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两个文明”关系的视野--关于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超越“两个文明”关系的视野--关于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超越“两个文明”关系的视界[*]——谈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界论文,思路论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两个文明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局限于从“两个文明”的关系上去思考,而是要超越“两个文明”关系的视界,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上去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要真正硬起来,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发展物质文明,二是抓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是抓现实生活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改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观念表现。

关键词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社会存在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党中央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专门作了两个决议,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了许多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精神文明的进步还不能令人满意,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所谓“滑坡”,所谓“一手硬,一手软”等说法,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与物质文明建设相比,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对滞后?为什么从上到下对精神文明建设都很重视,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但精神文明发展的状况不如人意,某些方面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恐怕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上存在着局限性,抓不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只有认清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从根本抓起,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才能真正硬起来。

现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多从“两个文明”的关系上加以把握。

从“两个文明”的关系来思考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根源于对“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一种片面理解。“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和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和战略目标,它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得到发展,不能只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而没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发展物质文明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作为一种战略决策和战略目标,“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同志对“两个文明一起抓”主要不是从战略决策、战略目标上加以理解,而是仅从工作方法的角度加以理解,这就产生了从“两个文明”的关系来理解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

从“两个文明”的关系思考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又会有三种有所差别的思路。一种思路是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物质文明建设的特殊性、相对独立性。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在思想领域做工作,抓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等等。第二种思路是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作用、决定作用,只有物质文明发展了,才能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三种思路是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手是相互制约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保证的。

应当说,关于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上述三种思路都有其合理的一面。第一种思路的合理性是看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相对独立性。不能说,只要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自然会跟着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落实在精神领域,而精神领域有不同于物质领域的特殊的发展的规律,需要在精神领域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这种思路的缺点是往往在实际上(不是在理论上)把抓精神文明建设局限于只在精神领域做工作。

第二种思路的长处是看到了物质文明对于精神文明的制约作用。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不能建设起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的。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来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相应的。我们过去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离开物质文明建设片面地抓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把思想教育看作是万能的,结果是精神文明建设也上不去,或一时看起来上去了,也不能真正坚持。这种思路的缺点是容易在实际上(也不是在理论上)忽视在精神领域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即一般所说的“一手硬,一手软”。

第三种思路是前两种思路的辩证综合,是从“两个文明”的关系来思考精神文明建设所能达到的最全面的思考方式。但是,由于这种思路仍然局限于从“两个文明”的关系来思考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也必然带有这一视界所必然具有的局限性,无法真正做到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硬起来。

“两个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对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的概括,不是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全部概括。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关系,不是一种对象性、根源性的关系。这是从“两个文明”的关系来思考精神文明建设必然具有局限性的客观根据。

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是人化了的自然物。所以物质文明既是相对于精神文明而言的概念,又是相对于先在自然物质存在在形态的概念。单纯自然物不论是否与人的生活发生关系,都不能算是物质文明。例如天然的空气、阳光、水等等,它们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但并不能算是物质文明。但是净化的空气、通过种种人工方式获得的水和阳光,就是物质文明,因为它们是人造之物,是人化了的自然。物质文明既然是相对于单纯自然物而言的概念,即物质文明表示它是人造之物,是人化了的自然,所以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都是物质文明,物质成果没有文明与不文明的区别。不能说鸦片、海洛因是不文明的物质成果,只能说生产和消费它们的方式有文明与不文明之分。

精神文明是指人们精神生活的进步,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精神文明不仅是相对于物质文明(仅就“两个文明”的关系而言)的概念,也是相对于不文明的精神而言的概念。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生产的成果有文明与不文明之分,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发展积极的精神生活,创造积极的精神产品,反对和消除不文明的精神生活、精神产品。

物质文明始终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也是人们从事精神生活、精神生产的基本条件。人们只有解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去从事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条件解决得越好,人们才越有可能有较多的时间去从事精神生活。同时物质文明还提供从事精神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手段。从物质文明对于精神文明的这种制约关系来看,我们确实不能离开物质文明建设来思考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基础肯定是不行的。不仅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要有物质文明的发展作保证,而且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有物质文明的发展作保证。

但是,物质文明对于精神文明的基础作用、决定作用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不是像太阳晒石头,石头会发热这样的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物质成果对于精神生活来说是“中性”的,它既可以为文明的精神生活服务,也可以为不文明的精神生活服务。鸦片可以是治病的良药,也可以是腐蚀人的灵魂的毒品。纸张笔墨、胶片、计算机等等可以是传播精神文明的材料、用具,也可以用它们散播腐朽的思想。占有物质文明成果不等于有文明的精神生活。在有些人那里,物质生活很丰富,精神生活却很空虚。在有些人那里,占有大量的物质财富,灵魂却很丑恶。总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是一种对象性、根源性的关系,精神文明不是物质文明的观念表现。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是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的成果,不是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人类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类实践在观念上的反映形成人类的精神生活,其中积极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人类实践有多种形式,其中生产实践产生的改造自然的成果,是物质文明。无论在何种实践中,人们不仅要同自然发生关系,还要发生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人们自己的社会关系。这方面的积极成果,并没有被概括在“两个文明”的概念内。有人主张把这方面的积极成果用“关系文明”或“制度文明”的概念来概括。问题当然不在用词,是否要讲“三个文明”,这是可以研究的,但进步的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确实是精神文明的最主要的现实基础,它和精神文明中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对象性、根源性的关系,精神文明中的社会思想观念、道德等是进步的社会关系的精神表现。

