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论文_赵诗选

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论文_赵诗选

广东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水土流失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土流失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减小了水土流失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植被因子对水土保持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全文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首先论述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其次分析了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以及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最后重点分析了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关键词:植被因子;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后造成了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不仅影响到土地的生产力,而且严重的可造成洪涝灾害等,因而对于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研究工作显得较为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植被因子,本文主要就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如下:

一、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了357万k㎡,占到了我国国土面积的37.2%,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65万k㎡,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92万k㎡,同时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农村或者是沿海地区,山区、丘陵区以及风沙区均有水土流失存在。总之,水土流失涉及面广,而且较为严重,其中中度、重度水土流失几乎占了一半。每年因为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损失达到了50亿吨,其中主要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黄土高原地区为主。近年来,通过国家政府以及当地政府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理,我国的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因为早期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同时现阶段水土流失继续存在,因而当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1]。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水土流失的发生,不仅影响到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生活,同时对于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等也会造成极大影响,水土流失发生后,土壤的肥力会进一步降低,部分原有的耕地遭到大面积的毁坏,并逐渐的呈现出沙化、土地硬石化,农业生产活动无法开展,与此同时,水土流失还会威胁到周边村民的安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干旱等,这些都使得当地人民无法正常生活,长期处于贫困边缘,造成当地的生态平衡破坏,河道堵塞、水库淤积等,严重制约着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

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但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也就是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类型以及植被等。如果当地的沟谷发育较好,而且坡度较大,长期有强大降雨量的出现,同时当地的植被郁闭度较低,则出现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较大。在人为因素方面,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将稳定的地形条件进行破坏、破坏地面的植被等,这些也都会造成水土流失,比如:开荒种地,不合理的采伐林木、工程建设等。在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中,人为因素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管理,可以将人为因素进行控制,进而消除,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而在自然因素中,可以进行管理的通常只有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大植被的郁闭度等。因而在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中,植被因子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1、研究现状

关于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有诸多研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植被种类、植被覆盖率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学者将研究区域局限于某一较小的区域内,这与实际的水土流失发生范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由于研究范围有限,同时目标不明确,在较长的时间内,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进展缓慢。随后,大量的学者又将试验区域进一步扩大,研究内容更加复杂化,当然也就更加趋近于实际的水土流失区域情况。许多学者在实际的区域中进行深入分析后,终于形成了共识,也就是在研究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影响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地形条件、年降雨量以及土地使用类型等,只有在这些条件已知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研究植被因子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2、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内在机理

大量的试验以及实践经验可知,植被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水土保持,可以削减水土流失,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公认的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内在机理有以下几点:

2.1冠层截留降水

在降雨过程中,冠层可以对降雨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从空中降落的雨滴具有一定的动能和势能,单个的雨滴动能和势能较小,但是连续不断、大量雨滴的降落可直接对土体产生冲刷作用,“滴水穿石”就是这个道理,林区内存在的灌木层或者其它有大片枝叶的植物可以减弱雨水的动能以及势能,进而发挥了部分缓冲作用,当然不同的植物种类,对于降水的截留能力是有差异的。有学者对米亚罗森林系统的水文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中的林冠截留能力与该区域内的郁闭度呈现正相关,通过林冠的截留作用,降雨的动能可削减17.0%—40.0%,其中灌木草本层的可使得降雨的总动能下降44.0%,枯枝落叶通过截留可使得雨水总动能削弱9.0%。通过林冠的截留作用,使得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降雨强度以及降雨量均有减小,同时还能延缓时间,降低了土壤与水接触的时间[3]。

2.2枯枝落叶对地表径流的调节

在林区地面上通常会覆盖有一定厚度的树叶,而这些枯枝落叶的存在可以避免降雨与土壤的直接接触,间接的对土壤形成保护层,发挥一定的阻挡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水流进行分散,地面上的落叶本身就是随意的排放,没有规律可言,因而水流就会通过树叶的纵横交错不断的改变雨水的径流方向,大量的枯枝落叶联合作用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枯枝落叶上雨水的存在增加了树叶的重量,可将水流中部分携带的泥沙拦截下来,减少了雨水中带走的泥沙量,发挥了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当然,枯枝落叶腐蚀后还能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3根系发达植物可提高土体的抗侵蚀以及抗剪能力

林区中常见的植物多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这类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根系会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地深入土层内部,根系将更加发达,而土体的抗剪强度是土体在即将发生滑动时所具备的最大抵抗剪切的强度值。有学者对不同林龄的植物进行了土体抗剪强度的研究,结果显示,林龄越大的植物,其对应的根系越发达,同时土体的抗剪强度越大。生长在土体中的植物根系呈现出纵横交错以及随意穿插,在植物距离较近时,多个植物的根系可形成一个较大的地下根系网,不同根系之间牢牢的相交在一起,处于根系中间的土壤处于被固定状态,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提高,有学者研究后认为土壤的抗侵蚀性与植物的须根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土壤表面的抗侵蚀中,林地和草地是优于农地的,在同一剖面,上层的抗侵蚀能力大于下层的抗侵蚀能力。

2.4植被可削弱土壤降水入渗

林地中土壤表面有一定的植被存在,林区中通过上层树冠、地面枯枝落叶的作用,水的冲刷能力进一步减小,存在的植被可对表面的土壤进行固结,增加了雨水渗透的能力,当然地面上存在的枯枝落叶也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的腐败,并形成腐殖质,这些腐殖质可以与土壤有效结合,使得土壤形成块状,增加了土壤的孔隙率,具有加密土壤的作用,改善了土体的性质,减弱土壤降水入渗。有学者研究后证明,天然林中土壤的块状较大较多,雨水渗透较为缓慢,而农田以及灌丛中的块状较少,雨水渗透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天然林地在雨水入渗方面是最强的,其次是灌丛地、草地以及农地等[4]。

以上分析的都是植被因子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也就是说从植物的冠层、枯枝落叶到植物的根部都能发挥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通过减小雨水的能量、改变雨水的径流方向、拦截泥沙以及延缓雨水入渗等多个角度对水土流失发挥作用。

结束语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很大程度上与水土流失存在着较大关系,同时与大量的伐木工作、开荒种地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均有一定关系,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通过植树造林、丰富植被等,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减小水土流失,关于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较多,但大多数学者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在定量分析上涉及的较少,因而后期的研究工作应趋近于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恒松,熊康宁,张芳美.地形因子对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影响的机理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5(04).

[2]樊登星,余新晓,贾国栋,等.北京山区灌草坡面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02).

[3]王青杵,王改玲,石生新,等.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02).

[4]王娇,程维明,祁生林,等.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4(04).

论文作者:赵诗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论文_赵诗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