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项目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增多,在这一背景下,顶管施工技术由于其明显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中。在市政工程建设不断增加的状况下,顶管施工技术的使用愈发普遍,在工程建设中展现出积极的效果。可是当前顶管施工技术具有一些不足,应当通过完善给予解决,创建市政工程顶管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不同层面着手,实施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提升市政工程顶管施工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顶管施工技术;市政工程;质量
引言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地下网管,它所涉及到的范围也是全方位的,如果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操作,会使地上变得高低不平,进而对地上发生严重的损害,不仅对行人的出行造成困扰,更会对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土层带来破坏。
1顶管施工技术相关概述
1.1顶管施工技术所存在的优势
在以往安装管道的过程中,其需要挖开面层,这种施工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造成影响,而顶管施工技术却不会存在这一问题,并且顶管施工技术在使用之后,还能有效地提升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同时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最大程度保护居民生活环境,也正是因为顶管施工技术所存在的这些优势,致使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加大。在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市政给排水施工的时候,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该技术的价值,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勘察,同时对比分析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将顶管施工技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1.2顶管施工技术适用范围
即使施工位置处于城市中心较为繁华的地带,又或者是处于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区域,都可以应用这一施工技术;另外,如果施工位置地面存在无法迁移的循环针带,这个时候就不能使用地面挖掘的方式进行开槽埋管,为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顶管施工技术。总而言之,在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顶管施工技术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可以将其应用到各个位置,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限制也就比较少,也正是因为如此,可以将该技术积极的应用在市政给排水施工当中。
2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2.1主顶进系统设定
主顶进系统包含了液压泵站、顶进环、钢后靠以及油缸组,顶管设备系统中最关键的构成方面则为完成管节顶。
2.2注浆设备系统
顶管外壁的泥浆润滑套判定了顶管的使用功能。为保障顶管可以对关节外围迅速压浆,构成较好的泥浆润滑套,有效展现润滑的成效,在施工中可以设定两根总管及两套管路体系。一根用在掘进机后端的同步注浆,另一根则用在随时补浆中。
2.3泥水出土系统
本工程泥水系统使用两台泥浆泵。一台在地面上输送泥泵,另一台则在基坑下排出泥泵,构成泥浆循环系统。顶管工作坑设施的布置:把两根50钢轨和钢板预埋件焊接为基坑导轨,以工作井底板为根基,将中心线作为基准判定钢板铺设的位置,埋设当中,为保障导轨与预埋钢板的焊接成效,则需加强钢板埋设的点需要与钢轨导轨相符。进行焊接时,应当保障预埋钢板中的锚固钢筋焊接稳固,锚固强度符合设计标准,把导轨摆在指定的位置后,需要在两端通过角钢给予支撑,条件允许时需浇筑混凝土,保障导轨在受力状况下不会出现变形和位移。这是由于导轨施工运用的是拼装式主顶油缸架,保障油缸在受力时不会产生变形及位移的状况。高程和平面安装误差应不超过5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
(1)平面控制。为了令两端之间的顶管贯通,则把横、竖方位的误差控制在100mm之间,需要在工作井与接收井周遭预埋地面导线点,透过空导电与地面导线点,通过导线测量的方式,把平面控制结论引致施工现场。透过空导点和地面导线点形成平面控制网。通过科力达全站仪对导线进行测量,六测回方向观察,测角精准度+1,测距六测回,双向观察,测距误差应当<1/80000,对观察结论给予平差。通过练习三角形的方法,以井上坐标点传输到井下坐标点,透过铅垂仪对所需点位进行垂直投设。通过钢架把井下控制顶进方向的基准点埋设为固定点,透过全站仪对机头平面偏差的方位给予测量;(2)高程控制。通过设计交桩给予的水准点,把高程引测到工作井周围,判断施工临时高程控制点。透过钢尺与自动安平水准仪给予测量,并不断观察。观察时应随时注意机头状态,如果出现位置偏移则需尽快更改,避免对后期施工效果的影响;(3)顶管姿态测量。为了确保掘进机在顶管施工中依旧依照设计轴线前行,施工时应当对顶管动态及时给予观测,依照观测数据制定出顶进图,且对顶管技术参数给予调整,以便在技术上支持顶管的正常运行。
2.5顶管施工技术重点
顶管机头在操作时,土仓内土压力P则为控制重点,依照施工标准,Pa<P<Pp。在操作时,应当先掌握土质情况,依照精准度核算出Pa、Pp的值。进行操作时,土压力参数、Pa、Pp值的区别越大则越好,最好处在±10至30KPa区间。覆土浅时,波动范畴应当在±10KPa,覆土深时,波动范畴则为±30KPa。如果透过掌控顶管机推动速度对土压力进行协调,由于具有较硬的特性,从而令变化较快。通过协调螺旋输送机排土量而掌控土压力P,特质较软,变化缓慢。必要时可将这两种方式一同使用。在顶管推动时,应随时观察偏差,假如发觉超出限定范畴,则应即刻进行改正。通常而言,改正偏差需要本着以下原则:尽可能掌控偏差波动的范畴,本着实时观测的方针,依照偏差波动的幅度与发展给予改正。粘土浆与膨润土浆均能够用于改良土体。顶管机在产生偏转的开始阶段,则需要及时转变刀盘的转向给予改正,校正方式则为通过顶管机对相应方位进行偏转,刀盘则向相应方位转动。所有生产班组在上岗前先彻底审查顶管机一切润滑点的效果,及时填补润滑油脂。
2.6顶进纠偏应急与预防方法
首先,通过顶管机倾斜仪与测量动态数据给予的机头折角、倾斜仪技术、走动形势、前后尺读数比较、机尾和地面沉降数值等给予探究。尽可能免除对超出0.5°的大动作改正,如果出现,也需在非主要底端给予改正且强化观测次数。改正偏差之后,如果没有折角变动则应当停止顶进,设备检修部门需即刻检查电路和液压管道,找出问题点以及问题原因,把轴线偏差掌控于合理范畴中。其次,顶进过程中,可以透过协调纠偏千斤顶而改正偏差,假如顶管左侧千斤顶通过左伸右缩的方式,而高程和轴线的方向则会出现偏差,先纠偏偏差过大的一方。再次,当偏差过大时,需彻底排除出现偏差的原因,之后分次进行改正,多调整少纠偏。如果有超过限额的偏差,则需即刻停止顶进,查出原因并及时改正,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最后,顶进过程里,假如顶管机头旋转会不利于出图及测量,则应当通过整治进行解决。可透过调整切削刀盘的转动方位而掌控偏差范畴。在管中的相反方向添加压重块,直到顶进恢复正常。
2.7管道排风措施
通过排风方法,虽然地下沼气不会影响到封闭式机头,可是为了提升测量的精准度,预防管内气压较低而缺氧,则可以透过衔接PVC管的11KV鼓风机对机头传输空气。
结束语
顶管施工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将该技术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中,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施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造成的影响,还有利于推进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耿刚.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260.
[2]钦小利.关于市政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29):112-113.
[3]余祥忠.普通顶管施工技术在一般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36):110-111
论文作者:向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顶管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偏差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机头论文; 导轨论文; 高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