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美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启示_科技论文

世纪之交美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启示_科技论文

世纪之交美国发展高科技特点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高科技论文,美国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世界科技革命正酝酿着新的突破。在美国,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民间机构都十分重视对高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其主要特点是:

(1)研究开发的重心开始由军用领域转向民用领域。 军事是高科技最密集的领域,研究开发军用高科技历来是美国科技开发的重心。但自90年代初以来,情况开始逐渐改变。1993年1月, 克林顿总统上台不久,就将联邦政府对民用与军用高科技研究开发的资助比率由41∶59改为50∶50。1996年7月, 美国政府发表了题为《为了国家利益发展技术》的政策报告。这份报告强调要为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创新和竞争的环境”,与此同时,把“促进民用技术的开发、利用和商业化”列为美国发展高科技的首要战略目标, 随其后的战略目标为:“为21世纪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实现民用与军用工业基础一体化”、“培养世界一流的劳动力”。

(2)在军用领域,研究开发的重点由核武器转向信息武器。 这是依据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日益减少,而常规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信息技术本身通用性强,以及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战略需要所作出的抉择。1993年初,美国政府制定了一项总耗资为4000亿美元,可供军民两用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6年,美国政府发表了题为《2000—2005年国防科学技术战略》的报告,报告提出要把发展国防科技的着眼点放在信息技术上,有关科技机构致力于研究开发军事侦察、作战、指挥协调、后勤保障联为一体的网络系统,士兵单人携带的信息子系统,提高常规武器攻击的隐蔽性、精确度的高科技,摧毁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法等,并已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信息战的军官,还着手组建从事信息战的数字部队。

(3)“官民”合作研究开发, 但以大公司为骨干的企业界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科技投资已超过政府资助。联邦政府各有关部门、机构主要负责制定科研规划、政策、协调各方科研开发活动,资助基础研究和军用领域的研究开发。高校和其他非盈利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和军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企业主要从事应用性研究开发。据统计,从1974年到1994年的20年间,美国联邦政府科技研究开发资金的拨款总额仅增长了30%,而企业的科技研究开发投资却增长了144 %。1994年,美国全国科技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为1730亿美元,其中公司的科研经费高达1240亿美元,后者还逐年上升,1996年达到2120亿美元。比两年前几乎翻了一番。

(4)研究开发高科技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 美国扩大国际合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高能物理、能源、半导体材料、新型材料等。主要途径有四:其一,增加投入,近10年来,美国在海外的研究开发经费增加了3倍。其二,以优厚的生活待遇招聘各国的科技人材。其三, 提供政策优惠,鼓励外国公司在美国开设科研机构。1992年,外国在美国开设的科研机构才250个,到1996年已增加到645个,4年间增加了近1.6倍。1995年,全世界的科研工作有44%是在美国进行的,超过日、德、法、英四国的总和。其四,派学者参加国外的研究开发工作。比如参加欧洲的强子对撞机计划。

研究开发高科技给美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首先,使公司本身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公司参与高科技的研究开发的优势在于:极具灵活性和责任感,对市场的反映敏捷,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转化为产品的周期短。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之间,尤其是大公司之间的横向技术联合有较大发展,通过联合能够为共同的发展问题找到技术解决方法,同时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知识技术能够产生高附加值,因而给公司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赫希斯特公司有一子公司专门从事遗传改性农作物的培育和推广,该子公司雇员仅8000人,其中科研开发人员占23.7%,在世界各地的年销售额高达36亿美元,人均45万美元,成为这一行业世界著名的公司之一。以生产个人电脑著称的康柏公司最近4 年来通过开发管理互联网络和商业网络的高效服务性计算机和个人电脑、电脑化玩具,使公司的年销售额从30亿美元提高到280亿美元。 该公司在同行业中的排名也从第五位跃居榜首。

其次,使美国公司实现跳跃性发展,大大提高了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地位。在全球1000家最大的公司中,近年名次上升的都是那些在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公司。微软公司的资产近几年增加了45%,达710亿美元,名列第12位,而在80年代末还未进入这1000 家公司的行列。太阳微电子公司当时也排名在外,1996 年其名次已从第644名跃居第261名。目前,美国公司的资产额已占这1000 家公司资产总额的46%,并在世界微处理机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其市场占有量达90%。日本东芝公司总经理佐藤文雄感叹道:“在软件操作系统和微处理机方面,我们羡慕美国人。”

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式换代更新,而且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其中已形成规模的主要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两大产业。目前,信息技术产业已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其劳务出口额已相当于美国产品出口额的1/4。重视高科技的研究开发成为美国90年代以来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美国发展高科技也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