其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已经有了揭示精神文明的对象性、根源性基础的范畴,这就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意识和实践的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和社会意识应是同一的范畴,实践和社会存在也是同一的范畴,我们过去在理解上有不正确的地方。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就是意识的对象性、根源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它们的实际生活过程”。[①]这里所说的存在,就是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也就是社会存在或实践。精神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其中,对社会存在的自然属性、自然规律的认识属于精神文明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对于社会存在的社会属性、社会规律的认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总的来说,精神文明的对象性根源在于社会存在。精神文明不是物质文明的观念表现,而是一定社会存在的观念表现。

由此可见,只有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上来思考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才能克服单纯从“两个文明”的关系来思考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所具有的局限性,才能从更为广阔的视界来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来思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要真正硬起来,就要做到:一,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物质文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证;二,发展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关系,主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现实的基础;三,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不可能真正硬起来。这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生产力是现实生活关系的基础,现实生活关系的改造不能离开现实生产力的水平,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文明发展了,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又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以什么样的关系来发展生产力、发展物质文明,在什么样的关系下分配和消费物质文明,将决定生产力能否得到解放,物质文明成果为谁所用,也将直接决定精神生活的性质和状况。不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就缺乏发展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生活关系的思想保证。发展物质文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活关系,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达到两个文明一起发展的目标。

发展物质文明和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人们从“两个文明”关系中认识到了,这里着重说说现实生活关系的改造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切积极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精神成果,其中有些精神生活、精神成果并不具有制度的性质、阶级的性质,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独有的,它们的进步,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狭义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性质来说的,这种精神文明是别的社会制度下所没有的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它的理论表现,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或从性质来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基础是社会主义的生活关系,主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观念表现。

有人可能会说,无产阶级的意识,社会主义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恰恰是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可见无产阶级的意识并不需要以现实的社会主义生活关系为基础,并不一定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生活关系的观念表现。这样说当然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无产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存在、发展的社会主义意识是有所不同的。

第一,后者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生活关系的否定性的反映,是对这种生活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即社会主义生活关系的肯定性的反映,而前者则是对社会主义现实生活关系的肯定性的反映,是对资本主义生活关系的否定性的反映,当然也包含对现实生活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否定性的反映。

第二,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排斥的意识,前者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一定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的统治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关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而这个任务的完成,则依赖于社会主义生活关系的发展。

第三,在社会主义意识的内容上也有所区别。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的内容主要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有一些基本的设想,但是还没有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需要在未来实践中解决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内容的建设,当然需要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简单地把建设理解为通常所理解的经济建设或发展物质文明)实践的积极反映。

总之,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基础,只有把这个基础建设好,才有可能建设好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不论其发展程度如何,从本质上说,包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按劳分配、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等。社会主义的政治关系包括无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人民群众的主翁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地位、对反对、破坏社会主义的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的专政等等。这些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这些关系的观念表现。

应当历史地看待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它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经济上还不发达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到它的高度完善,必然会经历不同水平的历史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历史形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采取何种具体的形式,必须以它能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标准。因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也必然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具体历史水平相适应,不能离开这个现实基础去过高地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过去的失误,就是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去建立“一大二公”的经济关系,在政治关系上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思维领域搞简单化的“斗私批修”,结果是既阻碍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现在搞改革开放,就是要调整、改革以往所采取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具体形式,使之既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现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我们的改革是成功的,既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改革所带来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成果就是思想解放,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坚持和深化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可靠的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领域的工作包括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正面进行社会主义意识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批评、反对不文明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这两方面的工作要能卓有成效,都有赖于现实生活关系的改造,亦既坚持和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文明的精神也有其现实生活的基础,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就是不文明的意识的现实基础。要改变不文明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单靠正面教育和批评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说,是要消除产生不文明的精神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真正地、实际地消灭这些词句,要从人们的意识中消除这些观念,只有靠改变条件,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④]因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就包括两位一体的任务:从具体历史条件出发完善、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又从具体历史条件出发消除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这是一个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既不能重犯过去“左”的错误,也不能忘掉我们的前进目标。应当清醒地看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从根本上说依赖于现实生活的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包括社会关系的进步。真抓精神文明建设,就要从现实生活的改造抓起。

注释:

①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52、45—46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384页

标签:;  ;  ;  ;  ;  ;  ;  ;  ;  ;  ;  

超越“两个文明”关系的视野--关于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