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审计工作论文,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审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一)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素质。做到“五个具有”:一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二是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三是具有较强的政策法纪观念;四是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五是具有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
(二)真正为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着想。首先,在对象上是广大官兵,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比如军队有关广大官兵生活待遇的决策,如何多考虑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多解决一些广大官兵的实际困难。其次,在内容上是根本利益,而不是暂时利益、局部利益。“根本”二字,不只是文字的增加,而是标志着对党的宗旨的新概括和新发展,对于我们全面、辩证地理解党的宗旨的精髓和内核,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二、坚持全面发展,是审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向
(一)加强宏观审计,切实保证决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一是围绕军委的意图和各级党委的部署开展审计。各级审计机关要适时抓住关系部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审计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审计建议。要敢于查实情,讲真话,大胆提出改进建议。要不但能够发现问题,而且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但能够发现表面的、一般性的问题,更能抓住深层次、带规律性的问题,为党委首长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加强对军事经济改革措施落实的监督。审计机关要积极参与有关改革措施落实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积极参与经济决策审计。各级审计部门对本级和所属单位重大经济建设项目,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立项前组织调查论证,敢于提出审计意见。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重视审计部门提出的改进建议,防止决策失误,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二)加强计划审计,切实保证军费使用的科学合理。一是年度预算审计。年度预算是军费的综合计划,通过审计,优化军费投向投量,使军费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促进军费计划管理。二是预算执行审计。为了保证军费计划的落实,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十分重要,它可以克服预算和执行“两张皮”,确保年度经费收支平衡。三是基建计划审计。各级要抓好基建计划和执行的跟踪审计,控制基建规模,防止“钓鱼工程”,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基建经费投资效益。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审计部门必须走在前列。审计部门要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要认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要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审计部门要坚持全面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审计工作特点,切实抓住重点,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坚持协调发展,是审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
(一)审计体制要与审计工作相协调。审计工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要转变审计机制。军队的后勤供应实行联勤后,现行的单轨制审计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应改为双轨制审计体制。对代供单位供审结合,既要供好,又要审好,供到什么地方,就审到什么地方,审计工作与后勤供应相一致,按供应系统实施。这样的审计体制,有利于减少审计的“空白点”,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二要改革审计隶属关系。现行的审计机构,名义上是单位的审计部门,实际上是由后勤管理,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机构应从各单位独立出来,由审计署实行直接领导,建立垂直的审计系统,为审计部门只按章办事、不看脸色行事创造制度保证。三要完善审计机构。为了解决机关部门这一最大的审计“空白点”,代供单位这一延伸的审计“空白点”,企业单位这一隐藏的审计“空白点”,基层单位这一广阔的审计“空白点”,团以上机关和机关负责供应保障的部门,都应建立审计机构,使审计工作遍布机关部队的每一个角落,以防止和减少经济案件的发生。
(二)审计工作要与中心工作相协调。一要抓好军事斗争准备项目审计。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集中审计力量,突出抓好战备工程配套建设项目审计,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抓好装备经费管理审计,实施全程监控,为部队成建制、成系统、成规模地提高后勤与装备综合保障能力搞好审计服务。二要抓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审计。各级审计部门要认真落实军委、总部关于调整改革期间严格财经纪律的指示,加强监督检查,防止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突击花钱、乱发钱物,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公款等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保证“钱一分不少、物一个不丢、地一块不失、装备一个不坏”目标的实现。三要抓好基层设施建设审计。对基层建设经费的分配、使用、管理等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在源头、流向、出处等各个环节把好关口,防止专项经费被挪作他用,以及使用效益偏低等问题的发生。
(三)审计部门要与相关单位相协调。一是军区审计系统要与军兵种审计系统搞好组织协调,加强工作配合和信息沟通。总部要尽快制订有关的审计制度和办法,明确分工,形成审计力量的最佳组合,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军区和军兵种审计部门要联手搞好审计,保证审计监督不留“空白”,使审计成为联勤健康运作的有力保证。二是审计部门要与机关各部门搞好协调,形成合力干好工作。加强协调,是缓解审计力量紧张的有效办法。在年度预算审计中要与财务部门协同展开;在基本建设审计中要与财务、营房部门及建设单位充分协商;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与干部、纪检、组织、财务部门等搞好协调。与机关各部门搞好协调,同以确保审计质量,还可以达到“借船过河”的目的。三是审计部门要与部队搞好协调,力争审计工作的主动权可年度审计项目确定后,要及早预告部队。特别是时间长、牵涉范围大的重点审计项目,对有关部队要详细交待,列入部队工作计划,保证审计工作的落实。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审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
(一)审计理论研究要不断有所突破。一是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要在审计体制、审计工作原则、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评价、审计报告、审计职业道德以及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管辖范围划分、审计处理、审计工作计划管理、审计文书处理、审计档案工作、审计统计工作等各方面都有新的研究成果。二是审计科学理论研究的突破。要着重在审计边缘科学、审计现代化和审计“三化”等三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力争有所突破。三是审计发展理论研究的突破。要拓宽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联系改革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财政、金融、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立体思考,要在审计发展理论的研究上有所突破。
(二)审计工作领域要不断拓宽。一要开展决策审计。决策审计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主要牵涉到各级党委和首长。各级审计部门除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算审计、基建计划审计中的决策内容外,要积极开展经济决策审计。二要开展管理审计。虽然目前具体的审计项目中都有管理审计的内容,但比较分散零碎。审计部门除了继续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三个中心”审计、基建概(预)算审计中的管理内容外,对面宽量大的财经管理活动应积极开展经济管理审计。三要开展跟踪审计。跟踪审计现在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各级审计部门除加强决算审计、基建竣工决算审计、专项审计等跟踪审计内容外,对每个审计项目完成后,应伺机、酌情开展跟踪审计。
(三)审计工作手段要不断创新,当前主要在“三化”上下功夫。一是审计信息化。要以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为突破口,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信息化建设骨干队伍为主要任务,以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计算机辅助审计为切入点,努力工作,力争在短期内实现审计信息化。二是审计网络化。要逐步建立系统、完整、丰富的审计数据库,搞好以审计对象数据库为主的专业审计数据库和以法规检索、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操作指南、审什统计报表为主的公共数据库建设,形成能为审计计划制定、审计项目查证、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审计成果统计和审计工作分析提供即时有效支持的数据库群。三是审计电算化。要统筹规划,抓好适用审计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工作,抓紧计算机审计业务骨干的培养工作。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计算机在审计业务中的运用、加快审计办公自动化步伐,保证审计工作逐步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公文处理无纸化和审计管理微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