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措施论文_郭子进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措施论文_郭子进

四川泰迪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房屋建筑行业在面临技术工匠缺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控制意识淡薄等的情况下,致使出现许多质量问题。为了有效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需要从多角度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提升措施来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提升措施

引言: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渗漏、空鼓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能在施工阶段提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这些问题便不足为患。为此,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应组建专门的质量提升管理队伍,构建质量提升管理体系,使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得到专门化、规范化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探讨,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1、常见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

1.1 裂缝,常见的裂缝有屋面裂缝、楼板裂缝、墙体裂缝。屋面裂缝通常有房屋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裂缝,或由于气候四季变化、外界热源作用、温度分隔缝设置不合理等引起的温度裂缝,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浇筑工艺不当、养护不当等引起的施工裂缝。楼板裂缝通常因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表面沉缩、混凝土拌合时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收缩率过大而引起的裂缝,或因混凝土水化热较高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引起的裂缝,或因人为外部因素引起的裂缝。墙体裂缝一般出现在施工临时洞口周边、不同材料结合周边、暗敷管线周边,通常因砂浆材料质量及砂浆配合比不合理等引起裂缝,或施工时的工艺工序及抹灰层厚度不合理等引起的裂缝,或施工过程中因墙面抹灰砂浆出现干缩产生应力破坏而引起裂缝等。

1.2 渗漏,常见的渗漏有屋面渗漏、外墙渗漏、楼地面渗漏。屋面渗漏通常发生在屋面裂缝、烟囱、排气管道、女儿墙等处,因变形不一致、防水材料搭接问题、阴角处理不好、温差变化材料开裂等引起渗漏。外墙渗漏通常发生在砖缝、窗台、孔洞等处,因外墙材料抗渗透性能差、砌筑和抹灰砂浆强度等级不够、外墙裂缝、施工人为因素等引起渗漏。楼地面渗漏通常发生在有用水要求的房间、管道及地漏四周,因防水处理不好、楼板裂缝等因素引起渗漏。

1.3 空鼓,主要指抹灰层空鼓。抹灰层空鼓通常是因墙体基层在抹灰前未清理干净、洒水不充分等引起抹灰后砂浆脱水,不按规范进行分层抹灰或分层时间间隔过短,砂浆质量差等因素引起空鼓。

2、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加强人员管控,提高人员素质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人员属于重点管控对象,现场流动性较强的人员一般会成为导致各种质量隐患和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全体人员素质管理作为项目质量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加强人员管控来减少人为带来的质量隐患。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首当其冲,需要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把关,需要针对施工阶段的问题做出正确决策,需要对现场的各个工种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能规范自身行为和提高作业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所以为了提升施工质量,要对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房屋建筑施工企业还要控制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入岗准则,使其持证上岗,具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会涉及很多特殊作业,如高空作业或高危作业,相关的施工作业人员无论在业务能力还是在身体条件、安全防范还是在作业资格证书、技能培训等方面,都要满足相应要求。所有施工作业人员都必须将技术交底内容有效落实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通过管理制度或奖惩机制来约束所有施工作业人员,以提高人员的素质来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

2.2 强化施工设备和机具的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内容有很多,施工设备和机具是关键要素,其技术参数和性能需要与质量目标相适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设备和机具种类型号有多种,施工作业人员需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做好日常检查和维保工作,使施工设备和机具能在施工过程中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施工设备和机具操作人员也需要得到有效管理,操作人员需要重点掌握设备和机具的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和维保规程,详细记录其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隐患,使其得到及时处理,以减少因施工设备和机具带病作业带来的质量隐患。

2.3 强化材料进场管控,提升材料质量水平

在质量管控中,监管队伍要将材料作为重点监管内容,避免不过关材料进入现场[1]。把好入口关,强化材料进场管控,是提升进场材料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材料质量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必要要素之一。房屋建筑工程涉及的材料有很多,不仅有与主体结构息息相关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等,还有防水、外墙保温、电线电缆、给排水、门窗等材料。不论什么材料,只要用到工程建设中,都必须把好入口关,按照设计要求、国家相关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选材,按要求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杜绝检测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还应根据各种材料的性能和质保期加强对材料的储存管理工作,避免材料因储存管理不当造成损坏。

2.4 强化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在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成为质量控制点,监管人员要找到每个阶段的质量隐患,及时消除,从事前、事中、事后多角度入手,使工程质量达到要求。在事前质量管理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地质、环境和定位放线工作,解决好软弱地基问题和其他安全隐患,认真消化设计文件,同参与各方有效沟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体系等。在事中质量管理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强化所有安全装置和安全措施是否到位,需要对施工工序工艺进行强化检查,需要对方案的可执行性进行反复验证检查;每道工序施工结束后,要强化施工队伍和作业人员做好自检、互检等,并做好交接检查;监理人员在做好旁站监督之外,还要对各个环节施工事项进行复核,使各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都符合相关标准[2]。在事后质量管理中,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和验收队伍,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进行综合检查验收,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有效排查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2.5 加强设计管理,做好图纸会审

各专业设计必须按照设计顺序把关,进行交接审核制度(建施完成后交给结构水电等安装进行审核)避免建筑与其他专业出现错误,在本专业的内部实行交叉审核制度进行把关,对于业主等违反工程设计强制性标准等的问题,绝对不让步[3]。强化设计管理步骤和流程,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审核。在施工开始前,会同各方做好图纸会审,加强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解决设计文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2.6 强化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必须把质量管理作为施工企业头等大事,必须把质量管理排在日常生活第一要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与项目部必须签订质量管理合同,必须每年有计划引进部分高校人才来补充管理,由于高校人才对于理论知识非常雄厚,在每个项目补充一个或两个到现场进行实习和培养,培养后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分配到每一个岗位,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4]。加强员工培训工作,项目部成立培训领导小组,要求施工员、安全员以及班组长等全员参加,定期组织学习,在必要时每天进行短时间培训,采用不定期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和培训等工作来提升全员质量管理水平。

结束语:施工质量除了与质量目标有着必然联系,还与其他施工目标也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在制定质量管理方案时,需要综合所有目标,全方面考虑管控措施,这样很多质量隐患才不至于发展成大的质量事故。另外,管理队伍还要对其他要素进行综合管理,避免其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最后,只有不断强化和提升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要素,才能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焕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8):192-193.

[2]孙修伟,张俊华,刘永杰.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94-95.

[3]边金贵.探究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四川建材,2017,43(05):213-214.

[4]樊振华.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缺陷与强制保险制度应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34-36.

论文作者:郭子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措施论文_郭子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