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陈建铭

浅谈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陈建铭

惠州市众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预混合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比重非常重要。因为生产地点和使用地点不同,在施工中必须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控制施工质量,进而促进我国预混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并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强度;控制

引言:预拌混凝土是目前建筑行业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不仅要满足建筑施工和易性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能的要求。目前,由于建筑行业以及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管理模式的原因导致混凝土质量控制易被忽视。

一、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预拌混凝土行业是伴随城市建设发展的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筑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由于混凝土强度性能检验结果时效性大大落后于建筑的施工速度,这就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质量问题出现了再去弥补,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过程控制。

二、预拌混凝土的概念

预拌混凝土系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其内部结构为:水和水泥作用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砂的表面,并填充于砂的空隙中成为砂浆,砂浆又包裹在石子的表面,并填充砂子的空隙。水泥浆将砂、石牢固地胶结为一整体,使混凝土具有所需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三、预拌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在观念上轻视预拌混凝土技术

目前,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中,有些人员误认为预拌混凝土不具有技术含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实际上,预拌混凝土是利用最简便的工艺来制作最繁琐的体系。预拌混凝土系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但预拌混凝土在施工、材料级配中存在一些问题,且本身存在约束、变形等许多问题,致使混凝土中出现很多微空隙、微裂缝和气泡,进而致使混凝土存在一些非均匀性缺陷。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的性质不同,此差异致使混凝土出现了很多非特定性质,也就造成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的复杂性。

2、砂石中含泥量超标,影响预拌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预拌混凝土中,砂石通常起到了骨料的作用。因砂石出现含泥量高、颗粒形状差等诸多问题,不仅浪费了砂石资源,而且也导致用水量过多,颗粒级配不均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预拌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3、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对预拌混凝土质量的评定存在严重滞后性

目前,我国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仍主要是采取检测坍落度的方式,且由施工现场人员来检测,缺少规范性。同时,在施工现场取样,制作同条件养护和标准养护的试块,在规定时期内进行耐久性、抗压性指标的检测。当对混凝土部位、结构存在异议时,就先采用回弹法进行对比判断。如还有疑问,就采取钻芯法来校核或使用其它方式进行综合评定。而这样的质量控制体系对预拌混凝土质量的评定具有滞后性。

四、预拌混凝土出现问题的原因

1、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管不规范

在《工程质量监督导则》和《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管中的主导地位和权责,但在监督实践中由于监督机构未真正从意识上将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纳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所以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管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自身因素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搅拌设备、检测工具不能满足要求。主要表现在:1.部分生产企业生产能力有限,面对大需求量和规定供货时限等无法满足时,不愿失去机会,要么打乱原生产任务计划,要么暗中向其他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借”混凝土以满足供应,这样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混乱,质量不易得到保证;2.个别生产企业长时间使用搅拌设备,未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计量检验,一旦其计量系统失准,配制混凝土时不能准确按配比单进行,这样生产的混凝土一旦用于工程,后果不堪设想。

五、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1、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

原材料的选择、进厂质量管理是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部分。而预拌混凝土的构成材料是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水等,这些材料质量的稳定性以及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性能,因此要对原材料进行仔细的筛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选择原材料的原则是达到质量要求以及具有稳定的性能,只有使用质量合格及性能较稳定的材料,加之合理设计配合比,才可以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预拌混凝土。有许多质量问题都是因为原材料进厂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因此,生产企业需要对这方面引起高度重视。要有充足的场地来存放材料,各类材料分类堆放,并明确标识。而砂、石堆场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并应有避雨设施。以免堆场底部积水及淋雨等,致使砂石含水率波动较大,影响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2、配合比质量控制管理

依据生产要求和工程的特点选用原材料后,应由有关试验人员现场见证取样,生产企业的试验室相关人员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配、调整等工作。经审核出具的配合比单及对应的预拌混凝土性能后,对配合比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确定其可以满足混凝土工程的要求,才可进行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工作。

3、机械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预拌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混凝土的规模化经营和生产的专业性。其配制、生产、运输以及施工的过程,都需要依靠机械化、配套的设备来完成,机械设备质量、性能等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机械设备计量的精确性和搅拌过程的均匀性。预拌混凝土在生产中,使用电子称对原材料进行精确的计量,使混凝土可以严格按照配合比来配料,这就大大地减小了混凝土离散性,且使技术人员可以在预拌混凝土中应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也使高性能、高强度、高质量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成为了现实。预拌混凝土在质量上明显优于现场拌制混凝土,而这个优势建立在准确计量的基础上,否则,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将很难保证。此外,各种原材料的分布是否均匀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搅拌不均匀的预拌混凝土通常会存在强度低、粘聚性较差、坍落度小、含水量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来避免。

4、全过程的质量检验管理

质量检验是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是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预拌混凝土的配制、生产、运输、施工全过程中,其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在质量检验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把好材料检测关、配合比关、计量关、搅拌关、强度及坍落度关等。监控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进厂,计量不精确的机械设备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拌混凝土不准出厂,从而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质量要求。其次,需要进行事前控制,预防出现质量事故,通过对原材料、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了解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使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处在稳定状态。最后,还要通过信息反馈,经过对质量检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掌握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状况以及变化规律,以便于更好地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

结束语: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整个预拌混凝土工程中。为了能够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应该分别从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浇筑、运输等多方面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并协调好各个部门间的关系,严格遵照施工工艺流程,以便于满足预拌混凝土各项性能、质量的要求,为我国各类工程的顺利建设实施创建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喜.浅谈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监督管理.《工程质量A版》,2014.5

[2]顾洪潮 浅谈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经营管理者2011.12

[3]武睿 谈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山西建筑 2010.8

[4]叶凡晶.浅谈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安徽建筑,2013.2

论文作者:陈建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浅谈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陈建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