的党员成了腐败分子。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遏制,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就会被严重腐蚀,党组织的战斗力必将被削弱。

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全国人民艰苦创业,而腐败行为是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你这里艰苦创业,他那里贪污腐败怎么行?”(第三卷,第314页)所以反对腐败是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把我国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重要保证。同时,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如果放弃社会主义,中国就会变成一个乱的社会,不但不能摆脱贫穷,连温饱问题也解决不了。因此,要稳定社会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行,而坚持社会主义不反腐败也不行。

坚持反腐败,才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不仅是维护祖国和人民安全的强大力量,而且也是社会安全的重要条件。邓小平指出:“我不止一次地说过,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第三卷,第364页)。但腐败行为削弱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因此,不断清除腐败现象,才能更好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坚持反腐败,才能更好地密切党群关系,从群众基础上保证社会稳定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强大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这个有五千多万党员的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是因为我们党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腐败行为侵犯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存在于党政机关极少数干部身上的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徇私枉法、弄权渎职等腐败现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邓小平针对党员干部中滋生的腐败行为指出,这种行为已严重破坏了党的威信,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不铲除这些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痈疽,就会丧失人心,使人们认为我们在包庇腐败。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清除党内腐败分子,不端正党风,我们就有丧失民主的危险,党一旦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连执政的资格都会丧失。

邓小平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第二卷,第228页)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很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当今稳定中国社会的秘诀。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不能让群众感到最忧虑最气愤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继续蔓延。人民群众可以理解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发生的难以避免的挫折和损失,但却不能容忍腐败分子破坏和胡作非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反腐败斗争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从而更加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就从群众基础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坚持反腐败,才能准确地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从组织基础上保证社会稳定

邓小平告诉我们,只要领导班子很稳定又很坚强,谁也拿中国没办法。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同时,他又强调指出:“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第三卷,第380页)反对用人上的腐败,组成有权威的领导集体,对于各级领导班子是极为重要的。邓小平说:“有了权威,困难时也能做大事。”(第三卷,第319页)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党的团结,特别是各级领导核心的团结,是压倒一切的重要问题,是社会稳定、事业发展的决定环节。”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于领导层。而坚持反对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以及腐败现象,才能准确地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从组织基础上保证社会的稳定。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标签:;  ;  ;  ;  

反腐败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