美国发展高科技存在着偏重应用性研究,削弱了基础研究,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美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仅占科研经费总额中的12%。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迫于削减财政赤字的压力,不得不实行严格的财政紧缩政策,从而减少科研经费,基础研究经费首当其冲。基础研究经费的相对短缺,迫使联邦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选择科研项目时,不得不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偏重于应用性研究,同时不得不通过加强同企业的联合研究开发,以寻求科研经费来源。至于企业,往往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把研究开发的重点放在短期内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项目上,至于研究周期相对较长,耗资较多的基础研究自然受到冷落。著名的微软公司尽管也设立了一个基础研究中心,但也摆脱不了科研经费不足的困境。该公司把每年20亿美元研究开发经费的99%都用于精心制作现有的软件或有关的试验上。默克公司1996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研究制作新药,但只把其中的很少部份用于查明病毒的研究,而只有先查明病毒才是设计出制服它们的新药的前提。一些有远见的美国经济学家已提出警告,倘若只顾眼前商业利益而不重视基础研究,长此下去,美国在新技术领域将失去优势,最终也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周期,客观上提高了劳动者变更职业和岗位的频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性失业很难避免。由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本性的制约,美国公司往往把解雇员工、压缩在职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作为增加企业利润收入、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90年代随着高科技发展及其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使许多人失去工作,在美国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失业人数增多,其中原属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失业人数比80年代高出一倍。另一方面,尽管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但大都是由那些工资和福利待遇较低的中小企业提供的,其中不少职业岗位还是那些除了工资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福利待遇的非全日工或临时工。

高科技的发展及其相伴随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美国产业结构变动、重组,使美国产业工人人数大减,90年代比50年代减少了近一半。当时40%的雇员就业于物质生产部门,如今不到20%。产业工人数量大减成为美国工会组织和工会运动严重衰退的最重要原因。历史上美国工会运动曾为维护工人利益,诸如实行8小时工作制、老人的医疗保险、 制定劳动保护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行美国式的退休制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工会的努力,大部分工人也就不可能上升到中等阶层。如今工会组织的严重衰退使美国中等阶层维持自身利益的依托受到很大削弱,为就业者提供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变得越来越糟。

高科技在美国的发展加剧了社会财富向知识资本、技术资本所有者的集中,一方面是股东的收入在不断增加,领导地位最高的老板现在每年的平均收入将近500万美元,另一方面是11 %的美国家庭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在个人消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3的美国,中等阶层实际收入的下降、生活状况的恶化、社会贫富悬殊的扩大限制了个人消费的增长,势必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由于上述问题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使高科技发展给美国经济所带来的推动力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沉重的外债负担、城市基础设施日趋陈旧、基础教育水平下降、种族对立加剧、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等长期困挠美国的社会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可见,高科技的发展并不能解决美国所有的社会难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世界各国不论是否承认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如今在实际行动上都把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作为推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实力的基本依靠。所以,发展高科技不仅仅是学术或技术问题,而是事关一个民族的兴亡盛衰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中国不能落后,否则,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落后就要受穷、挨打。笔者以为,中国要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应解决下列主要问题:

(1)增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需要必要的研究开发经费。 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要说与美国比,就是与亚洲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比,我国大陆尚有较大差距。1993年科技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为2.6%,韩国为2.33%,新加坡为1.12%,我国台湾省为1.78%,我国大陆地区仅为0.62%。科技投入不足,势必影响科技发展,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滞后又难以为科技研究开发提供充分资金,造成恶性循环。

(2)大力培养人才。我国大陆地区科技人才相对不足。1993年, 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所占比例,美国为95人,韩国为22.4 人, 新加坡为23.1人,我国台湾省为23.3人,我国大陆地区仅5人。为此, 必须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培养各类科技人才。

(3)进一步深化改革。 科技的发展是以社会对科技进步的需求为前提的。我国人多地少,加上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大锅饭”、“铁饭碗”,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增加劳动力和资金投入,而不是靠科技进步。计划经济体制难以为科技进步提供动力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从而妨碍了科技发展,使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这种动力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只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提供。因为经济主体只有通过发展和应用科技,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美国公司之所以肯下大力气研究开发高科技,其原因除了资本主义剥削本性之外,就在于追求利润的欲望和市场竞争的压力驱使他们不能不这样做。我国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本身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使从事应用性科技的研究开发应用行为主体成为市场主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应用性高科技的发展提供利益驱动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至于基础理论研究事关科技发展的后劲和优势,不可偏废,但因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大力扶持资助。不能将其也推向市场。

(4)发展高科技必须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价值取向。 发展高科技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会产生全面的社会效应,也会带来诸如结构性失业、贫富差别扩大等负面效应。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随之而来的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生产要素的重组是通过市场调整来进行的。市场调节机制的自发性使结构性失业及与之相联的相对贫困难以完全避免。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和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高科技的最终目的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如发展再就业工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克服发展高科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5)正确处理扩大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辩证关系。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学习和引进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对于发展我国高科技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各国的国情差异很大。我国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要根据我国国情对外国先进技术或设备进行鉴别、选择、控制,不仅要引进、学习,更要消化和改造,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研究开发能力。

标签:;  ;  

世纪之交美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启示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