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解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为主要依据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确保给客户以满意放心的工程。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这个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第一方面,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一个行业想在社会上立得住脚,并想取得一定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建筑业也不例外。而建筑业实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因为一个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高的建筑企业,能更好地发挥其所掌握的建筑技术和所拥有的建筑技术设备,让它们在同等条件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标准;第二方面,从目前建筑业面临的具体情况开看,建筑类型趋向多样化以及施工条件深受诸如气候、水文等因素影响,这是建筑施工所表现的特殊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以便科学合理使用各种施工技术和工艺,这是应对和处理建筑施工这些特殊性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以及建筑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二、对建筑工程施工各阶段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1、在地基勘测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
由于受勘测技术的影响,造成对房屋选址勘测不够准确,于是就影响了房屋的设计方案,造成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设计过于简单,或者设计内容不全面,设计图纸出现错误等问题,从源头上就产生了安全事故隐患。
2、在招标投标阶段出现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阶段,有的业主没有委托有权威资质的监理单位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监督,所以不能很好的把握投标价格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往往选择一些标价低而质量没有保障的承包商,对于标价虽高但有质量保障的投标者不在考虑的范围之类,就给建筑工程质量从源头上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虽然也有业主委托了监理单位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督,但是业主对监理单位的权限过于干涉,使监理单位的监督职能得不到发挥,权利与职责失衡,无法树立应有的权威,监理单位只是流于形式。
3、建筑承包商、机械设备、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的人员素质不高,施工经验不足,缺乏施工常识,施工工艺落后,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到位,甚至有的施工单位不按照合同的相关内容履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威胁着施工质量。另外有的承包商在没有经过招标程序而直接参与到建筑工程建设中,有的承包商虽然参与了招标过程,也取得了承包权,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主体往往被调包,换成了另外的队伍,而这些队伍的施工技术更是无法得到保障。在这样恶性的市场环境中,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都是以牺牲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代价的,最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监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有的监理单位没有合法的资质而充当建筑工程的监理,监理水平低下,监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甚至为了经济利益,包庇被监理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理单位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仅仅为了保护劣质施工单位而存在,失去了其应发挥的作用。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临时聘请监理工程师,而又严格限制监理工程师的权利,监理工程师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职位,一种摆设而以。或者有的监理单位根本没有从招标投标的实际情况出发,仅仅依靠上级部门的指令对工程进行监理,与市场经济发生的脱节,竞争意识不强,往往容易产生监理不力,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
5、混凝土工程出现的问题
一般来讲如果没有把握好混凝土模版的拆除时间,在柱、梁、板之间很容发生凹凸不平或上翘等问题,或者存在着夹渣、施工的缝留不合理、蜂窝麻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严重的还影响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功能,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而不得不进行重新浇筑。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6、钢筋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钢筋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钢筋发生移位,钢筋的保护层不够坚实,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不合理等等都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
7、模板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模板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模版之间的接缝大,平整度差,模版发生错台,支撑力度不够导致模版变形等。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措施
建筑企业主要是从施工和设计两个方面来对技术的质量进行管理,这就对施工组织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其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技术的质量管理首要的任务应是建立一套健全的、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并根据制度来进行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此外,技术管理有效性和控制点是衡量建筑企业施工技术进步和施工技术发展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也是建筑企业能够顺利、稳定、长远发展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做好施工初期准备工作
在进入建筑施工现场之前,相关项目部工作人员应熟悉和了解施工图纸,并对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再上报给设计方和项目部并给予解决,进而结合本次建筑工程的特点,编制出更为合理的设计和内容,确保做好施工初期的准备工作。同时,工程部门还应按照项目部制定的计划,合理的对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安排,确保其对该工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在工程实施之前,对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展开强化培训。
对于施工现场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来对其的职能进行合理的分配。为了提高施工材料的准确率,在施工初期应由相关工作人员来对施工材料用量仔细核对,发现错误的材料量后应及时更正,同时,还应确保施工材料能够按时按量的供应[2]。此外,建筑工地通常使用的施工机具较大,在采购建筑施工机具方面,采购人员应根据项目实际的需求来采购,并按时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在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可以正常、高效的运作。
3.2加强建筑施工项目过程控制
3.2.1施工工艺方面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工艺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为了确保施工工艺能够合理和先进,建筑企业应对不太成熟的施工工艺进行反复试验,并将成熟工艺编写成指导书,下发到各个施工主管处,便于施工的管理人员现场的指导生产及对施工人员展开书面交底。其中,施工工艺交底有:常见问题和预防的措施、工具和材料的准备、质量要求和检查的方法、施工的技术要点。
3.2.2施工材料方面的控制
施工装饰材料的品种较为繁杂,且质量和档次的相差也比较悬殊,而建筑工程使用到的施工材料又要受到来自业主影响的客观因素,所以施工装饰材料的控制工作就较为麻烦。因此,在施工材料进场之前,首先应报验,把经业主同意的施工材料样品进行一式两份的保存,一份给业主,一份给项目,且材料在进场后,还要根据相关检测的报告和样品情况展开报验,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同时,在采购材料时,采购人员也要严格的执行材料检查和验收的手续,确保采购材料能够一次性合格。
在进场施工材料方面的管理上,建筑企业应积极实施限额领料的制度,并由工作人员签发限额单,库管人员严格按单发货,进而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节约了成本[3]。此外,对于贵重或易碎的施工材料,应单独的存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的次数;对于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如果无法及时的退库,就应单独的放置存管,并标注出不合格品的字样,防止错拿错发的情况发生;对于施工现场剩余的边角余料,应及时的退回辅料库,便于其他工程的使用。
3.3做好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工作
建筑工程的项目竣工后,严格的竣工验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项目在投入使用前最为关键的环节。在项目工程验收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出监理人员的作用,加强协调与组织的工作力度。作为建筑企业,应严格的按照合同的规定来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并合理的确定施工质量和标准,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同时,还应把竣工报告交予监理单位,让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和检查,一旦发现质量缺陷,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责令建筑施工方返工并妥善处理。
3.4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编制各分项工程的预防质量通病措施,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形要写出应变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实施。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其次,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5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个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有了坚实的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没有任何保证。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使自己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话,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其次,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书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防水作业、钢筋连接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一般工种也必须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要点和难点,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企业必须认真落实每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工作,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良好运作。企业要正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要对材料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做到严格审核,将责任细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建筑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出一个安全、健康的施工氛围。
参考文献:
[1]杜晓维.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在质量管理的作用思路总结[J].建材与装饰.2018.6
[2]王金平.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9
论文作者:郭志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