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高新区丹桂幼儿园,643002)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也受到高度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为他们未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如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受到高度关注。现在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是对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价值的不断研究和对其意义的不断探讨,控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更为有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提高。文章重点研究了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以促进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不断提高,以成功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幼儿;自我控制;途径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性别特征和年龄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受到幼儿气质类型、社会情感水平以及道德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根据儿童的人格特征的发展,结合父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学校常规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
一、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误区
1.自我控制的不足与过度化
人们在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时候,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家长或教师对幼儿不正确的行为放任不管,使幼儿进入散养状态,进而造成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对儿童不规范行为的严格控制已经显示出过度调节幼儿自我控制的倾向。前者经常出现在家庭中。现在的家长都过于溺爱幼儿,对幼儿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形成飞扬跋扈、不讲道理的恶习;后者在幼儿园更常见,有些教师对幼儿的管理过于严格。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儿童的言语、行为等受到过度约束和限制,容易使幼儿内疚、胆怯、谨慎,甚至对幼儿造成心理创伤。事实上,严格管理幼儿是可以理解的,对幼儿的违规行为和不当行为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但要控制好“度”。
2.对幼儿情感与认知的自我控制重视不够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控制分析主要包括情绪自我控制、认知自我控制和行为自我控制。在教育幼儿时,父母和老师通常更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但他们较少关注情绪和认知的自我控制。比如,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组织幼儿排好队,遵守秩序时,一旦发现幼儿插队或者互相推搡、打闹的行为,就会大声呵斥,没有去深入挖掘幼儿违规的原因。有些教师没有注意到儿童自我控制的内隐因素,但过度控制幼儿的外显因素并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作用。
3.偏重自我控制的抑制功能
自我控制不仅包括活动的抑制,还包括活动的促进功能,即积极设定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利完成计划的功能。一些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幼儿使用自我控制来抑制某些冲动行为的能力。在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关教育活动中,不允许儿童做某事,禁止幼儿的某些行为。教师更为关注幼儿是否能够抑制自己不去欺负小朋友、不去抢玩具等违规行为,但对幼儿是否能在所创设的活动中抵挡住这方面的诱惑不是很在意。
二、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策略
1.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进入大班后,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幼儿遵守休息制度,早睡早起,准时上学,不迟到,有规律地生活。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例如扫地和擦椅子。教师应该制作一些丰富、新颖、有趣的教具,并运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同时,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坐姿,为幼儿进入小学后铺平道路。在生活方面,教师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会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持之以恒地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巩固幼儿已有的常规。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教师除了挖掘一些培养有意注意的儿歌,还可以在班内开展故事大王、读书半小时、童话表演、诗歌朗诵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运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游戏本身有一定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操作各种玩具,逐步将趣味游戏中获得的行为规则转化为主观意识,并通过游戏的操作活动,主体意识的内化得到了具体体现,主体意识的外化得以实现,进一步内化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主体意识受到自我的控制和调节,使孩子逐渐制定一定的规则行为习惯,由他控到自控,逐渐形成自控能力。学习在游戏中遵守秩序,学会等待、合作,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游戏中他们要排队买东西,排队领钱,和同伴合作游戏,从中也能遵守一些简单的社会行为规则。如在运动游戏时,我经常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竞赛游戏中,同组的幼儿在等待中相互鼓励,相互提醒。随着教师提出的游戏规则,孩子们的自控行为不断提高,集体观念也逐增强。
3.结合言语,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幼儿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掌握好语言。如:幼儿想要干某件事情时,自己先说着“我要干什么”然后自己再去干。所以在幼儿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发展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加强言语对幼儿行为的调节功能。在活动中,我首先向孩子们提出活动的目的,提高孩子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实现既定目标。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将要去做什么而不能去做什么,也就是行动前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起一种制约作用。如看图书时,我先让幼儿在看书前说说看书的规则,应该怎么看书,不应该怎么样,幼儿都能说出来,也能明白。在看书中,如发现问题,我也不断地让幼儿来说说看书的规则。现在,幼儿在自己的边说边做中遵守了规则。
4.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
在培养独立意识方面,教师鼓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让幼儿通过整理床铺、玩具、图书,洗自己的手绢,擦桌椅,种植以及轮流当值日生等活动,培养爱劳动、爱清洁的好习惯。在培养规则意识方面,教师可以强调幼儿在活动中应根据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例如站队时不能拥挤和大声喧哗;玩具要摆放整齐;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等。要让幼儿从小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在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上,教师可通过各种游戏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锻炼其意志、品质。如在体育活动“舞动的彩虹”中,刚开始由幼儿一人舞动小丝巾,然后四人舞动大丝巾,最后全体幼儿玩彩虹伞,幼儿实现了“个体→小组→集体”的逐层过渡,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5.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教师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情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区角活动中设立“小小展示台”,幼儿可以在展示台上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在健康活动中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如“森林历险记”,为幼儿创设沼泽地、七彩路、过小河、躲避猛兽等一道道障碍,让幼儿想办法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完成任务;另外,还可以用精神胜利法、榜样暗示法、家园共育法、换位思考法等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应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幼关系,鼓励幼儿多与同伴、教师交往,多给幼儿正向的鼓励和肯定。
三、结束语
总之,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渗透到幼儿园和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在幼儿园,我们必须遵守行为准则。我们必须学会遵守国内和社会的规则。教师和家长必须有责任形成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幼儿的成长,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我相信老师、家长和孩子将继续努力工作,他们也会为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而带来的种种收获而自豪的。
参考文献
[1]翟媛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培养[J].特立学刊,2012(3):32-34.
[2]叶小红.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论文作者:雷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幼儿论文; 自我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儿童论文; 意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论文;