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经济得到了良好发展,社会生产逐渐多样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社会对电能提出了较多要求。为迎合社会对电能的要求,县级供电企业需要革新运营模式,转变运营观念,将先进的企业文化融入党的建设、安全管理、优质服务与电网建设等方面,营造职工与企业团结共存的融洽局面,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环保的电能。唯有如此,社会方可取得安定、长远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将围绕县级供电企业,对企业文化落地运用进行初探。
关键词:供电;企业文化;落地运用
只有职工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哪种人受到尊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唯有如此,企业文化方可发现“市场”,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力量源泉。由此,企业文化就像一个全方位的认知结构,因此,科学的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魅力,它的凝聚力、约束力十分明显,还有显著的辐射效果。
1.企业文化落地意义
企业文化落地,指采用合适的办法、科技及途径,被企业文化潜藏的价值观或者精神观念统筹于企业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中,灌输到职工个人思想行为中,使之变为企业内部的文化自觉或者行为习惯。其具有如下几种特殊功能:
1.1引导功能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企业文化能够把事业心变成特殊的奋斗目标或者心跳。因此,就算是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途中遇到一些险阻,企业精神与经营目标在职工心理依旧无任何动摇。企业领导要起到表率作用,指引全员自主参与,使企业文化变成职工常规行为的标准。
1.2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产生了一样的价值观,提高了彼此的信赖。这样,全体职工都能在融洽的文化环境下得到沟通,防止摩擦或者冲突。经过提高职工本身的凝聚力,有利于营造融洽的文化局面,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埋下关键的伏笔。
1.3约束功能
就职工行为来说,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在无形当中,其可以变成群体道德或是行为准则。如果产生违背企业文化的异常言行,职工必定会受到群体舆论或者感情压力的限制。此外,职工也会产生明显的自控思想,且学着自我管束。
2.供电企业文化落地运营的途径
2.1制定组织运营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能够理解成企业家文化。创建文化过程,企业家属于最重要的推动力。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关键领导要主动创建企业文化,掌握企业文化的优势,掌握文化创建过程的相关规律,率先遵守企业文化观念,为所有职工树立优秀的榜样[1]。要制定完善的文化组织体制,设立领导班组,由关键领导全权管理。不同分管人员,要对分管部或者领域方面的文化创建活动负责。加强教育培训,引导职工组织各种培训测试,培养一支融洽的培训师队伍。聘请专家立即授课,保障各个单位、单位都配备了文化内训师,通过他们传播企业文化,组织必要的培训活动。由此,由上之下建立科学的文化体系,促使企业文化于整个企业内的大范围覆盖,建立企业文化落地匹配的组织运营制度。
2.2制定宣传教育体系
企业文化想完全落地,主要是使全体职工都充分认知与了解文化观念。为此,需要构建稳定的宣传教育体系,对职工展开针对性的指导,提高职工的认知能力,约束行为。宣传培训时综合过程,要引用稳定的办法。需从思想认知、案例和行为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丰富内容,革新方法,建立科学的宣传-教育体系。促使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常规化,利用网络或者报纸等诸多媒体来全面宣传文化观念。依靠标语、长廊或者挂图等途径,宣传企业文化观念。建议把文化观念和其行为编制成手册,下发给基层职工,使之能够随时随地的浏览学习。领导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带领职工自主参与,使企业文化成为职工日常的行为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制定载体推动体制
筛选稳定的工作载体,有利于提高职工个人的业务能动性,提高企业整体凝聚力,促使企业文化迅速落地。根据企业现有的文化观念体系,确定某一特殊专题,对其组织针对性宣传培训[2]。要建立文化经典案例有关的编写体制,把文化观念作为方针,对科学经验、表率人物等加以采集,将之编制为经典案例,且向所有职工发放。要确定特殊的文化观念主题,鼓励职工记录心得感受,分析周围的故事,并将之编制成册。组织表率对象报告会,令企业文化取得更好的宣传成效。
2.4制定投入保障制度
当前,企业管理已经从原来的经验、合理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高度。短期内,难以对企业文化获得显著的建设效益。但是,领导干部要从本质上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对文化创建给予保障,建立企业文化科学的投入保障机制。员工方面,要提供一定人才支撑,配备充足的专职员工,重视科学培训,从本质上提高从业者能力[3]。经费投资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规划,合理预算,做好安排与部署,仔细执行,为文化创建提供可靠的资金扶持与物质保证。
2.5建立评估优化机制
当前,供电领域已经提出了科学的文化评估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稳定的评价文化建设效果。采取该种方法,企业能够掌握本单位现有的文化建设情况。首先,企业要了解与参透该评估体系,掌握该体系中的落实流程、处理步骤与行为准则,稳定利用软件系统。其次,要提出科学的评估计划,做好文化评估,定期对评估结果进行稳定评价。学着总结成绩,找到其中的差别。最后,要注重改进与稳定提高。经过稳定分析评估结果,掌握职工心里对企业文化产生的新需要、期待,重视对观念的提高,丰富企业文化体制的关键内容。如果结果与预计的评估标准油较大差别,企业要组织“回头看”工作,促使企业文化、未来发展相吻合。引导员工共同评估企业文化,调动职工对文化创建的能动性,提高其认知度,令企业文化及时落地。
2.6制定考核激励制度
通过考核,企业能够评价文化落地的推进情况,确定眼下工作与管理目标之间的差别。为建立完善考核激励制度,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企业文化相关考核制度,把文化创建融入整个考核系统中,用来提高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对企业的责任心,公共创建文焕。
(2)建立企业文化有关的目标责任制。由顶层领导、负责对象,然后到一般职工,都要签订“一岗双责”为重心点额责任书。结合职位责任制的相关需求,开展双考核。既要考核经济和管理工作,还要考核文化创建与效果,保护两者的关联性。
(3)建立企业文化匹配的考核体制。本体制大体包含考核维度、目标、标准和目标值等诸多内容。考核维度指从哪些层面评价和分析企业文化;考核标准就是企业对文化管理目标最后的结果展开定量或者定性衡量;目标值就是企业对预计管理目标所产生的定量要求。根据企业文化各种建设程度,应当确定文化考核核心,使得企业文化获得安定、标准的创建。
3.结束语
总之,企业文化创建过程,文化落地属于最后的一步,而且还是企业的最终目标。这一步就像是质的飞越,较大限度上决定着文化创建最后可否得到成功。引导文化创建将主要定位在县级供电企业基层一线,体现企业文化的作用与优势,使所有职工都可以心里有文化观念,本着与企业今后一样的经营目标,争取用户的认可与信任,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伟.基于模块化的国家电网企业企业文化落地研究及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张杰.国家电网企业企业文化落地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2):200-201.
[3]杜军.基于ERP系统的电网企业全员绩效量化管理及应用研究——以SDDL集团企业为例[D].山东:山东大学,2013.
论文作者:张正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企业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职工论文; 企业论文; 观念论文; 科学论文; 稳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